毛泳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体育教学部
全民健身逐渐成为时代潮流,这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健康运动。篮球运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活动,它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众的锻炼意识,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众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从而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篮球运动具有主体广泛性和场地开阔性等特点。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开展篮球运动具有时代意义,本文主要就发展大众篮球运动的路径进行研究和阐释。
篮球运动是一种非周期性的全身综合性运动项目。它有着复杂多变的技术动作,可以全面发展人体的基本能力,帮助人体素质得到平衡的发展[1]。作为有氧运动,人们在打篮球时,会产生走、跑、运、跳和传等动作,这会导致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进行收缩,人体肌肉在收缩的过程中需要氧气,随着心脏收缩次数的增加,氧气的需求量也会增多,当人体的呼吸次数增多时,肺部的收张程度也开始加大。篮球运动会使人体的肌肉长时间收缩,这时心肺需要努力的供应氧气给肌肉,还会带走肌肉中的废物,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因此,经常进行篮球运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体的心肺耐力,帮助心肌变得强壮,还可以扩大心脏的容积,提高心脏泵血的功能。
篮球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体的心肺功能,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而且可以增强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机能。篮球运动使得人体全身的骨骼、肌肉和关节相互联系在一起,并进行非周期性的运动。运动的过程中,既能减少人体骨骼中钙离子的流失,又能提高骨骼的密度,使骨质变得坚硬和粗壮有力。这就可以减少人体出现骨折和骨裂的概率。因为篮球运动中,人体关节需要不断运动,所以人体局部的关节面会逐渐加大,在扩大身体关节运动空间的同时,提高柔韧性[2]。经常做篮球运动也能够加速脂肪的燃烧,进而改善人体的身体形态。
篮球运动所涉及的技术动作比较多,动作组合也相对较为复杂,动作的协调和规范有赖于人体脑部的中枢神经系统。因此,经常参加篮球运动,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和速度,另一方面可以训练人体的观察力,提高反应力。篮球运动需要人与人、人与球进行互动,甚至是对抗,在运动过程中,参加篮球运动的人需要调动全身的感官,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由此可知:篮球运动有利于提高人的视力和听力,也有助于提高人体感官系统的反应速度和能力。
篮球运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大众强身健体,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它还能够给人带来一种视觉享受。当在篮球运动中做出了漂亮的技术动作,或是投篮得到了分数,又或是队伍的一次小胜利等,都可以给运动的人带来成功的喜悦感和满足感,同时,还会获得同伴的称赞和肯定,进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因此,篮球运动可以帮助参与者树立自信心、提高意志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也能够培养人们的团结意识[3]。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交流,全民健身背景下,篮球运动正好为人们提供了机会和空间。广泛地推广篮球运动,能够有效加强人与人、团队和团队、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篮球运动也逐渐成为建立理解和信任的手段。篮球运动过程中的肢体语言能够帮助陌生人增加情感,促进人际交往,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篮球运动还能够缓解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在篮球运动的竞争关系中,帮助人们磨炼意志,培养健康的心理适应力和承受力,养成健康的心理习惯。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开始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前,大众只在乎吃饱穿暖,如今人们还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篮球运动能够给人们提供锻炼的契机,在强身健体的同时,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4]。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群众体育中的篮球运动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机关、企业、学校甚至是工厂都在大力开展篮球运动,无论大众是参与到篮球运动中,还是在一旁观看篮球运动,他们都会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喜悦感,这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工作和生活带来的疲惫感,帮助人们娱乐休闲、陶冶情操。因此,篮球运动在帮助人们提供身体素质的同时,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于人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5]。
大力宣传和开展篮球运动,发挥其项目的优势,有利于全民健身这一概念得到推广和落实。随着全民建设制度和措施的完善,健身器材的使用逐渐便利起来,健身理念也深入人心。全国各地的人民越来越欢迎健身运动,尤其是篮球运动,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开展篮球运动,需要采取正确的发展策略。
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应该结合国家方针和时代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性地管理篮球运动。改革开放之后,各地区相继出台了各种各样的地方法规对篮球运动进行管理,全民篮球运动也应该受到政府管理机制的监督。我国在2014年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曾把全民健身提高到了国家的战略地位,这说明国家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因此,各级政府和体育管理部门应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从根本上培养全民健身的意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篮球运动是开展比较好、较受欢迎的一项运动,政府可以加大扶持力度,将篮球事业纳入政府的管理范畴。政府在管理篮球运动时,可以给予经费、场地、人员和技术上的帮助。当遇到问题时,政府应该及时进行协调和扶持,以此推动大众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要想大范围推广和普及篮球运动,需要培养大众的篮球意识,进一步提高大众参加篮球运动的积极性。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宣传工作,使大众了解篮球,并热爱篮球运动。当大众能够从篮球运动中切实感觉到幸福感和满足感,他们就能够活跃思想、振奋精神和磨炼意志。以前,大众参加篮球运动主要是为了争个胜负,现在主要是为了追求健康和愉悦身心,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产生这种变化,一方面是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大众的体育观念得到了转变。为培养大众的篮球意识,提高大众参加篮球运动的积极性,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运动氛围,扩大篮球运动的范围。在普及篮球运动的同时,应该帮助大众明白篮球的目的是实现自我,发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为了争个胜负。一旦大众明白了篮球运动的真正意义,他们自然而然地会热爱篮球运动,并积极参加篮球运动。
在社会各个体育锻炼场所中都有从事体育健身指导工作的人员,他们就是体育指导员,这类人不仅能够进行组织管理工作,而且可以传授运动的技术和健身的理论。在篮球运动中进行指导的就是篮球指导员,他们主要向大众普及篮球的相关知识,传授篮球运动的相关技能,并管理参加篮球运动的人员。因此,篮球运动的指导员对篮球专业的认识程度和篮球技能的水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众对篮球运动的认知[6]。目前而言,篮球指导员的培养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各个地区的实际需求。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培养篮球指导员的力度,充分发挥当地高校的作用,可以将高校学生或学生体育教师挖掘出来,将其培养为篮球指导员,以此对大众的篮球运动进行适当的指导。其次,政府在培养体育类的管理人才或体育工作者时,可以将篮球作为重要的课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实践指导,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可以跟踪和指导篮球指导员,确保篮球指导员拥有专业的篮球知识和技术。最后,各个地区现有的体育工作者也应该继续学习,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对这些人员分阶段培训,必要时考核他们的业务,这样既能够促进篮球指导员的学习和自我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推动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篮球场是开展篮球运动的必要条件。就目前而言:各个地区的篮球设施建设和利用是不足的,主要问题有部分场地分布不均衡、场地利用率较低等。同时,在一些篮球发展较快,而地区经济建设相对缓慢的乡镇地区中,篮球场地的数量无法满足篮球运动发展的基本需求。首先,针对这种情况,各个地区,尤其是缺少篮球场地的地区应该先补充一些篮球场地,或建设体育公园,为篮球运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其次,政府也应该优化和利用现有的篮球场地,如果之前的篮球场地是水泥场地,政府可以拨款对其进行改造,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将水泥篮球场直接改造成塑胶场地,这能够有效降低篮球参与者膝关节受伤的概率。最后,政府还需要重视建设学校篮球场地和设施,因为学校篮球是篮球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人的体育观念和篮球爱好都是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受到启发的。体育主管部门要做到统筹兼顾,可以将开放的学校篮球场地和其他建设器材纳入全民健身的管理中,在提高篮球运动设施质量的同时,增加篮球场地的数量,贯彻全民健身的理念。
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提倡篮球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提高大众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篮球运动作为一项汇集健身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国民运动,其锻炼价值是比较高的。为更好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培养大众的篮球意识,提高大众参加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建设指导员队伍,提高大众的篮球水平;提高篮球运动设施的质量,建设篮球运动场。本文主要就篮球运动的作用进行研究,并详细论述了推动篮球运动发展的路径,以期促进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