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良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小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小学生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对小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两者有机融合,不仅可培养小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还能通过较为细腻的心理教育来表达情感,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只有充分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并端正其行为道德规范,才能够培养出健全且拥有良好品德的优秀人才。
由于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属于不同的两个教育领域,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需对两者间的切入点明确,才能通过共同点的把握,将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但因为学校缺少专业化的人才,两者融合的工作并未能顺利进行,学科间的界限仍较为显著。与此同时,由于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时间经验有所欠缺,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工作的研究不够深入,并没有对其投入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导致两者间的融合进度受到影响。其次,目前大部分小学院校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并未提起重视,尚未形成明确的整合规划,学校管理层也不注重这一领域的研究与管理,导致教师也对两者融合的工作存在怠慢心理,忽视了整合事宜的研究。教师在开展具体工作时依旧沿用传统教育方式进行对小学生的教育,缺乏灵活性与机动性,对两者融合十分不利。
2.1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想要使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学校首先要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现阶段的小学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专业化知识及专业授教技能普遍掌握不足,其专业能力只限于思想品德课老师与心理老师。但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讲授心理方面的知识,教会学生什么是心理健康就能够起到作用。因此,学校应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观念上提起教师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适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儿童心理学及教育学等方面的培训,并组织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交流讲座、举行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定期进行品质考核等,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并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和活动参与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促进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融合,促使学生身心能够得以健康发展。
2.2 注重教学内容整合。小学思想品德是一门较为传统的德育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除了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特征,还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两者的课程作为基础,将心理健康的内容融合于思想品德相关的章节中实施教学。在教学内容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实际学习情况,并积极研究教学体系中的方式与方法,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进行整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意识且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以此获取良好的教育效果。
2.3 建立家校共育机制。小学生的教育不仅体现与学校中,家庭中的教育也十分重要。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形成双效应及双教育。家长是最容易影响到学生的人,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行为做示范,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其明白小学阶段对孩子进行良好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家庭中通过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为学生讲授人生真谛,教会其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树立自信等等。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密切联合,为小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学校可组织多元化的亲子活动,如“校园亲子运动会”“国学经典亲子诵读”演讲活动等,为学生与家长提供共同合作的机会,拉近其之间的距离,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家庭的关爱,以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是促进学生良好发展的基础教育。学校要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并积极联合家长,为学生营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其心理素质与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