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设计模式对中英文阅读效果的研究

2021-11-22 02:02:07栗广峰史明玉
现代英语 2021年18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中英文英文

栗广峰 史明玉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 吉林 132000)

一、引言

在书籍排版中,不同的语言会有不同的排版方式,因为语言字体的特点不同,运用相应的排版方式可以增加读者的接受程度,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们的英语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在英语口语水平还是英语专业知识上都有相应的目标与要求,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高校的重视。阅读是一个有效的英语学习方式,能够提升人们的文学素养和对于另外一个国家的了解程度。在中英文混排中,汉字和英文由于各自不同的外形特点,在排版的时候需要兼顾两者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中文的字体特点是横平竖直,具有规则性,但是英文由于每个字体的长短不同,并且在中英文对照的过程中,可能在同一版面中,汉字的字数会超越英文的单词数量。因此,如何在中英文文学作品或者是教材的排版中兼顾含义同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需要在排版的设计上进行规划研究。

二、中英文阅读方式的不同分析

(一)阅读方式及分类

阅读是一个人快速成长的捷径,在书籍中可以快速与世界优秀的文学大师进行思想交流,并且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世界全球化的发展,阅读方式和阅读材料逐渐分为不同的方向。从阅读方式来看,从原来的纸质阅读逐渐过渡到现在的电子阅读、碎片化阅读方式。从阅读材料来看,从原来单一的中文阅读转向现在的各国语言相互交错的方式。在阅读方式和材料不断演变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需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在中英文阅读中,一些问题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体验及获取知识的效果。在中文阅读中,由于第一语言和汉字规整的原因,比较容易获得阅读知识,在英语阅读中,就难以快速理解其中的表达含义,所以中英文对照排版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第二语言学习的相关研究

第二语言是指非母语语言的学习研究,因此在跨度较大的语言学习中会产生不同的学习难度。如今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的语言是英语,在中国的大部分外语学习中,英语的学习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在学习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各种学习方法的辅助作用,最后也未必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在阅读练习或者是平时的课外阅读中,阅读单纯的外语文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但由于英语知识水平的限制,很多人并不能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所以需要中英文进行切换对比阅读,在版面设计上,如果说将英语的中文翻译放在同一个页面中进行排版,这样可能造成在阅读过程中,很多人遇到一点阅读困难就会去查看对应的翻译,对第二语言的阅读练习达不到应有的练习效果。

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对外语教学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在不同的母语背景下,第二语言的学习可能具有不同的难度和方法。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英语教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不同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成绩也有一定的差距。第一阶段是感知输入,即初始数据的传递,感知的输入是在某种程度上因为一些特定的功能被学习者注意到的语言。第二阶段是理解的输入,理解的输入是学习者控制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水平,表示从语义到详细结构分析的一系列可能性,也就是说,理解的输入可能具有多个阶段。第三阶段是吸收,同化语言材料的过程就是吸收的过程,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介于知识输入和语法之间。

三、中英文常用混排模式研究

(一)中英文混排的目的

阅读是快速获取知识的方式,但是在一些专业领域的文章中,难懂的词汇较多,一些专有的词汇,不能够使用另外的一些语言进行描述,所以就需要进行双语的排版。中英文混合排版的出现,解决了在阅读中一些词汇的翻译不准确的问题,并且双语混合阅读改变了阅读的模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阅读者的阅读兴趣。混合排版作为一种新兴的排版方式,对于阅读效果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在版面设计上可以做到多样化,对于一些空白区域也能做到合理利用。

(二)在阅读中发挥的影响效果

在阅读作品的印刷排版中,运用科学的排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读者的吸收能力。特别是在中英文进行混合排版的著作中,从阅读效果来看,读者读完一本书时,就获得了这本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进行了一定的思想交流,提升自身的文学涵养;从语言习得来看,读者增加了一定的第二语言的学习技能,在中英文的对照过程中,提升了英语的翻译素养,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文学翻译作品的学习;由于一本书或者是一篇文章是由两个不同的语言进行排版的,在阅读中还能够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进行自由切换。当遇到相对简单一些的文章,可以进行纯英文的阅读工作;在中等难度中,运用中英文切换阅读;在高难度的文章中,以中文阅读为主,英文阅读为辅,根据读者不同的水平,进行自由选择。

四、不同设计模式对中英文阅读效果的研究

(一)不同阅读方式阅读不同难度的中文

在中文文章的阅读中,由于文章的不同分类,对于科普类和新闻类以及娱乐类的相关文章较为容易理解,但是一些专业性的论文比较难以理解,所以在阅读不同的文章时应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进行理解分析。受文章难度的影响,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左眼和右眼的跳动幅度也是不相同的。与阅读难句子相比,阅读容易句子时,阅读方式的差异性更大,也就是说朗读容易材料与默读容易材料之间的差异比朗读困难材料与默读困难材料之间的差异大。朗读时单词的查看与发音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间隔,在朗读和默读中对于不同难度的中文会有不同的理解效果。所以在中英文的排版中需要对不同难度的英文文章的英文翻译制定相应的排版格式,例如,在同一个版面中进行展示还是在不同版面中进行显现都要结合文章的难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

(二)不同阅读方式阅读不同难度的英文

阅读方式影响读者阅读英文时的阅读速度和平均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阅读速度可以反映读者阅读的熟练程度、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等,朗读的阅读速度比默读慢,与以上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朗读时需要对单词进行发音,这需要耗费时间。而阅读方式并没有对被试阅读中文句子的阅读速度产生影响,分析原因可能是对于读者而言,阅读中文已经非常熟练,阅读方式已经不足以对阅读速度产生影响。不同的人在阅读时会有不同的阅读习惯,例如,对于一些较难的文章,对于非学者读者而言,不需要深入地了解,所以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单词和句子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跳过,在掌握整体大意之后,对于某个细节点需要理解的话再进行细致的研究。

(三)阅读方式和句子难度交互对中英文的阅读影响

在英文文章的阅读中,影响理解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是文章的难度,还有在人长时间进行阅读注视之后会产生视觉疲劳,也是影响理解的一个关键因素。受句子难度影响的指标有阅读速度和平均注视时间和注视次数。阅读难句子比阅读易句子的速度慢、平均注视时间长,说明在阅读难句子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对词汇进行加工从而整合并理解整个句子。阅读难句子比阅读易句子的眼跳次数多,并且句子难度效应的大小受阅读方式的影响。在难以理解的句子中需要读者进行全身心的投入、分析理解,遇到难以理解的节点,需要进行中英文的交互阅读,虽然有中文的辅助作用,但是在英文文章的阅读中还是需要更多的认知加工负荷。对于大学生而言,建议日常的阅读活动以默读为主,尤其在阅读较为容易的文本材料时。对于需要记忆的内容或者难以理解的内容在默读的同时可进行反复地朗读。大多数中国学生属于英文的不熟练读者,因此建议在英文学习过程中,对英文阅读材料进行更多的朗读。

五、结语

英文文章的阅读有助于学习者对于一些专业文章的准确感知能力的提升,但是在阅读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一方面影响着人们对于英文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读者阅读耐力的一个考验,所以中英文的排版格式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读者对于英文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但是为了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在中英文的排版上加大投入力度,设计出更加高效合理的排版格式,帮助读者更好地实现不同语言的混合阅读需求。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中英文英文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编委会
第35卷(2020年)A辑中英文总目次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26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英文摘要
鄱阳湖学刊(2016年6期)2017-01-16 13:05:41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财经(2016年19期)2016-08-11 08:17:03
英文摘要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