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29
仪器设备是实验室进行实验、科研等活动必备的物质基础,也是为实验室提供检验结果或辅助检测的重要工具,是实验室重要的固定资产。实验室要制定设备检定校准计划,在使用对检测校准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测量检测设备前,要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展开检定和校准,以保障结果的准确。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中均明确指出,量值溯源是质量控制的保证,校准和检定是保障量值传递的必要途径,实验室仪器设备在运行前须建立设备档案,制定校准检定计划,按计划开展校准和检定,结果经确认满足检测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然而,部分实验室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对实验室仪器设备校准和检定工作重视程度下降,忽视利用校准和检定结果来分析仪器设备的状态,失去提前预判仪器设备是否存在精度或功能下降的机会,减小了仪器设备得到提前改善的可能性,埋下了仪器设备加速老化、难以保证正常使用的隐患[1]。
首先,要确认好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对象。究竟哪些仪器设备要展开检定校准,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要从实地状况考量,只要是对检测校准精确性有所测量的仪器设备,哪怕只是辅助性的,也须纳入检定范畴中。衡量仪器设备是进行检定还是校准,则要根据国家计量器具目录来分辨,倘若计入其中,且计量溯源机构出具有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则要展开检定,此外则要进行校准。其次,确认检定或者校准的周期。需要进行检定的测量仪器设备,检定周期可以从计量检定规章中查找。确认仪器设备的较准周期,倘若这一仪器设备技术标准中有所要求和规定,则以此为依据和准则。比如电子式万能试验机检定规章中表示,正常运行的设备,一年需展开至少一次检定。倘若这一仪器设备并无相关约束性规定,则要从设备技术特征、使用频率等诸多方面来考量确认,同时实验室对其校准周期会给予实时跟进。
首先,要挑选出相应的检定或者校准服务机构。实验室的检定或者校准规划要明确给予指示,根据不同测量仪器展开迥异化的校准方式,比如有的在内部校准即可,而有的需到外部校准。内部校准要按照国家规定,出具校准能力审核资质书,内部校准的方法也需以文件方式上交审核,批准通过方可展开,而且相应的校准人员也必须具备校准能力资格。外界检定或者校准机构,必须具备两大条件,即资质认证和计量授权范畴等的校准实力,简单讲,要具备足够的资格能力,获得国家审批允准,方能展开对仪器设备的测量校准等,否则测量结果不准确,检定失效,只会徒增困扰,于事无补。其次,要提出相关技术指标规范性要求。对那些要予以检定的仪器设备,具体的检定内容、方法,在相关的计量检定规章中都有确切的指示和规定,实验室只要遵循具体要求展开即可。要进行校准检测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必须从振幅、偏差等技术性具象指标多方面展开核实查检,为这些仪器设备的日后使用提供资质证明。再次,结果的确定和处置。对那些施以检定的测量仪器设备,最终会出具相应的检定证书,如果达标合格,会有检定合格书,那实验室就可直接应用到相关实验中[2]。如果不合格,则会有不合格通知书,那对于这些仪器,实验室就要摒弃或者搁置,绝不能应用于实验。最后,检定或者校准结果的运用。倘若测量仪器在接受检定或者校准时出现修正因子,则实验室要仔细斟酌,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比如电磁兼容对外发射测试当中,接收天线的系数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可天线系数数值并不恒定,每一次校准的数值均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实验室在展开校准之后,还要对测量软件的设定加以更新优化。此外,实验室还可以研究校准数据,从中发现玄机,提起万分注意。比如发觉测量仪器技术参数即将偏离指标参数,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完毕之后,倘若与应用要求不符,即不达标,则实验室要即刻停止应用该设备,用三色标志标示仪器的状态,即贴上“禁用”标签,以防其他人员错误应用该仪器设备。在这种情况下,要确认下追溯事件,倘若设备在上一次检定后没有实行查检,那么要追溯至上次鉴定后的检测结果上。倘若查检结果是达标,则要追溯至查检结果[3-5]。
通过正确实施检定或校准,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降低检验工作风险,检定或校准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有效性,一旦检定或校准存在问题,会导致检验数据错误,严重的会导致检验结论错误。确定结论错误会追溯使用此台设备出具的所有检测数据,需要重新出具更正的数据和报告,检验工作量巨大,而且有些错误是无法挽回的。因此,为保证仪器设备真正满足使用要求,实验室对检定或校准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