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视角下语文要素的落实策略
——以部编版写景类文本《四季之美》的教学为例

2021-11-22 05:3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小学王小云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5期
关键词:自然段要素词语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小学 王小云

《四季之美》一文编排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教师如何紧扣写景类文本的文体特点,将语文要素落实到位呢?

一、依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落实语文要素

部编版语文教材所规定的语文要素,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了解要素的内涵,而需要结合具体的文本意境,对语文要素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形成初步的感知,并在实实在在的历练过程中形成这样的能力。因此,教师就需要依循学生对新知事物的认知规律,设置富有层次的阶梯,循序渐进地落实语文要素。

以教学《四季之美》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例,教师设置了这样的层次:

层次一: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能凭借自身的原始能力迅速把握春天的黎明之美就在于色彩,并圈画出展现其颜色的具体词语,例如,鱼肚白、红晕、紫红紫红等。层次二: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者是怎样将这三个富于变化的色彩有机地呈现出来的?从而将学生的关注点从色彩转移到作者所使用的动词上,并对“泛、染、飘”这些词语形成初步的感知与思考。层次三: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相机拓展其他的动词,引导学生在联系对比的思维过程中,感受到作者使用动词的精准性与形象性。教师尝试用“露出鱼肚白”来替代课文中的“泛着鱼肚白”。学生在联系对比中就发现课文中的泛着不仅仅展现了由里面到外面逐步呈现的过程,而且将太阳刚刚升起来,那脸上泛起的红晕,以最真实的状态呈现了出来。而替换的“露着”这个词则显得过于生硬,无法展现太阳刚刚升起时的灵动和优美姿态。

三个层次的教学,教师完全依循学生的内在认知规律,落实语文要素的训练,让学生理解了文本的内容,更借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体会了作者表现景色变化的写作技巧,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强化资源联系,多方整合落实语文要素

这个单元一个重要的语文要素就是要训练学生感知动态表现的效果。编者也在这篇课文的课后设置了相关的练习题。教师就需要紧扣课文中典型的语句,借助多方资源,在整合思维下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评析能力的提升。

以教学课文中“翩翩起舞”这个词为例,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原始的生活经验,他们对这个词语或多或少都有了相应的自身体验。教师可以在尊重学生认知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先说出自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随后进行质疑,在漆黑的晚上,为什么作者能看到萤火虫的翅膀在扇动呢?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会运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展现萤火虫在漆黑的夜晚的活动状态呢?此时学生迅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链接,提出了一系列的词语:银光闪烁、一闪一闪、忽闪忽闪。因为这篇课文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作品,所以有着不同的翻译版本。在学生说出自己所认为的词语之后,教师可以降低拓展其他译本中所运用的词语,并尝试将这三类词语进行有效整合,洞察各个不同版本所表现出来的状态。

在这一案例的教学中,教师虽然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答案,但是引领学生在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激活了生活经验,拓展了其他译本的用词,让学生在整合和对比的思维过程中,已经将“翩翩起舞”这个词语所描绘的动态画面镌刻在自我意识之中,有效地落实了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

三、强化读写结合,迁移运用落实语文要素

无论是部编版教材的哪一种语文要素,都应该以学生能积极地迁移运用为教学的归宿。因此,在引领学生深入感知语文要素的内涵时,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感知的层面上,而是要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推动学生在读写结合中进行积极的迁移运用,从而巩固自身的能力发展。

《四季之美》这篇课文,四个自然段介绍了四个不同的季节。作者始终以动静结合的策略展现每个季节不同的美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就不必处处着力,而需要抓住前面三个自然段的教学,引导学生从中习得方法,内化方法,并用这样的方法,自主性地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从而真正地把握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写作策略的智慧,最后,搭建学生积极迁移运用的平台,鼓励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将所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表达实践中去。

总而言之,基于文体教学,就需要把握不同文体的写作策略,引导学生在深入阅读中洞察,积极转化学习方法,实现由读到写的过渡,真正为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自然段要素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秋天
美丽的秋天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