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政教育弱化问题与解决对策

2021-11-21 01:59:15钱欣欣
就业与保障 2021年7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高校学生毕业生

文/钱欣欣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伴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一方面,我国高校中存在着人才过剩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中存在着人才紧缺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理念有问题。为了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首先需要针对当前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对高校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其次需要高校的相关教师对二者进行有机的衔接和融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帮助高校学生了解自身职业的定位,这样不仅能大大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率,还能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得到有效结合,这对于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和人生规划有着重要的帮助。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业指导的概念

我国教育制度不断改革后,高校教师从理论性教育向素质教育方面转变,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加强了对学生道德规范、政治理念以及思想方面的教育,这不仅能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意识,还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1]。所以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和就业指导有着重要的联系,而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的结合,就业导向教育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社会快速发展,各个行业中对于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就业现状对学生的就业观念和职业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部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比较差,无法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挫折和困难,导致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出现态度问题,并且产生无法和同事融洽交流、专业能力不强以及工资要求过高等行为,一些企业也不愿意接受这种心理承受力较弱的毕业生。思政教育队伍是否健全直接决定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政教育工作的好坏。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政教育队伍并不健全,一些思政教育者对教育工作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育规范方面做的不到位。其次教育队伍中人员数量有限,满足不了繁重的教学任务要求。另外,部分思政教育教师的服务意识不强,不能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最新的就业政策了解不清晰,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等。思政教育队伍不健全,不能很好地维护高校的形象,提升学生的就业求职水平。

(二)专业要求的原因

新时期,一些专业已逐渐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比如,由于某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较低,后续的学生也就不再选择这类职业。此外,还有部分招聘单位对招聘人员的要求很高,大部分毕业生难以达到单位的要求,导致学生无法在自己的专业上获得更好的利益回报。

(三)客观因素的影响

当前,我国高校每年招生人数都在增多,在这一现状下,毕业生的人数也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从21世纪初的不到100万人,到2020年的874万人,近20年的时间中增加了大约8倍,而且增加速度还在不停地提高。当前社会各个行业和岗位已经无法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我国整个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2]。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多失业人员和应届毕业生共同进行竞争。

(四)信息化时代人工智能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很多单位和公司都在朝着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由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让很多公司和单位都开始进行技术革新,这使得行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得到全方位的提升。相比普通职工,人工智能在工作中有很大的优势,不仅在经济效益方面有所保障,还能降低因为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影响[3]。因此,技术产品的出现给就业人员和应届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意味着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压力提高。

三、解决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政教育弱化问题的办法

(一)从思想方面加以改进

对于如何解决高校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弱化的问题,首先应让相关的教育部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们对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内容的教育活动更加重视。其次则需要高校的相关思想政治教师定时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知识的学习,使高校毕业生充分认识到这类教育的重要性。另外,相关的教育部门也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认知,并且在校园中宣传更多思想政治方面的信息,以提高学生和教师对这些教育方面的认识。

(二)加强学生择业观教育

在就业指导前提下的思政教育目标中,要求高校毕业生具有强烈的职业价值观念,这种择业观也是就业指导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它能帮助学生在立足自身利益之余,处理好自身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付出和回报等方面的正确认知[4]。这种对自身利益和职业要求方面的衡量,更能体现出自我的价值。因此引导学生保持正确的择业观十分重要,而且这对于当前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形势,也可以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定位,还能让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此外,高校中思政教育工作者也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乐观心态,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加强成才教育

高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主要指对毕业生的思政教育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不能仅仅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还需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激发学生的成才意识,这种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有更理想的状态[5]。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并且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从而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开拓进取的态度。

(四)加强心理教育

对于即将毕业的高校学生来说,一个健康的心态同样重要。因为大学阶段的学生社会阅历欠缺,再加上当前很多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时被父母惯养,面对社会挫折时很容易出现自信心受到打击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形成了容易冲动的性格,面对一些不良诱惑和困难时,无法正确地处理,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工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就业指导的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相关的思想政治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确保学生用一个良好的、乐观的、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求职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

(五)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影响,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能激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动性。首先,需要高校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其次,要求高校完善对人才引进制度、教师培养制度、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同时为教师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学观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还能改变工作中消极的教学观念,以提高高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另外,高校需要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让教师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学中,从而更好地为学生们服务。最后,需要高校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并针对当前老中青三个不同层次教师队伍的有效结合,充分开展老带中、中带青的教师团队建设方式,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标,稳定持续地进行教学工作。

(六)加强校园网络平台的建设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需要高校的思政教师充分认识到网络平台的重要性和优劣性,并且充分使用网络资源,为学生们构建一个和谐、文明、健康的网络平台。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阅信息,所以移动端APP在思政教学中的应用也十分重要[6]。例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官方号、微博官方号等,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思想政治内容。高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一些正能量文章的推送、招聘内容的推送、学习资料的推送等,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就业岗位。而且这种网络信息推送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此同时,还能通过网络世界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来。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大学生思想发展呈现多样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变得多元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政教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描述了现阶段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思政队伍不健全、综合素质低、重视程度不足等现象。文章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业指导的概念以及学生就业困难存在的学生自身原因、专业原因以及一些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的解决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带来帮助。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高校学生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18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