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绿化工程施工方法及成本控制

2021-11-21 01:43:50
建材发展导向 2021年3期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

武 强

(唐山市房投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为了有效解决低收入人群当下住房问题,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国家陆续出台一了系列住房保障政策。但是,从实际来看,各保障政策在实际实行期间,出现了各种问题,包括成本控制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在保障性住房施工期间,必须重视成本管理,建设动态化的成本管理制度,完善以往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不足,避免出现相互推卸责任以及成本问题。此外,也要重视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重视施工设备以及材料的选择,优先选择那些质量过关的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建立一定周期,定期对施工设备以及材料进行维护管理,以此来提升施工质量。

1 保障房与绿化施工相关理论概述

1.1 保障房理论定义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部门为了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为低收入家庭所提供的住房举措,通过限定标准以及价格和租金,确保低收入群体可以有房居住[1]。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政策性保障房、经济适用类住房、廉租保障房以及定向安置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之间差距大,其能够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刺激消费,并带动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2]。

1.2 绿化施工理论定义

园林绿化施工作为风景园林绿化工程,其施工目的是为大众提供一个具备娱乐、文化功能的场所,让大众在良好的氛围内休息,且有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的生活环境[3]。

2 保障房绿化工程施工及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不足

2.1 保障房绿化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工作中不足

保障性住房绿化工程施工期间,受保障性住房施工周期较长,投入资金较多的影响,增加了拆迁以及施工成本管理的难度。在成本管理期间,再受到工作人员能力低下,缺失成本管理意识等因素影响,导致施工成本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效果不够理想。此外,一些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人员,在施工成本管理期间,延续以往单一管理方法和传统管理理念,忽略全过程成本管理工作,未引用新型管理技术等,忽略施工设备以及材料采购工作,对所选择施工材料以及设备质量管控未给予足够重视,导致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出现质量问题,增加企业成本支出,也影响保障性住房施工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4]。

2.2 保障房绿化工程施工期间存在不足

保障性住房施工期间存在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其一,施工用料方面问题。保障性住房施工期间,对于施工用料的选择,必须依据施工工序需求、施工不同部位以及施工设计图纸的实际需求,科学选择各类施工材料,包括混凝土施工材料、木材、砂石和水泥等施工材料。若是施工人员在施工材料选择过程中,未依据施工标准、依据材料的规格、强度以及性质进行选择,致使低质量施工材料被选用,将对整个工程建筑质量带来影响,严重时需返回工厂并重新购买,这样会对施工的进度带来不良影响。施工材料选择完毕后,工作人员忽略施工材料质量检测,导致低劣材料应用到施工中,为后续房屋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其二,人为因素的影响。保障性住房施工期间,需要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全权参与,包括操作人员、基层施工人员、监理工程师以及技术负责人、项目管理工作人员等。各工作人员执行能力、施工管理意识以及方法、经验等,均对工程建设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如,在工程建设期间,工作人员忽略技术交接的工作,延续以往单一管理模式忽略质量管理,未及时引进新型监控设备等,均影响工程建设开展,出现各类质量问题,影响项目的后续施工工作开展[5]。

其三,保障性住房施工期间,生产技术、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工艺均对施工质量具有一定影响,如果所制定技术方案缺失合理性,所选择工艺缺失规范性将对工作建设进度带来影响。与此同时,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的选择、管理工作也较为重要,若是所选择材料质量较差,未经相关部门认证,工作人员忽略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的检测,将低质量设备和材料应用到施工中,这样将影响工程建设的质量。

3 保障房绿化工程施工及成本控制工作有效开展举措

3.1 保障房绿化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有效开展举措

其一,建设动态化的成本控制制度,结合项目施工不同目标选择适合管理方法,并制定动态化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效果,有效控制成本支出,确保企业的效益。动态化成本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全过程的监管,把每个环节以及每个阶段有效连接,强化成本管控效果[6]。

其二,建设并优化项目管理机制,引进网络信息技术,构建成本管理网络系统。成本管理质量、效果,与成本管理认责机制、成本管理机制联系密切,如果成本管理期间缺失其中一种机制,均可能导致出现相互推卸责任以及成本问题。结合成本管理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所制定的管理机制,可以充分发挥管理机制的作用以及职能,确保每个部门具体工作的有效开展,利于做好细节的管理,并通过网络系统的应用,建设成本管理系统化以及网络化管理体系,这样可以进一步保障成本管理效果[7]。

其三,应加强施工期间成本管理与控制强度。把提高生产效率作为基础,选择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依据施工目标,在确保施工质量基础上控制施工工期,这样不仅利于缩短工期,也避免工作人员缺失经验或者因为技能水平低下等影响因素,导致出现材料浪费以及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工作人员自身应树立节约意识,切莫在施工现场出现材料浪费问题,做好施工材料管理以及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尽可能不要出现施工设备被闲置的现象。

其四,依据开源和节流相互结合的原则、依据全面控制的原则以及成本最低化的原则进行成本管理工作,了解资金的应用以及调度情况,确保资金应用与调度合理性,把全企业以及全员与全过程管理结合,落实集体以及个人的职责,树立开源节流管理原则,有效控制成本支出,避免出现成本支出过多问题。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施工单位应建立一定周期,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模式可以选择线上培训方法、专家讲座方法以及现场指导方法等,利用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对工作人员成本管控能力进行提升,有利于控制施工全过程的成本支出,合理的安排工作计划,避免出现无效劳动等现象[8]。

3.2 保障房绿化工程施工工作有效开展举措

首先,要做好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工作。在保障性住房进行施工之前,做好施工筹划以及准备阶段的管理工作,对竞标企业的实力,包括技术、资质以及荣誉等进行全面审查,结合保障性工程项目的级别、特征与形制等制定管理标准,利用对承建单位的合理筛选,选择满足保障性住房施工要求的承建单位进行合作,利于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与氛围。

此外,在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中,也要做好施工设计工作,依据标准、设计要求,选择与具备相关能力以及资质的委托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做好施工设计以及设计监管工作,为后续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施工期间质量管理工作。施工期间质量管理工作包括测量工作、测试与检验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施工细节测量以及试验工作,结合试验以及测量的结果,制定后续的施工计划。

最后,施工竣工阶段质量管理工作。施工尾声阶段,要结合施工单位的工作记录,对施工质量、材料应用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出现质量问题,必须及时解决,以免存在质量问题,影响保障房使用的安全性[9]。

4 结语

综上所述,保障性绿化工程施工以及成本控制期间,存在一些不足,如,在成本控制期间,需要投资较多的成本作为资金,施工人员过于追求施工进度,忽略成本控制工作、成本管理工作人员能力低下等问题,均对保障性住房成本管理工作带来影响,导致成本本管理工作效果差。此外,在施工期间,也出现施工工艺缺失规范性,对于施工质量工作不够重视,未及时做好技术的交接底工作等,影响工程建设质量。针对于此,企业必须意识到成本管理与施工管理工作重要性,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引进新型管理技术,重视工作人员能力提升,做好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并要求其在工作中依据开源和节流相互结合的原则、依据全面控制的原则以及成本最低化的原则,落实成本管理以及质量管控工作,以此为保障性住房施工顺利开展作保障。

猜你喜欢
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房地产导刊(2022年4期)2022-04-19 09:03:50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走街串巷找住房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反歧视评论(2021年0期)2021-03-08 09:13:02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保障性住房地产评估方法研究
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探讨
住房保障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4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