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对于高校财务制度的要求,新会计制度是对旧会计制度的改进与更新,对高校财务管理有着较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校资金来源开拓、资产反映、人才的培养成本等方面。新会计制度的合理应用有助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能力,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新会计制度指在旧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将一些全新的理念渗透其中,并对一些原本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便全面兼顾到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与旧会计制度相比,新会计制度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在会计核算基础方面,旧会计制度中的财务收支通常使用收付实现制,而在新会计制度中,则是使用权责发生制,通过制度的改变,高校对于一定时期内收支的使用与计算会变得更加合理,在预算和实际执行方面,高校也有相应的制度可循,如此一来,能够有效地防止高校财务管理的盲目性,实现高校资源优化配置。其次,在新会计制度中,对高校资产、成本、预算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国库集中支付的内容,改善了传统的会计报表,保证收支预算的准确,完善了财务管理体系。新会计制度除了在内容上面有一些新的变化,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于高校资金来源的开拓、资产的反映、人才培养成本的计算等意义重大。
高校财务管理主要是依据国家财务制度,并结合自身的实际财务情况与发展特点,然后有计划地对财务进行管理、处理各种经济关系,对高校资产合理筹集、分配,并对具体的资金使用情况有效地监督和分析,保证高校的实现全面发展。高校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有效地改善高校管理工作,合理配置高校资源,促进高校办学效益的提升,对于高校的稳定、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意义。高校财务管理在高校中的作用非常大,不仅能够保障高校正常运转,还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作用。
在以往的高校财务管理中,其重点是对于资金的匹配和使用,相对忽略了财务的绩效考核评价,所以,导致项目的效益没有实现最大化,并且也缺少一定的比较与评价。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能够使项目的成本运行更加清晰,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绩效考核评价。同时,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财务决策的有效性,还能够合理进行资源分配,最大程度确保高校财务管理的高效率,高校在规划目标的时候,则需要全方面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有利于高校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对财务核算进行了规划、提升了财务预算管理水平,还有效地提高会计主体信息质量。首先,在新会计制度中,新增了财务会计处理的要求,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应用传统财务会计的优势,提升其作用,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单位财务的情况。其次,在新会计制度中,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有效地结合起来。最后形成两种报表,并优化其体系和结构,从而充分发挥出财务管理的价值作用。
对于目前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来说,管理方法比较单一化,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而国家对于教育制度的改革,促进教育管理方法的多样化,以及资金筹集方式的多样化。与外国的教育资金来源相比,我国的教育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国家的财政,来源比较单一,而许多外国的教育资金来源除了国家财政拨款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这也表现出我国教育资金对国家财政的依赖性较强[1]。不过,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旧会计制度基础上渗透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并对一些现存的问题进行改善,全面兼顾绩效、预算、资产等各方面。同时,收入和结余等科目的增设,使得高校的资金结构更加清晰化,管理方式也更加方便,而权责发生制的引入,使高校财务人员以及领导人员增加了支和村的观念,从而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在高校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是其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在旧会计制度中,通常是根据一定比例提取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这部分维修资金非常少,对于固定资产的价值缺乏重视,在管理方面也比较欠缺,很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闲置或者不合理使用。同时,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由于处理方式不当,或者没有处理到位等,都会出现高校财务账面和实际资产不相符的现象,那么也无法真实、有效地反映出高校的资产情况[2]。在新会计制度中,它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有了明确的要求,提出要按时对其进行折旧处理,并对其使用寿命进行估算,然后分摊其成本,并且还增添了累计折旧、累计撤销等科目,极大地促进了高校资产的准确核算。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以前的各种问题,并且可以准确计算高校固定资产,从而实现对高校资产的准确反映。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逐渐转向大众化、普遍化,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大学学习,与此同时,高校的收费标准也深受人们的关注,想要制定出合适的收费标准和收费方式,就必须要有完整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3]。目前,高校的类别不同、专业不同,那么相应的人才培养成本也不尽相同,在旧会计制度中,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导致无法准确地计算出人才培养成本,而在新会计制度下对不同的教育经费进行了分类,高校教学、科研是分开核算的,还有固定资产折旧管理,能够合理地计算出人才培养成本,有效地解决之前所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新会计制度中,还在高校的财务管理中国引进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这样一来,极大地促进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新会计制度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成本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
新会计制度的实行,对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了规范,通过多方面的完善和补充,促进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使高校财务相关人员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工作的具体内容,明白各项工作的需求的标准。精准的财务控制以及高校资产管理,不仅可以保证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的有效性,还能够防止在无形财产核算时期内出现漏洞现象[4]。同时,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以及确切的财务管理相关内容,对于高校财务工作的开展能够为其提供合理的依据和标准。比如在目前的新会计制度中,资金返还额度的增添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对于高校需要核对处理的返还资金情况等,通过合理地细化,使得财务相关人员在工作时可以直接依据相应的标准。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全面化的处理方法既有助于工作内容的完善、提升工作质量,还能够在后期核对或者处理时更加便捷化。在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新会计制度的落实,以及对资金的结余管控,有效地促进高校财务资金的使用透明性[5]。
首先,新会计制度的实行,高校财务相关人员需要同时掌握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处理能力,而其自身的专业能力大多是在工作中积累而成的,之前对于财务会计的接触较少,那么相关的操作也不太熟练。其次,高校的各项开支需要分类核算,核算的范围扩大、核算内容更加细致。再次,在制作财务和预算会计双报告的时候,对于其附注要求要更加详细,而部分人员在这方面的能力有一定的欠缺,在实际编制报告时很容易由于失误而造成报告的不全面,这使得高校财务人员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最后,在新会计制度下,对之前的预算会计也有一定的影响,预算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目前的发展背景下,人们应该重视新会计制度的重要性,促进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质量的提升。一方面,要明确高校经济管理的目标,不断优化财务管理体系,拓宽高校教育资金来源的渠道、完善财务管理方面的基础建设,更好地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处理好高校财政的负债问题,促进高校教育的稳定发展。在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下,大多数高校已经与时俱进,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利用投资管理的方式来提升教育经费,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高校经济水平的提升,还能够提高其核心竞争力[6]。同时,多元化的经济收入方式,虽然有助于缓解高校负债问题,但是投资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会有一定的风险,对于高校发展存在盲区的方面,一定要加强财务管理,并细化后续项目跟进的内容,有效地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此外,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等,加强高校内部管理的优化,明确目前高校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加强相关人员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提升高校管理水平,促进新会计制度的有效落实。
高校承担有教育的社会责任,是比较特殊的一类事业单位,其主要资金是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高校虽然不是市场化的企业,但还是需要有成本核算的意识,最大程度节省资金的开支。高校只有在加强成本核算意识的基础上,有效地进行规划和运营,才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国家以及高校的利益[7]。部分高校在财务决策方面,由于成本核算意识较差,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支出,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浪费,增加了高校成本,同时,在高校的财务报表中无法有效地反映出来,那么高校也无法了解所存在的问题。在高校的财务管理中要保持账目分明,对于各项事物的支出要进行细化,并利用权责发生制进行管理,然后在大账中记录。例如在教研和人才培养方面,还有行政支出、后勤保障管理等方面,通过对不同项目的成本计算,有效地节约成本、提升资源使用率,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8]。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财务软件系统也有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满足会计平行记账这一需求,所以,想要保证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系统的开发和升级非常重要。这需要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一方面是预算会计自动匹配和手动输入结合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平行记账中信息量的增加对系统产生的压力,还有因师生财务信息需求而增加的各种功能所造成的系统运行压力。不过,由于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信息化,财务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信息化建设,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确保财务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9]。同时,要积极使用现代化技术,促进财务工作效率的提升,保障财务工作质量,提高财务电算化水平。
为了确保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实行,高校应承接旧会计制度的程度,并做好新旧制度的衔接工作,全面梳理高校的资产负债情况。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账目情况进行分析,梳理资产负债的情况,对于那些不能收回款和废旧固定资产,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并且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界定经济业务的范围[10]。
在新会计制度实行之后,财务管理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对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要,一定要加强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新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新会计制度中有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在进行学习和培训的时候,通常是以学校为单位展开,所以组织高校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实际账务处理中所遇到的共同问题,通过讨论和梳理,互相学习经验,提升降低错误的发生率,避免重复工作[11]。同时,财务管理相关人员除了要了解财务会计、预算会计等一些业务知识内容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协调沟通能力,加强与预算单位的沟通。想要发挥新会计制度的作用,则需要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促进新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12]。
随着新会计制度的实行,对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高校资金来源的开拓、高校资产的准确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成本的准确计算有着重要的价值作用,并且对相关的财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细化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核算意识、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完善新旧衔接工作、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可以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