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张晶
(黑龙江工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各行业对于高水准的翻译人才有了更加强烈的渴求,企业在进行翻译人员聘用选择的过程中,始终想要的是能够真正担负起工作中翻译任务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仅仅掌握一些理论的英语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只能生搬硬套的“纸上人才”。英语翻译本身就是需要不断去累积练习的,学生如果仅仅是在学习阶段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但随着毕业就将其抛在一旁,那么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翻译能力也会有极为明显的下降。因此高等院校在教导学生进行英语翻译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确保学生即使离开学校的良好学习环境,也能够不断去进行自我翻译能力的提升与追求。
随着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国家在进行翻译人才培养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对翻译人才进行量化评定。在当前已经拥有的几种对翻译人才翻译能力进行考核评定的方式中,由国家人事部组织进行的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考试,也就是CATTI是比较获得行业内部信赖与认可的。高校学生在进行英语翻译知识学习对自身能力进行测试的过程中也基本都会报考这一翻译考试来对自身能力进行翻译能力认证。CATTI的考试分为几个不同的档次,有三级笔译和口译,二级笔译和口译,以及最高规格的一级考试。学习英语翻译相关内容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报考,在成绩合格后获得相应的证书。
当前高校在进行英语翻译专业学生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是拿到一篇文章或者一段句子,对其进行逐字翻译,但最终获得的翻译结果却并不理想,尤其是在含义表达方面往往过于生硬。这种情况在文学类的作品中是有着非常明显体现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去了解英语方面的知识,对词汇投入了过多的重视,但对于本国的文化,各行业的知识等了解得不够透彻,因此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学生往往是简单地直接翻译出句子的表面意思,再确保表达上的通顺即可,而没有对其内在含义进行更深入的探析。
学生在口译方面的不理想完全是有迹可循的。很多学生在初高中接触英语这门课程时就更注重词汇以及英语的书面表达,对英语听力以及英语口头表达就不擅长。这种情况在学生进入大学阶段之后也被延续了下来。很多翻译专业的学生宁愿去进行几十篇文章的书面翻译,也不愿意开口进行英语表达。一方面很多学生会觉得自身的口语不够标准,内心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怕说出的英语会受到其他人的嘲笑。另一方面,有的学生是性格上比较腼腆,本身就不喜欢说话,在英语口语方面也就不会太主动去进行提升。
高校英语翻译专业的日常教学中还存在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众所周知,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要想获得提升,就需要有牢固的英语基础知识,再加上不断的英语翻译锻炼,学生累积了足够的经验之后,就能获得翻译能力的显著提升。但在进行相关翻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绝对不能不断地去布置翻译任务,每节课的内容都是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再对其进行点评。这种方式固然是有一定效果,但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难免会觉得英语翻译过于枯燥,逐渐不愿意再进行相关的学习。
高校在进行英语翻译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足够良好的环境氛围去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的综合熏陶,才能确保学生的翻译更加完善,无论是书写出来的还是口中讲述出来的英语句式,文章都更加地道,有韵味。但当前很多高校不具备这样的资源去为学生搭建足够良好的英语翻译学习环境,能够尽可能做到的也就是聘请一些外国教师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课程教导,或通过模拟来帮助学生营造大型的英语背景则是极少数高校才能做到的事情,这对于学生的翻译能力增强还是有一定阻碍的。
高校英语翻译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前的翻译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对各种翻译考试的需求,来将CATTI考试相关的课程内容植入日常的课程教学中。这一方面可以由学院的领导者牵头,组织相关的翻译专家、教师、学生还有社会企业的用人方等来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研讨会议,最终针对学生的备考以及技能提升需求,去开设一门应用翻译相关的课程,课程可以由已经通过了相关资格考试的青年教师来作为主讲人,向学生传授一些相关的翻译技巧。
高等院校翻译专业的学生在实际进行英语翻译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将翻译水平测试与学生日常翻译教学结合起来,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在课程的内容方面进行有效衔接。英语翻译水平测试所考查学生的翻译技能以及一些基础知识与学生大学所学的专业课程内容是有着非常多的重合之处的。如,对英语句式进行结构上的调整,在翻译过程中对一些词汇进行增减处理等。故而在实际进行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同步向学生强调一些英语翻译水平测试所要考核的翻译技巧,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相关翻译方式的印象,也提供给学生更多进行翻译训练的素材。
高等院校学生进行英语翻译学习的过程中,主要需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也就是笔译的相关课程以及口译的相关课程。笔译是所有课程的基础,包含了英汉互译、文化翻译、商务英语翻译等,而口译则是另一种翻译能力的拔高,有交替传译、会议实战等。在实际进行翻译教学的过程中,高校英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所学课程的不同,来探索最为适合当前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这一过程最好是将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测试与课程教导结合起来,确保理论与实战、技巧等能够有更巧妙的融合。例如,最为基础的英汉互译教学,教师可以采取自己先进行讲解,学生相互分组进行英汉互译并互相点评,最终再由教师对其点评的教学方式,在不断探讨与点评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不断获得翻译质量的提升。
高校在进行英语翻译专业教学方案改革与调整的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对相应的考核与测评方式进行调整,要尽可能去突破传统单纯进行笔试考试、口试考试的方式,借助于更加创新性的考核方式来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考核评价。再者,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专业课程考核和学生翻译能力水平测试的成绩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分数比例叠加,来对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更加综合全面的评价。
高校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拥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职场的各种挑战,因此学生在英语翻译方面的实践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高校进行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在进行教学方案调整的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高校的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翻译实践机会,可以与社会中的一些小型翻译机构合作,或者由学校自身组织承接一些翻译项目,帮助学生可以真正进入翻译的实际环境中,不断获得实践能力的增强。
在社会广泛需要学生进行翻译能力水平认证的大背景下,高校在进行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进步,借助于这种水平认证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获得英语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真正成长为高素质、高水准的优秀翻译人才。高校在对英语翻译专业的教学方案进行改革调整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从课程的设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所使用的方式、对学生的考核评价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调整改善,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如此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翻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