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国家电视台承担着宣传国家大政方针方面的职能和社会责任。与此同时,随着广播电视产业的迅猛发展,转企改制进程不断推进,经济属性也在日益凸显,节目成本优势对电视台事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建立起一套适用于电视台自身特点、科学合理的节目成本核算方案,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电视台事业单位的性质导致了成本管理手段落后、核算模式粗放,既缺少同行竞争的外部压力、又缺少创造收益的内在动力,在重宣传轻管理、重投入轻产出、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的惯性思维之下,甚至存在为了宣传不计成本的情况。一方面随着各类新兴媒体形态的不断涌现,传统媒体广告收入被大量分流。另一方面人工、设备、服务等节目生产要素成本普遍上涨,支出需求不断增加,电视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压力,加强成本管理越发必要和迫切。目前,我国广电行业成本核算未能形成一个具有科学框架价值的系统性体系,缺乏行业统一标准和指导方法。根据电视节目制作的特点,本文借鉴集团公司中内部转移定价的理念,探索研究以内部转移定价法在电视节目成本核算中的应用,对推进电视台节目成本核算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与一般制造业不同,属于人员密集型产业,从成本结构上来看,人力成本、技术设备折旧费、演播厅折旧费等间接生产成本所占比重较大。与此同时,随着现代技术、方法和设备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使用,节目间接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显著提升,间接生产成本是否合理准确将直接影响节目成本的真实完整性。
首先内部转移定价是集团公司处理内部交易的做法,指在集团公司内部发生购销产品,提供劳务、转让技术和资金借贷等内部交易活动时,企业内部利用管理机制实现资源配置的协调价格。其次借鉴这一理念,内部转移定价法将电视节目生产制作所需的技术设备、线路传输、灯光舞美和水电能源等费用,以有偿收费部门为资源中心、实际使用部门为成本责任中心、内部转移价格为杠杆,实行资源有偿收费,将间接成本转化成直接成本计入节目成本。最后,对内部转移价格和实际应承担费用进行差异调整,根据使用部门对资源的占用比例进行差异分摊实现收支平衡,最终形成真实完整的节目制作成本。
纳入内部转移定价有偿收费的资源是指有偿收费部门直接或间接提供给台内部门使用的资源。
1.按照资源类型分类
主要分为技术资源和行政办公资源两大类。
技术资源包括演播室、音视频设备、后期制作设备、传输设备、网络通信和数据资源等。技术部门作为归口管理的有偿部门,负责技术设备的购置、集成和维修维护等,承担相关的所有成本。
行政办公资源包括会议室、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和文件印刷等。行政部门作为归口管理的有偿部门,负责房屋维修维护、车辆购置、缴纳水电暖费用和印刷材料购置等,承担相关的所有成本。
2.按照资源来源分类
根据资源的来源不同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两种类型。
内部资源,指归属于电视台的自有资产、由台承担所有相关成本的资源或服务,如自有房产、技术设备、公务车辆和文件印刷等。
外部资源,指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协调管理,与台外单位签订协议为使用部门提供的外部资源或服务,如维修维护费、电话通信费、卫星租用费、水电暖能耗费等。
3.按照资源使用方式分类
根据资源的使用方式分为固定利用和机动利用两种类型。
固定利用资源,指利用率相对固定的资源,如按照使用面积分配的办公用房、根据部门人员数量开通的网络端口等,一经确定,近几年不会改变。
机动利用资源,指利用率随着当年节目制作、宣传任务等情况上下浮动的资源,如演播室、音视频设备和后期制作设备等,每年的利用率都会变化。
根据资源类型的不同,定价方式分为内部成本定价、市场价格转移和市场价格转移加成三类。
1.内部成本定价
内部资源的收费项目定价以获得成本补偿、实现收支平衡为基本原则,对有偿收费部门发生的成本费用,以适当的方法分摊,计算出各计价项目应承担的单位成本,作为制定内部有偿使用价格的依据。在制定价格时应考虑资产折旧、维修维护费、场地成本、水电暖能耗费、人力成本、办公成本和资源利用率等因素。
为了提高台内资源使用率,可在定价时设置一定比例的价格补贴,使用部门实际承担的费用低于同类资源的市场价格,从而提高各部门优先使用台内资源的积极性。
2.市场价格转移
市场价格转移是外部资源的定价方式,以对外支付的市场价作为内部收费价格。如技术部门向台外单位支付的维修账单价格即为向使用部门收取的费用,以每个维修项目的合同价款为准。
3.市场价格转移加成
由于有偿部门在管理过程中付出了人力、办公等管理成本,外部资源也可采用市场价格转移加成的定价方式,在台外单位开具的账单金额基础上进行一定比例的加成,按照加成后的价格对台内使用部门进行收费,以弥补有偿部门的管理成本。
内部转移价格根据两项指标确定:一是历史成本,与单价成正比;二是收费项目的计划利用率,与单价呈反比。内部转移价格制定后在一定时期保持不变,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到设备更新、工艺改进、职能调整、人员增减、薪酬变动、节目形式改变和物价变动等因素变动的影响,各年总成本和利用率指标都会发生很大变动。
当实际利用率大于计划利用率或实际成本小于定价时的历史成本,可能会产生价格顺差,即内部转移定价虚高,通过内部价格转移的间接费用大于实际应分摊的间接费用。反之则产生价格逆差。
为了解决因实际成本或利用率变动产生的内部转移定价差异,可以采用成本差异调整的方式进行调节。月末结转成本前,首先计算出实际成本和转移成本的差异,其次根据各部门的资源占用情况作为分配率,得出各部门应分配的差异,最后对使用部门已转移的内部成本进行差异调整,多退少补,还原成与实际成本相吻合的节目制作成本。
内部转移定价法按照“谁消耗,谁负担成本费用”的原则,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重新分配。财务部门以节目为对象核算节目制作成本,以部门为对象核算管理费用,设立内部收费项目,通过内部收费对有偿部门成本进行转移,内部收费项目所产生的成本支出,计入具体节目或部门的成本费用,使节目制作成本成为可转移、可控的直接成本。
以内部转移定价法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是由财务部门为主导、各部门各岗位协助配合的过程,节目生产全体人员的广泛参与是内部转移定价法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该方法的推行既要获得电视台领导的肯定与支持,也要对全台各部门加大宣讲力度,帮助员工理解内部转移定价法的理念和优势,增强成本意识,促进成本节约。
内部转移定价在节目成本核算的应用,为节目生产绩效考核提供了重要依据,成本责任可以归属到各个节目甚至各岗位职工,打破了以往只能以部门为考核对象的局限,使得投入和产出的归属更加明晰。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绩效考核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更能激发员工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和热情。
内部转移定价法是一种全新的成本核算模式,涉及的核算对象较多,成本费用归集量大,数据处理和计算较为复杂,需要建立业财一体化的信息系统。一方面,财务部门需要与节目生产、技术资源、行政办公等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实时传递节目生产和资源利用等数据,及时记录费用消耗;另一方面,需要开发专门的财务核算软件进行成本分配和结转、成本差异分摊以及收费数据自动生成凭证等功能,形成业财一体化的“大数据”平台。
随着中国广播电视行业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台改革实践的步伐正在加快,事业发展开始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目标转变。本文充分考虑了电视台“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的体制特点和节目制作成本构成复杂、间接成本占比大的特性,提出采用内部转移定价法的方式,通过内部收费归集和分配间接成本,并通过成本差异调节分配偏差,确保节目成本真实、完整。电视台企业化财务管理才刚刚起步,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还需不断地完善修订和实践总结,加强成本管理水平,助推宣传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