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晓东
随着特殊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新课程教育正以多种模式存在于各类课堂中。新课程教育,是指创新型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在平等和不受歧视的前提下,并没有将障碍儿童孤立于隔离的、封闭的教室、学校、交通设施和居住环境之内,主张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和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参加学习与就业,涵盖终身学习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有特殊需要的人才潜能。广义的融合教育,还可以涉及学习困难、多动症、甚至天才儿童、超常儿童的学习和生活[1]。
一直以来,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特殊儿童在普校的融合,然而,随着残疾人获得“零拒绝”及全纳教育理念的出现,特殊学校的生源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近几年来,盲校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对人才培养中受教者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变化,原有的培养方法在现今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存在不足[2]。故此,将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思考、探索与调整归纳如下。
随着各地教育部门对新课程教育的重视与推广,同时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对盲校中的学生进行包容与接纳,原有盲校中的一些优秀生源被分流,一些学习能力稍强,或家长思想观念较先进的孩子被送入了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减少了盲校的生源,带走了盲校课堂中的一部分优质资源。
随着对残障人才培养工作的日益重视,各地高校办学的不断发展,一些有着积极进取思想、较好学习态度、较强学习能力的优秀毕业生,大多选择升入高中,剩下进入职业教育学习的学生,已经经历过中考的筛选。部分在普校随班就读的孩子,因为无法较好地适应普校中的学习和生活,导致中考的成绩不甚理想,无法继续参与普校的融合教育,也不具备升入盲校高中学习的条件,成为盲校职业教育对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多年来在普校的学习习惯,使他们不懂得学习方法上的缺陷弥补,在职教实操课堂上正确、足量地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够顺畅[3]。
全纳教育的思想强调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具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那么,这些除了视力残疾以外还合并有诸如脑瘫、自闭症、肢体残疾等视障的孩子通常很难参加人才培训,初中毕业后也很难有机会升入高中继续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盲校的中职教育往往是他们的选择。
融合教育的理念不只是全纳,更重要的是如何提供满足每个当代社会就业需要的教育。“因残施教”是特殊人群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反映,特殊教育学校和其他特殊教育机构在教育、教学中,只有针对特殊人群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实施“因残施教”,才能更充分地调动特殊人才培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掘特殊人才的内在潜能,实现对他们的培养目标。因此,“因残施教”在特殊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特殊教育学校也在不断探索课程和人才培养改革。现今盲校职教老师的教法无法突出个体差异,充分满足融合教育背景下盲校职业教育生源的需要。
根据近年来中职生源的变化,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工作,对融合教育背景下培养工作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尝试,以期满足不同人才的需要,让每个人才都学有所长。
实践操作的准确性需要理论基础作支撑。这里以中医理论为例:本专业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深奥,所需学习的现代医学理论知识量大,需要学习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要求人才具备较高的理化基础知识水平。而今职业人才培养基础水平较弱,导致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较好掌握理论知识,并在实操课堂上准确地加以应用的难度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需要教师在讲解操作方法和动作要领时,语言尽可能简练、直观、易懂、贴近其生活,帮助他们在其现阶段具有的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掌握实践操作方法。为了能够让学生直观掌握椎间盘以及椎间盘突出的相关知识,教师将椎间盘的结构形容为一块豆沙月饼,中间的豆沙是髓核,上下两面壳是软骨版,外圈是纤维环。当外力挤压后,豆沙馅被挤入外圈的某一点,使外圈上的这一点在不能承受重压的情况下破裂,豆沙从破口处挤出,这就类似髓核突出。再如足部反射区的定位大小时,运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反射区的位置,用类似黄豆、绿豆、小汤圆、一圆硬币等生活中亲身感知过的物品的语言描述,来帮助学生明确形状及大小,有利于理解、记忆和操作。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及视障孩子被早期发现与关注,盲校中低视生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的视力情况相较于以前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现在课堂上明显能感觉到,教师动作示范后,很多低视人才培养都能较好地模仿,充分体现了视觉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鉴于此,课堂上我们首先强化了面向低视生的操作示范,通过动作逐步的分解和整体性操作的展示,让学生从分解动作到整体组合,充分直观地掌握操作方法,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对个别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教师重点进行动作指导,让他们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再提高动作的难度,让人才进行逐层学习,了解不同难度的手法动作。例如,本学期所带班级中有一个脑瘫的学生,该生因为脑瘫,学习能力偏弱,尤其是手部的协调能力较差,但其眼睛残余视力却较好,课堂上教授新手法时,首先会示范分解动作,然后整体示范,近距离的观看让她能很好地掌握操作要领。虽然她操作的协调性不是很理想,但动作的准确性基本没有问题。课堂上,引入平板电脑、智慧黑板等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利用大屏幕或平板电脑近距离、放大、反复观看等方式,看清操作细节和技巧,反复强化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一直以来,触觉感受器都是盲校职教实操课堂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器官。其中有因为人才的自身视力残疾,无法通过视觉感受器获取信息,只能通过触摸教师的操作和教师手把手地进行指导与纠正等触觉感受器获取信息,从而尽可能弥补视觉缺陷的原因,也就是在特殊教育中所说的“盲缺陷补偿”。因为中医按摩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双手的触摸进行诊断,准确地把握骨关节、软组织等正常的解剖位置和变化、穴位的异常反映等,从而进行正确的病症诊断及推拿治疗。随着从普通学校回到盲校学习职业教育人才数量的增多,课堂上这部分学生由于一直在普校学习,更多利用残余视力,但他们的视力能力不能支撑他们看清楚操作细节,更无法看到需要通过双手触摸获取到的诊断信息。所以,要有意识地训练这部分学生学会应用触觉感受器,让他们在继续利用残余视力的基础上,增强应用双手的触觉更准确、有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手法课上,要先让这些学生近距离观看教师的示范,然后手把手进行施教,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充分体会手法的用力方向、角度以及手指的协调运动等,使学生在基本掌握手法的动作要领的基础上,进一步准确把握手法的力量和操作技巧,提高其操作能力。
很多人以为,按摩治疗疾病的关键是要有力量,殊不知力量只是按摩手法的基础,技巧才是关键。只有准确地把握操作技巧,才能使手法渗透和深透,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根本目的。然而,渗透说起来容易,实际的感受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领会。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能听到被操作的学生在教师示范后与正在操作的组员说,“老师的手法比你舒服多了”。这是因为刚开始学习,学生手法的功力还不能达到所导致的。但这件事情也体现出,一些通过语言传授给学生,但学生掌握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完全可以通过学生亲身感受的方式,让他们其他感觉来获取信息,加深学生对实践操作的直观感受,提高操作效果。尤其是对全盲的学生,亲身感受这个过程可以很好地弥补无法通过视觉获取信息的不足,对盲缺陷加以弥补。例如手法课的教学中,我们会强调手法幅度应该在正常的生理范围内,但学生对于操作幅度的把握思想上不够重视,操作中不注意控制。于是,教师就让学生充分体验正常幅度的舒适性与超出幅度对皮肤和肌肉造成的牵扯感,充分的直观感受让学生明白了不同部位、不同手法操作幅度的准确把握,较好地提高了学生手法操作的准确性与舒适性,很好地提高了手法课的培养效果。
人才培养策略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常用的教学方式,然而,对于不同的学生,会侧重于不同的培养方式,或者多种方式相互融合。对于盲校这样小班化的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视力、智力等情况都差异很大的教学班,采取个别化教育模式,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模式,让每个特殊的孩子都能学有所长,这是一个值得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不断探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为特殊教育发展及学生就业提供更多帮助的现实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