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蕾 晋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审计部
在疫情的驱动下,用户的消费方式和交易模式愈发有了深刻的改变。各地倡导“无接触”式生活推动了金融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便捷化正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商业银行在文化理念、业务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正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最大阻碍,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探索出一条适合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探索中发挥了合规管理、风险防控等重要作用。
数据表明,受到疫情、房地产调控、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消费者消费方式的改变及金融科技公司的崛起等的影响,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承受较大压力,净利润增长持续放缓,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均有所下降,不良贷款有所上升,商业银行需要抓住数字化转型的红利期,主动谋求业务的转型升级,为商业银行创造更多的业务收入和非银收入。
商业银行花费重金打造一个物理网点所能获得的用户覆盖率是有限的,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用户的金融消费行为和交易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用户利用数字化渠道获取金融服务替代了传统的到店服务逐步成为主流,因此,商业银行需要顺势而为建设一套体验良好、应用场景丰富、安全可靠的数字化产品,持续提升用户覆盖率,利用金融科技对业务赋能增加用户体验的愉悦效果,提升用户访问率和留存率,让营销服务更加精准、有效。
传统商业银行注重优质客户,忽略了下沉市场的客户需求,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需要体现更多的社会责任,敢于打破二八定律,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业务发展,满足下沉市场的客户需求。数字化转型让下沉市场客户更易于触达金融服务,同时也让商业银行的风控手段更加丰富有效。
在过去,商业银行受限于严格的监管环境,商业银行主动创新意识不足,因而给予金融科技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在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要下,商业银行主动创新意识不断加强,在审计领域,过去以符合监管要求、风险防范为主要需求,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需要更新质量管理理念,在确保审计业务质量的同时,能提高内部审计的增值,内部审计有更全局性的视角,能为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随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提速,原有的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标准会存在一些不适应的情况,但是部分商业银行并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去完善原有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和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原有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显得过于粗糙,导致不能适应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市场发展变化的要求。同时,部分商业银行普遍缺乏明确的内部审计质量责任追究机制和奖励机制,只明确责任却不明确奖励,挫伤了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审计人员心理不平衡,工作有所懈怠,机械服从,缺乏主动创新意识,在掌握业务已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却不主动提出修改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控制标准,从而不能适应新的审计需求,给内部审计质量管理造成一定的阻碍。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有了新的变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存在审计对象过于狭窄的问题,仍旧集中在关注商业银行业务操作的合规性和风险防控上,忽视了对大数据审计等的延伸审计,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创新和拓展,数字化应用已经渗透到商业银行每一个业务职能岗位,并积累了海量的用户数据资料,由于受到专业技术手段的制约,难以做到对全部数据资料的核实和审计,因而多采用抽样审计的技术方法,这容易存在一些遗漏和不准确,给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面对的金融审计环境更加复杂,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业务流程改造时刻在发生着变化,这对审计人员的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由于审计工作比较繁重给审计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学习和培训时间比较受限制,学习渠道的获取也较有限,影响了专业学习的效果,加之数字化转型在提速,审计人才的培养滞后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在进行数字化审计时没重点,取证不充分、不完整,重大问题未能查深查透查实,审计事实模糊不清导致定性不准确,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是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客观要求,也是树立审计权威性的有效手段,应该予以重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可以依据以下方法加以解决。
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理念,如每年定期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自我评估和外部评估,通过自我评估提高审计人员质量控制意识,通过外部评估发现内部审计问题从而进行改进。也可以结合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构建商业银行自身的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框架,通过分析内部审计的质量管理环境、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活动、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信息与沟通及内部审计质量监控,发现原有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审计质量管理的完善指明方向。
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需要有健全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作为基础。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制定相应的审计操作规程和业务手册,明确相应的审计程序。另一方面要设置和完善审计质量控制岗位,配备专职质量控制人员,明确其权限和职责,定期开展审计质量检查,将审计质量控制贯穿到审计业务的全过程,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全行通报,以督促审计人员进行业务改进。此外,还可以建立审计质量负责制,谁审计谁签名谁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人,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将审计质量考核与审计人员的薪酬、职务晋升等相挂钩,提高审计人员执行审计质量控制的积极性。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提速,商业银行的海量业务数据、用户数据均实现了数字化,在此背景下,加大数字化审计系统的建设,打通数据壁垒是提升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可以依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建设涵盖运维监控、预警系统、政策法规等模块的可视化的审计管理系统,实现对商业银行业务流程进行动态监控和风险排查。要对审计数据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审计数据作为数字化审计的关键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着审计质量,因此要加强对审计数据的质量控制管理。针对数字化数据的特点再造审计质量控制流程,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并打破各分支行及各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互通交叉验证。当然,由于商业银行数据的隐私性较强,因而还需要同步建设数据的安全和保密系统,确保数据不泄露、不丢失。
为解决中小商业银行审计资源和审计机构分散,管理链条过长,质量难以控制的难题,可以参考现在大型商业银行通行的做法,加大审计信息管理中心的建设,进行信息数据和审计资源的集中化,强化商业银行总部的审计集中控制,压缩审计质量管理链条,整合内部审计资源,逐步建立起统一管理、有序联动的内部审计组织架构,审计信息管理中心负责人直接隶属于商业银行董事会,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1.审计立项阶段的质量控制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立项阶段应充分考虑监管层和组织管理层意见,结合本行的实际经营风险情况,以帮助本行实现经营目标为前提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单次审计项目应避免泛泛的全面审计,而采用针对性的深挖某一个或几个经营管理环节或者对某一项业务内容进行深入审计,以确保审计方向明确,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时间、人力、金钱等要素合理科学配置审计资源,以确保能够完成审计目标。
2.审计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首先,应充分考虑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回避制度进行合理配置,并进行明确职责分工。其次,应与被审计项目人员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提前了解具体业务环节,对被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做出初步的合理性评估,初步明确审计重点。最后,在确定审计方案时应避免缺乏可操作性及脱离实际的问题,可以组织经验丰富的审计专家对审计方案进行研究讨论和修订,以确保审计方案的质量,并建立执行审计和质量控制的检查标准,建立分级复核制度。
3.审计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
审计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在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上,要充分评估证据收集的数量、可信程度和相关性,要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选择合适的取证方法,对收集和整理的审计证据进行再评价,对于有疑问的审计证据,应与被审计项目人员沟通了解,并签字确认。在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控制上,应建立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控制规范,做到内容完整、真实性强;记录准确、逻辑性强;必要时要有被审计项目人员的签名或盖章,同时建立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制度,以避免错误或遗漏。此外,对于发现的重大问题可以实行集体论证,反复研讨判断取证要点难点,以确保审计证据的质量。
4.审计报告阶段的质量控制
审计报告应客观、完整、真实的反映被审计项目事实情况,审计依据要明确,审计发现问题要清楚,审计结论要合理专业,审计建议要具有可行性和建设性。审计人员根据审计情况汇总编写审计报告初稿,随后与被审计单位人员沟通,征求其意见,对有异议的内容应召集有关人员充分论证后予以认定,最后撰写审计报告终稿。同时还应该完善审计质量控制的报告路径,确保审计部门负责人能直接了解审计质量情况,从而能督促审计质量的提高。
5.审计整改阶段的质量控制
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否最终得到落实整改关乎于审计的质量,审计不流于走形式而是能切实解决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的问题。为此,应该加强后续审计整改阶段的持续性监督,要及时发放审计整改意见书,详细列出违规事项和整改建议及要求,要与被审计项目人员做好沟通,限期整改到位。同时应该对被审计项目中的违规事项予以处理处罚,以起到“举一反三”,警示他人的作用。在被审计项目人员限期整改完毕后,审计人员还应该组织“回头看”,对被审计项目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核实,督促整改到位,并建立审计结果通报制度,披露审计结果整改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促进审计项目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此外,还可以召开专门的总结会议,对审计项目进行总结和考评,对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进行总结,对于好的审计做法予以采纳推广,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改进,通过不断的积累逐步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的审计质量控制能力。
提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离不开一支高精尖的人才队伍。首先,要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将审计质量管理的核心价值观传递给每一个审计人员,使审计人员能够潜移默化的将质量控制融入审计过程中。其次,要设置专门的审计质量控制岗位,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审计人员对审计业务进行质量控制和复核。再次,要制定专门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可结合商业银行经典的审计案例进行剖析、召开专题研讨会等培训形式,使普通内部审计人员和审计质量控制人员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操作。最后,要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专家库,在商业银行审计系统中遴选一批审计质量控制方面的人才,形成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专家库,由于商业银行业务复杂,很难做到方方面面都懂,所以要明确专家库成员各自的主攻方向,培养专家型人才,必要时也可以聘请外部专家,为全行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工作出谋划策。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产品结构、业务流程都有了巨大的转变,加之监管机构不断出台新的政策,商业银行的审计信息使用者对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应该加强审计质量的控制管理工作,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与价值,为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赋能,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的价值,为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