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学彪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二中学,甘肃 张掖 734300)
当前,校园欺凌事件成为横亘在校园上空的一道阴影,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些影响恶劣的校园欺凌现象通过新媒体快速传播,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社会影响。防治校园欺凌成为校园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只有各部门、各学科群策群力、协同作用,才能减少最终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新课改下,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防治校园欺凌中作用突显,注重体育教学,能让学生逐渐远离欺凌事件,回归健康的校园生活。
校园欺凌现象是一个全球的共性问题,存在于各国各学段的校园中,近年来,由于传媒的发达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学生的正当成长权利受到全社会关注,校园中的一些负面现象尤其是校园欺凌频频见诸报端。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部的,学生受到来自同学、教职员工甚至是一些校外人员的恶意攻击行为,包括身体欺凌、语言欺凌、网络欺凌、工具欺凌等,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校园欺凌中的一些常见手段,如身体攻击、恐吓威胁、勒索敲诈、胁迫、名誉损害等,不仅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显性伤害,也会对学生的心里健康造成隐性伤害。
近年来,我国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平台频频曝光校园欺凌事件,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令人发指的恶性事件。尽管最高检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中指出,我国校园欺凌现象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欺凌案件呈逐渐下降态势,2017—2019年因校园欺凌案件提起公诉的人数分别为5926人、4590人、2914人,反映了校园治理已经取得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校园欺凌现象并没有真正从校园消失,仍然威胁着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将校园欺凌防治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时刻绷紧校园安全这根弦,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在校园欺凌的防治问题上,学校应坚持预防与治理并举,以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加强教育与法治活动,为校园欺凌的防治提供双保险。校园欺凌治理的关键是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机制,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工作方针,对学生开展积极的教育工作。校园欺凌与体育教学看似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实际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而校园欺凌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欺凌弱小的心理扭曲行为,体育教学无疑能够很好地发挥教育与预防作用。
有关研究表明,校园欺凌中的部分施暴者比较顽固,单纯依靠说理引导并不能完全改变他们的错误品行,有的在实施校园欺凌行为时会变得更加隐蔽。首先,体育教学等专项活动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参加集体生活的平台,引导学生改善人际关系,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技能;其次,体育教学本身能很好地增强学生体质,这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学生体质增强后,对外来威胁的防范和打击能力相应增强,对校园欺凌施暴者或多或少能形成一定的震慑作用;最后,体育教学可以创新形式,将防范校园欺凌中一些有用的技能训练融入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反暴力、反欺凌训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感受施暴者和被欺凌的场景,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应对校园欺凌现象的能力,既提高了保护自己的能力,也接受教育,拒做欺凌者。
在校园欺凌现象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共性问题是被欺凌者往往存在年龄较小或者体形较弱的特点,正是因为从外表上“软弱可欺”,不具备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得到欺凌者的关注。打铁还需自身硬,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向外界适当“秀实力”,才能守好预防校园欺凌的第一关。体育的健身教育功能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取代的,体育教学能够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塑造,促进学生身体更好地成长和发育,提高其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努力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可以适当教授学生一些防身技能,在学生具备健康体魄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其身体活动能力。体育的“育体”功能能够有效预防欺凌,对被欺凌者而言,健康的体魄、必要的防身能力能够提高欺凌成本,使他们在面对欺凌者时,不再唯唯诺诺、一味退缩,而是具备一定的承受能力,能够勇敢地面对欺凌者,与欺凌行为进行必要的抗争和斗争。
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好的调节和促进作用。校园欺凌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欺凌者某一方面的心理或者人格缺陷导致的,体育正好可以发挥“育情”功能,调节学生的心理,加强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为预防校园欺凌现象提供支持。体育心理学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学生能够参与的学校体育项目很多,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能发挥不同的情绪调节作用,从而针对性地调整学生的某些心理或性格缺陷。胆怯型学生性格腼腆,比较胆小,不敢言语,这些学生应该多参加单双杠、溜冰、游泳、平衡木等需要较大勇气的运动项目;紧张型学生性格容易冲动,遇事容易紧张,往往反应过激,造成一些不可预料的后果,这部分学生应多参加足球、篮球等竞争激烈的集体性运动项目,让他们在反复的锤炼中消除紧张心理;孤僻型学生往往喜欢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主动接触,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这部分学生应多参加集体性运动项目,如三大球、拔河、接力跑等项目,坚持参加这些体育活动,能够使其认识到集体活动的益处,逐渐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热爱与同伴交往,热爱集体活动;急躁型学生可以多参加慢跑、打太极、射击、下象棋等强度不高但需要毅力的活动,逐渐提高控制和稳定情绪的能力,改善其容易急躁和冲动的毛病。体育教学实践表明,体育锻炼既是增进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也是调节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能够表现出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体育教学能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校园欺凌的防治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校园欺凌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缺失有关,正是由于意识形态的缺位,学生不能意识和正确认识到不当行为的伤害性,而体育教学在建设学生意识形态上亦能发挥出积极效果,进一步深化“育情”的教育功能。
3.3.1 强化生命意识教育很多校园欺凌者由于缺乏生命意识,对生命无知甚至漠视,不尊重别人、欺凌弱小。体育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给学生以生命尊重和关怀,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相互尊重、敬畏和爱护生命,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3.3.2 强化平等意识教育在学校体育活动尤其是竞赛性质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要坚决贯彻公平、正义的教学观,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让学生在不受歧视的条件下,在公平竞赛规则的约束下竞争,以此强化学生公平、平等的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3.3.3 强化规则意识教育校园欺凌现象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破坏规则而导致的,欺凌者由于违反或破坏规则造成矛盾激化。规则意识就是要明确行为的界限,让学生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体育活动本身就是建立在强烈规则意识基础上的,无论是体育游戏、体育锻炼,还是体育比赛活动,都是强化学生规则意识教育的好平台。
3.3.4 强化文明意识教育校园欺凌本身就是不文明的行为,体育教学对强化学生文明意识也可以大有作为。例如,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师范”作用,严于律己,强化自身道德修养,谈吐文雅、举止得体,一言一行都能成为学生表率,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文明榜样。
3.3.5 强化法治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是对规则意识的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向学生宣讲校园欺凌的危害,让学生明白校园暴力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使学生存有一颗敬畏心,自觉增强法治意识,做一个守法的好学生。
可以预见的是,校园欺凌现象短期内并不会消失。防治校园欺凌的重点在于教育,只有通过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意识形态进行适度的干预和调节,才能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心灵深处对校园欺凌说不,这正是体育“育情”功能性发挥的作用。同时,强健学生体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也能对校园欺凌者形成一定的震慑作用,进一步提高治理校园欺凌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