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文婷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阶段的不断渗透,不少学校都开始重视劳动教育,并采用多元化策略促进劳动教育活动的展开。但是,纵观当前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情况可以看出,出现许多学生不热爱劳动,不能从劳动中实现综合素养发展的情况,以至劳动教育的价值得不到有效的体现,而这对学生的成长也是十分不利的。所以,作为一线的小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进行劳动教育活动的重新编排,从而在体现劳动教育育人价值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是儿童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路径。同时,教育部也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力求学生在实现智力发育的同时,促进高尚品格的发展。所以,教师不妨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时,对学生渗透责任意识,促使学生勇于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然而,小学教师也要意识到家长在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努力让家长融入劳动教育活动中,使学生在全方位的教育指导下,形成劳动观念,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比如,在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学生的期待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往往只重视学生成绩的好坏,不让学生插手衣食住行,使得学生只会学习、不会劳动,甚至不能负责自己的一些基本日常活动。所以,为了避免学生形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让学生也可以增强自身的家庭责任感,教师可以先对家长讲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主动地配合学校对学生展开家庭劳动教育,使得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负责家庭劳动活动,如学生可以帮助父母择菜、整理自己的衣物等,以便学生逐步发展自己的生活能力。
由此看出,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渗透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能够让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强化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
劳动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包括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实现手脑的双重发展。此外,实施有效的劳动教育活动,也能够让学生形成劳动可以创造一切的想法,让学生主动地用自己的劳动来美化生活。所以,为了更好地基于劳动教育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强化动手能力,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一些科学创造性的活动,助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为了美化生活,让学生利用废弃物品创造出更多的工艺品,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搭建“废物利用”的劳动活动,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的成长。首先,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有许多物品已经丧失了原来的作用,你能想到有哪些东西吗?”的问题,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已经没有价值。在学生说出“废旧衣服”“空水瓶”“坏掉的玩具”等答案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还可以被开发成什么,使得学生主动地发动自己的大脑,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成长。随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废弃物,如水瓶、废旧衣物等,让学生将自己创造性的思维付诸实践,以便学生在手脑并用中实现创造能力的提升。在学生完成操作活动后,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展示创新设计的作品,使得学生在获得成就感中体验劳动创造的乐趣。
显而易见,教师利用劳动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发展想象力的机会,能够让小学生实现手脑并用,逐步开拓自己的思路,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透过对学生的日常观察,教师可以看到,学生与学生是不同的,有的学生的体能较好,有的学生较为细心,有的学生则具备统筹规划的能力。因此,在劳动教育中,如果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能力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劳动项目,那么会让学生感到疲惫,从而降低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在形成合力中共同完成劳动任务,以便体会合作的重要性,使得学生在劳动中实现合作能力的发展。
以班级日常清扫的事情来说,教师可以先通过以往的观察,分析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特点,指出班级中哪个学生的体能较好,哪个学生较为细心,哪个学生具有较强的统筹规划能力。之后,教师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为学生安排差异性的劳动任务,如对于体能较好的学生可以负责拖地,较为细心的学生可以负责最后的检查工作,具有较强统筹规划能力的学生则可以调控班级整体卫生工作。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发挥自身长处的同时,获得一个较为整洁的班级环境,也可以在与他人共同配合中体味合作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但是,在学生依靠自身能力进行合作时,教师也要认识到小学生能力的局限性,从而找准自身的位置,有效地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之中,使得学生的合作更有条理,班级卫生工作更好地落实到位。
基于上述案例可见,教师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解,再根据学生的能力为学生安排差异性的任务,能够让学生在相互配合中有序地完成劳动任务,促进合作能力的提升。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是,在以往的劳动教育中,教师都是根据教育的需要,直接为学生安排同样的劳动任务,以至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价值,使得学生的劳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也不高。所以,为了促进这一现象的改进,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可选性的劳动活动,让学生完全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自主地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劳动方式,以便在高涨情绪支持下更加积极地参与劳动。
例如,教师可以先利用电子问卷、访谈等方式,与学生建立对话,了解学生喜爱的劳动方式,如有的学生喜欢美工类的活动,有的学生喜欢陶艺类的活动,有的学生喜欢科技类的活动等。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喜好,在课堂上设定不同的劳动区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爱的劳动方式,如喜欢陶艺类活动的学生就可以选择“陶艺区”,而喜欢科技类活动的学生就可以选择“科技区”。之后,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喜爱的活动方式中进行劳动,从而在积极参与劳动中实现智力、体能,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多重发展。此外,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的,因此,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生变化时,教师也要及时地帮助学生更换小组,使得学生可以一直维持参与劳动活动的积极性,在不断地动手操作中,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
不难看出,教师为学生设定可选性的劳动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方式开展相应的劳动,促使学生的个性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并且形成持续参与劳动活动的动力。
总而言之,有效的劳动教育是学生实现教育育人价值的必备路径,作为一线的小学教师,我们应当在重视劳动教育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完善的劳动教育框架,结合学生的特点优化劳动教育的形式,从而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成长,让学生可以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