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虎存
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训练自己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合作学习的理念,可以推动授课模式的转换,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为了优化教学模式,更好地讲授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合作学习。
实现合作学习需要为班级同学划分小组,每一个小组都是实施学习活动的一个独立单元。教师还可以在小组之间开展竞争活动,评选出配合得最好或者进步最快的学习小组,利用优胜者奖励和进步者表扬的方式激励小组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在互相帮助和相互配合中实现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以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口语交际:打电话”这一节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依据座位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口语练习。在练习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视此次活动,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容易将口语练习视作娱乐活动。所以教师要在练习开始前向学生讲明注意事项,告知学生在配合的过程中注意礼貌热情,向小组伙伴讲明自己的身份和“打电话”的目的。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也要加以监督和引导,规范学生的语言和练习行为。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并且让最佳小组演示“打电话”的过程,利用小组同学实景示例的方式,发挥模范小组的带头作用,激励班级其他小组的进步。通过构建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为学生灵活运用课本知识提供便利,更能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同学情谊,形成融洽的班级学习氛围。
如果要让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积极地进行引导[1]。在构建学习小组之后,教师的引导是小组能够顺利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活动的保障。为了让学生明确小组存在的意义,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和说明,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效益。合作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之间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可以促进学习的进步,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可以形成更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的讲授效率。
以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出塞》这一节的授课为例,在讲解开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朗读活动。以“一人朗读,一人点评”的合作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对古诗内容进行熟悉。教师可以在小组活动前首先进行示范朗读,教会学生正确的读音和朗读节奏。在学生分小组朗读的过程中做好监督和引导工作,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朗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果在小组活动中,成员因为对正确的读音和朗读节奏存在认知分歧而产生冲突,教师应该及时地开导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形成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学习的知识技巧,与伙伴在取长补短间共同进步。
在对教学模式进行更新的同时,也应该对授课的配套评价体系进行更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语文授课通常以单向讲授的方式实现,评价体系也以教师的单方点评为主。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下,为凸显团队精神和伙伴的重要性,在对学生的课程表现进行评价时可以引入“小组成员评价”等更多的元素来进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随堂为学生发放点评表,以多元的评价体系来为学生的表现打分。
以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找春天》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关键词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学习。在《找春天》这篇课文中,有一些生字词需要学生掌握,为了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教师可以将文中需要掌握的重点词摘出,为学生提供造句的关键词。比如,教师可以以课文中出现的“躲藏”和“掩藏”等词语为关键词让学生进行写作。写作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交换答案,互相点评和检查所造句子的质量。如果造句或书写出现错误,检查的同学还可以对错误进行标注,在互相批改的过程中强化对生字词的认识和提高书写能力。合作学习不仅指共同获取知识,还应该包括共同改正错误,同伴的错误可以对小组成员起到提示作用,防止同类型错误在之后学习过程中再次出现。通过添加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内容进入评价体系的方式,可以实现课程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也提示学生重视合作学习的形式,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之中真正收获知识与快乐。
总的来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合作教学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由组建学习小组、设计小组活动,成员互相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开展。在部分涉及口语交际的教学环节,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实践课本内容,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对话实现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适时加以引导,帮助解决学生在互助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而多元的评价体系则可以引起学生对互助学习的重视,激励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