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模式高职本科生学校归属感困境及培养路径

2021-11-22 07:31余黎明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0期
关键词:归属感本科生校园文化

文/余黎明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2012年,“4+0”高职本科率先在江苏、广东等省开始试点,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0”是跨高职和本科的一种联合培养模式,利用本科院校招生计划,被录取的学生入学后在高职院校学习4年,在本科院校学制为“0”,故名为“4+0”联合培养模式。学生毕业时,符合本科院校毕业条件者,会对其颁发本科院校毕业证书。

“4+0”模式集中了高职和本科院校各自的优势,培养的是“懂技术、会管理”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既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又有较高的应用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但“4+0”高职本科的特殊培养模式,使得高职本科生和本科院校情感割裂,又难以对高职院校产生归属感,这种心理困境对学生成长不利。培养和增强“4+0”高职本科生的学校归属感和认同感,使“4+0”高职本科“协同办学”产生1+1>2的聚合效应,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学校归属感的内涵

归属感是自我身份认同的一个重要支柱,也会对群体产生强烈的畏惧心理,即我们所说的责任感。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学校这个群体里,与学校里的成员及学校本身形成的归属关系,以及学生对这种关系的认同和情感体验,会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行为表现产生深远影响。而学生在学校是否得到老师和同伴们的尊重以及支持,是否觉得学校生活在人生中很重要,都能够影响其对学校的归属感。学生生活在自己被认同、被尊重的学校里,会变得更加乐观,更愿意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校的各种学习和活动当中。他们会认为自己有责任维护学校的荣誉,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尽一份力量[1]。

国外学者对学校归属感问题的研究比较早,Albert用联系(connect)、能力(capable)和贡献(contribute)概括学校归属感,侧重于学生的行为层面。Goodenow提出,学校归属感(sense of school belonging)是学生在学校里被他人接受、包容、尊重与支持的感觉。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特定的学校感到自己是受人尊重的,个人感觉是舒服的,是将个人嵌入学校结构中与其他成员属于同一个地方的一种感受。国内学者包克冰认为,学校归属感(school belonging)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与义务,并乐于参与学校活动。有学校归属感的学生,创造力相对较强,因为他们相信背后有足够的安全感归属感在支持着他们,只需要勇往直前,做到全力以赴。

高职本科生的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在思想上愿意将自己归属于就读高职院校的一员,对就读学校表现出喜欢、认同,希望自己被就读学校及老师、同学接纳的一种渴望的心理感受。学生将自己的一切依托、维系、凭借、成就与就读学校,也反映出高职本科生与就读学校之间关系的密切度。高职本科生学校归属感主要表现为身份、情感和行为认同等三个方面,学生在学校感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视学校为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并主动地去参与学校活动,努力表现。

二、高职本科生学校归属感缺失的因素

(一)身份认同困境

在高职校园,就学生数量来说,高职本科生是小众群体。高职院校整体运行规划、制度建设、教育教学课程设计、师资队伍配备等主要是针对占绝大多数的专科生。有学者认为,学生在学校的参与感越强,会增强其学校归属感。校园学生社团、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主要为专科生而设。本科生在学校没有很好地参与体验,也就无法更深入去了解他所在的学校,会在本科生心里形成一堵看不见的墙。两者之间不能融为一体,他们的生活是平行的,高职院校的本科生会把高职院校当成自己的寄居地。学校教师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Roeser研究发现,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间接地促进学生的学校归属感。高职院校本科教师教学资源缺乏,教育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2],对学生学业和生活关怀不够。学校整体环境不够友好,师生关系不够紧密,学校无法为学生提供支持等都会使得高职本科生产生排斥感,不可能对学校产生归属感。

(二)校园文化差异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展示学校形象的窗口,是凝心聚力的重要纽带,体现了学校的综合实力。高职院校无论硬件设施建设还是校园文化建设都注重“职”的特征,办学理念体现高职特色,人才培养围绕着市场需求,教育教学活动融入与职业相关的课程和活动,德技兼备、工匠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可见,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始终都离不开“职”。

普通本科学校的校园文化主要体现大学精神,每一所本科学校都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在不同校园文化氛围熏陶下,学生的素质发展也明显不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学生知识、思想、道德素质等全面发展;消极、不健康的校园文化,会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经过高校师生长期的努力沉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之所在,并通过大学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现出来,内化于学校师生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之中。

普通本科校园文化气质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职”的特征有很大差异,高职本科生很难认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更多拥抱普通本科的校园文化,使其难以对就读的高职院校产生学校归属感。

(三)互联网的冲击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学生求知途径变得多元,很多学生因缺乏社会经验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很容易被网络信息吸引,而对现实生活无法全面认知并建立紧密联系。处于虚拟网络社交中的学生看似联系更加紧密,但越是沉浸在互联网生活中,就越是感到孤独。随着社交网络行为对现代生活的渗透,学生出现了各种因为互联网社交而产生的孤独心理现象,逐渐成为学校里一种很普遍的心理问题。

互联网条件下,不仅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变了,教育教学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向线上线下结合、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相结合等教学模式。在传统学术殿堂与新兴网络技术博弈中,学生对网络的依附感愈加强烈,而对学校及学校师生的依赖感逐渐下降。

三、高职本科生学校归属感的培养路径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要对高职本科生进行价值和行为引领,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增强其合理性,让本科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内容,这是培养归属感培养的重要环节。同时,改革教学方法,让本科生能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掌握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些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对学校的喜爱,继而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师生关系看,Osterman认为,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质量影响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首先要表达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老师先要放下自己的各种预设和偏见,给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学生深度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当学生感到被老师尊重时,他们就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会喜欢上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从同伴关系看,Janine指出,融洽的同伴关系使学生感受到团体间和谐气氛,有利于学校归属感培养。

互动式教学是学生与老师、同伴之间形成友好关系的有效方式,在互动中,大家相互熟悉了解。随着互动的深入,会发现自己和群体成员有着共同的爱好、价值观,或是理想,对很多事物形成一致看法,对别人表示认同和包容。学生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也得到群体的认可。归根结底,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到自己是团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愿意投入时间精力与大家一起成长,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

(三)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信息畅通有助于高职本科生尽快地融入学校,形成高职本科生对所在学校的主人翁意识,高职本科生体验到参与学校建设发展的自我价值感。学校不仅要重视教师的职业修养,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归属感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与认同。高职院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且适合高职本科生心理需求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取长补短,是增进感情的最佳方式。学生成功完成活动任务时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与老师、同伴的紧密联系,提高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3]。

高职本科生学校归属感的培养,学校与教师要有“生本意识”,积极、主动与学生互动,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己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努力给学生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在学校的温暖和成长,从而真正融入到班级和学校中,自然流露出对学校的依恋和归属感。

猜你喜欢
归属感本科生校园文化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