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问题探讨

2021-11-22 00:11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9期
关键词:监督制度法律法规会计人员

倪 丹

(贵州财经大学,贵阳 550025)

1 民营企业会计监督问题的基本理论

1.1 民营企业的概念

民营企业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从广义的角度讲,民营只和国有独资企业相对,而与非国有独资企业是相容的,包含国有持股和控股企业;从狭义的角度讲,民营企业只是指私营企业和以私营企业为主体的联营企业。

1.2 民营企业的特点

目前民营企业在我国着很高的社会地位,从其发展过程来看,有着以下突出特点:①民营企业的资金由非政府机构和个人提供;②民营企业想要融资比较困难;③大多数民营企业还未能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④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规模为中小型;⑤民营企业大多集中在第三产业以及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中。

1.3 会计监督的概念

会计监督是指政府部门、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下,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尤其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进行监察,保证其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一种监督行为。企业的经济活动要想得以顺利开展,会计监督职能就必须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展开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以实现预期效益。

2 我国民营企业会计监督问题现状剖析

尽管我国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处于不断完善的进程中,但是当下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被管理层重视的问题,所以其会计监督的作用得不到有效体现。这些会计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着企业的经济发展。我国民营企业想要有效地解决会计监督问题,首要任务便是对其问题现状进行剖析。

2.1 管理层还未形成较高的会计监督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并没有树立起良好的会计监督意识。例如,我国有些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职权分离的作用,通常把监督的工作交给会计人员,这样的安排减弱了会计监督的效果,使会计人员存在“监守自盗”的情况,将企业高额资金悄悄地转移。

正因为企业管理层并未形成较好的会计监督意识,才使得该会计的违法成本降低,有了可乘之机。我国很多的民营企业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会计监督不完善问题。究其原因,大多数是因为管理层的认识不到位,还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会计监督机制,但是从上至下的执行过程不到位,使监督制度“形同虚设”。

2.2 缺少完善的企业会计监督制度

了解了许多民营企业之后,可以从中发现很多企业的会计监督制度不完善这一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例如,缺少严格高效的内部财务管理控制系统,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监督机制也相对缺乏。在民营企业中,不仅民营企业会计监督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存在着不足,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会计监督问题方面也没有做出足够准确的规定。主要表现如下。

2.2.1 相关规定与实际处理方式不符合

部分违规案例中存在这样的情形,对于几乎相同的违规问题的处理结果,相关规定却与民营企业的实施方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即相关责任人所面临的处罚缺乏统一的规定。这样的情形造成的后果就是在对违规行为的相关处罚方面,使具体执行方式相对混乱,从而很大可能引起大家对实现会计监督的主观能动性减弱,使得会计监督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2.2.2 违规行为未有深入的明确规定

当某些民营企业发生违规操作行为时,对于企业究竟需要负担哪些法律责任,或者要具体负担其中的哪一条,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已经有相关明文规定,可是仍然没有对违规行为进行深入的、可执行的准确规定。对于处罚未制定相关的明确规定,就会导致一些法律法规与民营企业的发展不相符,并不具有操作上的可行性。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的、隐匿得足够深入的会计违规行为的操作上,如果没有制定出明确规定,企业就会产生会计监督的空白之处,导致“有心之人”钻了法律法规的空子。

2.3 缺少多样化的会计监督形式

若民营企业想更有效地实施会计监督工作,则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进行相应的完善。然而目前大部分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相对而言是比较单一的,抑或是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的问题。例如,我国部分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主要是手工审计会计资料,不能有效地使用会计信息系统对财务信息进行自动审计,不能依靠大数据技术,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而且部分会计人员亟待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他们对计算机操作的熟练度不够以及大数据思维意识不强影响了会计监督的效果。

2.4 内部审计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在我国的民营企业中,内部审计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第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并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其中负责审计工作的人依附于财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有的民营企业甚至没有安排任何审计员,这样就不能完全保障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第二,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作用不重视,不能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应有的支持,甚至是阻碍相关工作进行,从而使审计结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审计意见得不到合理正视和内审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第三,当前民营企业内审人员的知识储备不能与时俱进、知识陈旧、专业技能培训不及时、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风险识别能力不高等也会导致内部审计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2.5 外部制约未能充分发挥效用

目前,国家方面的监督工作由财政部、税务部、审计部等共同完成,虽说分工合作加大了对各民营企业的监督力度,但是多个监督部门的职能难免相互联系、标准不一,当出现疏于监管的情况时,难免会出现责任不明甚至是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不仅如此,某些必需的行业规范和制度存在某些细节方面的不足使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会出现无能为力的情况。

3 完善民营企业会计监督制度的建议

3.1 提高民营企业会计人员会计监督意识

如果想要完善好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制度,首要任务就是需要不断地增强企业从高层到低层会计工作者的会计监督意识。

首先,企业从上至下的各级管理层及会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会计监督工作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从而引起其对完善监督制度的高度重视。那么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呢?这就需要他们去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及时去学习各项会计法律法规以便于能够更好地开展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其次,应该使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够更加明确,职责分明,这样才能对不同的监督行为给予有效规范,当出现监督失误时,便于找到责任人,防止会计人员之间相互推诿责任。最终,民营企业应该创造出一个严格的会计监督环境,以便能够增加会计人员开展监察工作时的主动性。

3.2 不断改进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体系的设立工作,应该持续不断地朝着时代的发展方向,去修改和补足企业会计监督制度的内容。相关责任部门应该能够联系民营企业的整体状况,合理地采取民营企业提出的改进意见,对会计监督机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系统的、深层次的研究,通过研究结果去不断完善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除了需要修改和补足会计监督法律法规之外,还应当增强执法效力,进而能够确保法律法规的作用得到充分展现,否则所有的监督体系并无实际意义。

3.3 切实做到会计监督处处有法可依、有据可循。

对待那些不断趋向于信息化的会计监督工作也应该要大力推进相关立法机制的不断完善,保证会计监督处处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在会计信息系统逐步发展的会计信息环境下,企业应该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增强企业的管理效率以及管理水平。民营企业应该紧跟着社会的发展趋势去不断完善多元化的会计监督方式,使得这项工作起到更好的信息化建设监督的效果。当完成好会计信息化之后,就能够更好的保证企业财会信息公布的实时性,保证审计组织可以及时地去审计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当有问题产生时,也能够尽早地发现并处理好相关问题。

3.4 营造良好的会计监督外部环境

对于我国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领导各方开展会计监察工作,定期对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工作开展大范围检查,不定期对其进行小范围抽查。我国其他会计行业也应当增强对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效力。例如“会计师事务所”,其是社会经济行为的外部监督者,就要保持其独立性,实现其监督职能。再比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该始终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给予相应的重视、对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也进行定期考察,从而保证会计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知识,更有能力保障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进行。与此同时,新闻媒体对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媒体方报道事实真相,保持公正性是最基本的要求。营造良好的会计监督外部环境,实现上面的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4 总结

总而言之,民营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对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和维系我国社会经济秩序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我国民营企业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形成较高的会计监督意识和对现阶段民营企业的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根据认识到的会计监督问题去更新老旧的职业行为模式、去学习如何建立新兴的会计监督体系。不仅如此,营造良好的企业会计监督外部环境对于民营企业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只有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制度的各方面工作,才能为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监督制度法律法规会计人员
航天一体化独立质量监督制度的建设与实践
7月起将施行新的法律法规
浅谈值班律师监督制度
法律法规与民生新闻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海外房屋出租市场法律法规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现行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分析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