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进高校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新启示

2021-11-22 04:18周能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0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周能

(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无锡 214000)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性

1.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全国人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越发重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实现,全国各个民族通过对这一伟大中国梦的共同肩负及努力逐渐强化了凝聚力与团结心,作为中国的多样化平等组成部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势下促进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走进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想要实现由富到强的质变性飞跃转化,要求各个民族人员必须要团结一心,紧密相连,同呼吸共命运。现如今,56个民族都在为了落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战略目标而努力实践,共同的目标指引使得各族同胞凝集在一起,冲破飞速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局限,始终保持同心,可以说其是伟大复兴中国梦落实的必要内在推动力[1]。

1.2 国际形势影响下亟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当前,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民族问题由于受到利益、地区势力、国际政治等多样化因素的影响而变得愈发复杂,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威胁,与此同时,国际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促使了经济利益纷争的复杂性,对于我国的民族利益也是极大的发展隐患。对于中国经济发展而言,民族团结的保持以及民族利益的稳定是其必不可少的条件组成,其中更是以少数民族的利益维护为核心,只有将此作为民族发展的落脚点,才能够更进一步实现对于中华各族人民共同体意识的铸就。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目标也强调,必须要重视欧洲及亚太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从而强化“一带一路”沿线的各国民族的沟通协调,不断落实对其命运共同体的引导,将其经济、生态、文化、责任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融合,而这一内容的倡导也进一步体现出民族共同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2 民族传统体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际意义

2.1 推动文化传承,建立民族信仰及文化自信

对于我国发展及民族复兴中的民族共同体铸就来说,其实际涉及的内容较为多样化,具体来说主要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渊源等多元化因素,其中相较而言,文化因素更具重要价值,其高效建设与合理推动,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提供精神信仰指导,为各个民族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回望中华数千年的发展变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中华文化传统文化奠定了主旋律,儒学也从此成为文化核心内容,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不同时期人们文化诉求的表达,也为后续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2]。

此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始终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而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结构中的重要分支,相较于其他文化而言也是凸显出一定的特殊性,其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下,已经不再局限于体育文化本身的属性功能,而是突破了国家、戏曲、民族、信仰、意识形态等的桎梏,为各个民族同胞建立了一条无形的文化纽带。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发展中,汇集了多样化的、真实的体育活动,且在各个民族的交流进步中也凸显出健身性、地域性、民族性特点,对于我国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合提供了重要载体。而随着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延伸,多样化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世界人民的喜爱,更多的人深刻领略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与内涵,为我国民族文化自信的建立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对铸牢民族共同体的影响。

2.2 促进民族团结,强化民族凝聚力

社会的发展及国家的进步是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途径,而民族团结与凝聚力的强化则是社会发展与国家进步的主要根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来说,其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并贯彻国家方针、强化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体育文化本身在演变传承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成一派的规则规范的建立,其在实际开展中,给各民族同胞的人际交往与交流带来了契机与影响,此外,由于其本身在节日庆典、体育交流、运动会等各项形式中的开展落实也更好地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情感表达交流的促进,也为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以及民族团结带来了独特的动机[3]。

2.3 构建精神认同,落实认同意识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发展前提下,要重视民族精神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中能够发挥的实际意义,对于传统体育文化来说,其在长远的发展变革与传承中,实现了对于各个民族精神的部分融合,可以说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在该文化项目中的投射,其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对于民族发展中的价值取向指导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由于历史环境以及民族情结差异的影响,使得传统体育精神涵盖着繁杂多样的文化内涵,从封建社会时代到近代再到社会主义新时代,由于经受过的多样化民族危机与灾难,为传统体育形成了中华功夫的项目表现形式,为人们传递了民族团结抗震、坚韧不拔、爱国的精神,更是为打造体育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 民族传统体育进高校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可行性策略

3.1 重视高校平台,拓宽发展空间

高校平台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关键场所,立足于高校传统体育课程的开展,想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首先,针对现存的体育课程需要实现与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融合,从而提升课程的系统性、多元化发展;其次,立足于传统体育文化开展社团活动,在多样化文化艺术载体的支持下,不断拓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扩大其影响覆盖范围;最后,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或竞赛作为落脚点,可以积极地组织文化节、相关知识竞赛、运动会开幕表演等各项活动,从而不断强化高校学生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与参与,并促进对相关科学理论的研究力度,更好地实现以实践推动发展的目标[4]。

3.2 结合先进技术,实现文化创新

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逐渐普及,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的发展还可以通过与互联网先进技术的结合实现对民族共同体的铸就。一方面,在“互联网+”的理念指导下,高校可以结合社会需求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特点进行综合考量,实现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构建推广,从而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形式展现提供平台,同时结合当前的直播技术,还可以通过各类型交互平台的应用,进行社会公演、竞赛等活动的直播,强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另一方面,高校还可以结合现有资源,构建专门的团队进行相关APP的研发投放,进一步扩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5]。

3.3 强化文化认同,激发文化自信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引导下,我国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产生了一定的碰撞交流,其虽然抢占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空间,但也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指引了方向,其中多元价值、竞争意识、拼搏精神等都是我国体育文化可以加以借鉴的内涵因素,因此对于差异化的体育文化,高校需要对学生进行文化认同的引导,尊重文化差异,汲取异域文化的精华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建立文化自信,不畏惧任何差异文化的冲突与挑战。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教师需要重视在课程中进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精神的融合,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建立民族文化自信,还需要落实体育文化的价值传播以及其与世界各地区的交流沟通,从而促进中华文化世界形象的优化,更好地强化中华各民族同胞的自豪感与团结心,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全面延续[6]。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必然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承载着多样化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相关人员需要重视其在高校中的引进融合,并借助多样化手段实现对其的深化、传播,同时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引导,帮助其建立文化自信,认同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凝聚力的不断提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