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兰根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深化和不断拓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这对全面推进江苏“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深入理解“双碳”目标的历史性意义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大方向、大格局、大逻辑中,深入理解“双碳”目标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意义。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举措的重要支撑,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国担当的重要体现。伴随经济高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问题,逐步成为制约和影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在生态和气候领域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挑战长期存在。控制碳排放工作事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彰显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与责任,体现了我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与追求。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业已成为发展共识。“双碳”目标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直接体现,通过“助青”“抵黑”“倡绿”,可以推动传统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化模式深刻转变。当前,光伏、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领域发展,钢铁、水泥、化工、有色、造纸等绿色低碳供应链发展,轨道交通、海绵城市等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交通、智能路网、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交通发展,区域化、专业化显著的绿色现代农业发展,绿色储能技术、碳捕集、碳存储等技术突破,碳金融与碳交易等资源调配等,都因“双碳”目标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准确把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双碳”目标对我省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省产业密集、城镇密集、人口密集,以占全国1.1%的土地面积、6%的人口,创造了在全国占比超过10%的经济总量。
体量巨大、结构复杂的经济现状对降低碳源带来巨大考验。作为制造业大省,我省总体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横跨能源、工业生产(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建筑交通、农业和居民生活等各个排碳领域全面绿色转型的要求。这种整体性、综合性的转型情况相当复杂,操作难度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空间有限的生态现状对自然碳汇能力和人工碳汇技术提出极大挑战。我省仅有10.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水网密布,森林有限,相对稀少的空间资源决定了无法依靠自然碳汇(如森林蓄积量增加等)方式实现碳中和,只能走一条以人工碳汇为主的技术道路。
但作为东部经济发达和外向型特征显著的省份,我省在率先实现“双碳”目标上也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有基础、有渠道、有创新、有能力”四个方面。
一是具有制造业发达和经济基础优势。“双碳”目标直接带来产业变革。我省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可以较快适应甚至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并率先获得降碳红利。比如,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我省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这为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减碳环境效益在江苏率先实现准备了条件。
二是具有沿海“经济+自然”双重优势。一方面,我省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交流程度高,外部合作渠道众多,大量优质绿色项目和绿色技术的国际合作,可能在江苏率先落地和运用。另一方面,我省九百多公里的海岸线,除去四十多公里基岩海岸,大多是滩涂,海上风电资源和海水制氢潜力较大,清洁能源建设物理渠道相对丰富。
三是具有高科技企业集聚和创新优势。“双碳”目标对创新有较高要求,江苏创新意识强,各类高科技企业发展迅猛,全省一大批企业可能率先发力,赢得先机。比如,在特高压、光伏、低碳技术服务领域,有南瑞、天合、协鑫、阿特斯等一批科技创新大型企业,同时还有着相当数量的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支撑。
四是具有科教人才建设和专业能力优势。我省丰富的高校资源、强大的科研力量、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以及“两院三校”全面合作格局的形成,极大支撑了在低碳、零碳等方面的科技研发创新和产业集群的兴起。
统筹推进“双碳”工作
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打造美丽中国现实样板,在率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做好“双碳”工作必须向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双轮驱动模式转变,向节能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发展方式转变,向生态环境的源头治理、过程防控转变。
摸清家底,做好路径规划。必须尽快推动全省“双碳”目标实现“三化”,即宏观总量清晰化、微观数据定量化、计量标准准确化。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全省碳排放统计制度,加快构建企业碳账户,跟踪重点环节碳足迹;在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达到5000吨标煤规模的企业建立碳核查制度;在有条件的企业中建立碳风险披露制度等;运用先进模型与大数据技术,建立区域碳资产管理平台等。
落实措施,做好责任分工。围绕促进能源低碳转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型电力储能系统加快建设、新型低碳技术研发加紧布局,严格控制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项目继续上马和盲目发展。重点推动全省煤电、钢铁、石化、化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绿色改造升级和深度脱碳,明确任务分工和考评要求;对低碳、负碳技术列出政策清单、示范清单、攻关清单等。强化对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污染源的执法检查,加强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坚持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相结合,形成控制总量与降低强度相互促进的机制。
合力作为,做好政策配套。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逐步建立健全能够反映资源环境供求关系、稀缺程度和供给成本的资源环境价格体系;完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建立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政策;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和碳金融,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系统构建强制与引导相结合的绿色金融制度框架,推动金融机构重点对节能减排项目给予多元化融资支持机制建设。
广泛动员,做好宣传引导。“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一方面加大优秀典型的宣传,通过零碳工厂、零碳園区等示范性建设,开展各领域零碳试点和行动。另一方面倡导全民低碳行动,鼓励绿色出行、绿色办公、绿色生活,通过宣传形成全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江苏省金融业联合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