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菲菲
(1.菲律宾莱西姆大学八打雁校区,菲律宾 八打雁 4200;2.集宁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当前高校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分级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分类教学,达到深化教学改革的目的。因此,应重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积极影响,充分发挥分级教学的积极作用,实现高校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高。
高等教育无论在发展形势、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模式等方面在世界教育领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其内涵也各不相同。其中,高等教育大众化内涵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在15%时,此时则进入大众化阶段。若该入学率在50%时,则进入普及阶段。第二,西方发展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模式大多以扩大办学主体为核心,不断拓宽高等教育的覆盖范围,提高经营教育系统等方式实现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第三,在高等教育的阶段,教育量增长到一定的数量时,即发生质的变化,进而不断促使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转变。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则会导致语言输入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一方面,在进行分级分类教学过程中,为提高语言输入效果水平,应进行统一的英语水平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相近的学生进行划分同一班级的方式,有助于实现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对英语测试时间进行有效把控,若间隔时间太短,则容易造成学生真实水平无法测试出来;若时间太长,则对学习水平无法有效掌握。另一方面,现阶段的大学英语课程多设置在大学第一到第四学期,因而,英语测试时间以学期为单位即可。能够有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调整,确保教学课程正常进行。在大学阶段,英语的四级以及六级考试作为具有权威性的英语水平测试,可以将其作为英语学习的分级标准。加强学生在听、读、写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地为学生创设口头表达的环境,通过将口语测试纳入定期测试范围内,为学生提供全方面的英语指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做好学生英语水平的划分,将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到英语教学中,设定不同级别的教学目标,通过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高英语水平提供保证。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例如,对英语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其目标在于提高自身的英语基础应用能力。为激发上述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应重视趣味英语的教学。比如,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微课视频、图片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若英语知识水平一般,则应重视知识的有效运用以及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上述学生的特点在于尽管为工具型动机学习者,但仍具有上进心,故此,应对该类学生不断设置目标,使其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保持学习动力。若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较高,则可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此时教学重点应以语言能力培养为主。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讨论、小组学习为课堂主要内容,为学生创造英语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英语的动机往往各不相同,部分学生仅是为通过考试,顺利毕业,部分学生则是为出国留学深造,而部分学生则为今后的工作做准备。故此,学习目的的不同,对教学内容与方式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以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知识为学习重点。但四级和六级的学习内容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对英语口语的要求。在进行实际调研中,发现尽管学生学习口语意识较强,但学习动力不足、无法持续练习口语。另外,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到1623份有效问卷,其中46%的学生认为工作后用到英语的可能性较大,23%的学生认为在考研中应用英语的可能性较大,58%的学生对英语听说以及商务英语较为感兴趣。故此,应设计三个不同的英语学习方向,例如,英语基础语言知识与实际应用拓展、专业目的性应用以及英语文化学习等不同方向。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仍无法达到四级、六级水平,则可以选择不同的英语学习方向,有效提高自身英语能力。
在高校英语分级教学中,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班教学管理,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流程等环节的具体落实情况。对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将同一水平的学生分在同一班级的方式,实现分级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分级过程中,为保证分级的科学性,应制定相应的标准与依据。当学生入学后,便可组织学生进行英语的分级考试,对学生的听、说、读以及写作能力进行有效掌握,依据考试结果,对学生基本英语情况进行大致的了解。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其个人意愿,对个别要求调换级别的学生应对其英语水平进行充分考量后,依据公平、公正的原则,最大限度满足学生需求。分级的合理离不开考核的科学性,加强对学生高考成绩、入学考试以及个人需求进行综合的考量,从而制定出严格的分级标准,对学生进行级别的划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英语分级教学中,其考试标准的设定是教学工作的难点。在分级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其满足科学、合理以及客观的考核标准。为提高考试的导向作用,应转变传统测试形式,设立专门的英语分级题库。对试卷难度进行合理划分,为提高考试分级的可比性,可以通过引用心理测量学研究的方式,将学生分数进行整理后纳入统一量表中,便能通过不同的考试主题在不同阶段进行合理、科学的比较。该方式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避免考试、测试中不公平现象,减少评价体系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维护评价体系的公平性,发挥分级教学的优势作用。现阶段,高校英语教学以静态测试为主,其考查评价方式单一,过分追求学生考试结果,对学生学习过程不予关注,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偏差。基于上述问题,动态的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评价效果。动态的评价体系解决了静态考试中对学习成果的过分关注,提高了对学习过程的重视程度,进而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同时为教师提供相应的反馈,不断反思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进英语教学方法。
大学英语属于公共基础课程,内容涉及范围广。在分层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校的支持,通过不同部门的组织协调,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系统,确保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能够顺利、有效的落实。班级在分级后容易出现组织松懈、管理混乱等问题,因此,应做好班级的动态管理工作。例如,通过建立科学的教学方案,不断提高任课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联系,形成闭环式的管理模式,各组织部门加强配合与合作,不断推进教学管理模式的改善,共同促进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高效运转。在英语分级教学中,作为教师,其考核的重点在于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实现考核高效运转。与此同时,高校应建立相应的教学督查组,在教师的授课、教案以及对学生加强访谈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监督与引导。通过网上评价系统,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合理的反馈,并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意见与建议。依据学生的测试、考试结果对教师进行合理的鼓励与惩罚,不断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扩大教师教学考核的范围,对不同业务的考核采取不同的办法,对教师工作量建立相应的核算要求和标准,通过不同的激励方法,例如分层考核的方式,发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热情。
若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离不开情感教学。英语水平的提高,需要学生增强对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并有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学习采用分级的方式容易对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产生一定伤害,对其自信心以及自尊心造成打击,甚至使其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在应用分层分级教学模式的同时,应重视学生心理的疏导。在新生入学后,学校宣传、教务部门应加强分级英语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分级教学进行详细的说明,明确分级教学的目的,高校各院系开展座谈会,对英语分级教学模式进行详细介绍,加强学生对分级教学的理解,明确分级的优势和作用。除此之外,作为辅导员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帮助学生调整好入学心态,接受分级教学,适应分级教学模式,并以最大的热情投入新学期的学习中。
总而言之,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分级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应重视其产生的问题,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与沟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心态。同时,通过制定严格的英语分级标准以及考核标准,不断提高分级教学水平,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