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丽
国家规定本、专科层次的高校必须开设思政课为必修课,但作为必修课程的思政课在一些高职院校整个课程教学中并没有得到相对应的重视。不仅是学生,甚至连相关的教师都没有给予思政课足够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才理解到为什么让思政课在教学创新中难以实施。在高职院校中开设思政课,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能够让学生提升自我修养。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就提到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必须要借助现阶段极好的发展机遇,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培养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范围在17岁~23岁之间。即属于“90后”“00后”。该时代的青年人由于受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等价值观的影响,其思想较为开放,更注重自由[1]。然后又由于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学生们更容易产生盲目的冲动以及偏激的情绪。因此,他们的明显特征有以下几点:首先,理论基础知识差、知识层次和结构参差不齐。当然这方面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资源不够强,所以学生们成绩较差。与此同时,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严重偏科情况。基于此高职教师需要在不平衡的知识结构中探寻平衡点,并创新教学模式,致力于让学生参与到思政课堂中;其次,高职院校学生没有足够的人文素养积淀,行为习惯较差。主要的表现则是不够尊重他人,没有团队意识,自学以及控制能力较差。比如会在课堂上聊天、睡觉、玩手机。那么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思政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高职院校的学生们自信心不足,自卑感较重[2]。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好,还有就是其教学资源配置也无法与其他本科院校相比较。所以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好,存在自暴自弃的想法。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对此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以及支持,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高职思政课教学必须要以突出职业教育目的而开展相关的课程活动,并且要建立更符合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巩固与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3]。整个思政教学中,其内容必须要具有针对性、职业性以及应用性,只有解决学生们的思想问题以及实际问题,才能发挥出教学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高职教师使用一些远程网络教学手段来面对众多不同专业的学生。远程网络教学手段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因此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比较差。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到思政课教学课堂中,虽然可以规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缺陷,但是还是摆脱不了极具理论性的教学。此外,由于教师并没有正确的认知及思政课的教学定位,很难结合当前的热点事件问题来启发以及引导学生们进行相关的思考。高职思政教师由于比较倾向于把专业课结合起来,然而并没有了解到,思政课最重要的就是灌输学生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引发学生们深度思考正确的价值取向点以及如何树立对中国梦向往追求的理念信念。思政课是高职院校意识形态主阵地,必须要严格贯彻党在思政阵地的卫士意识。因为在社会上大部分人对于高职教育存在着多种偏见,同时社会上用人单位又比较喜欢高学历的人才。因此,造成了高职院校学生认为学习好专业课程才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反馈过来就会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存在较大误区,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不能够积极地参与进去,因此造成了思政课教学效率过低。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必须要贯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实践逻辑理念。要进一步规划设计核心课程,以此发挥出思政课的作用。从具体的教学体系上概括,不仅仅是有教学结构体系,还要有人才预测体系、教育管理体系、师资培训体系,等等。当然,这些体系可称之为服务体系。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队伍结构并不合理,教师评职称比较困难。与此同时,由于没有相关进修学习渠道,教师们缺乏横向交流机会,又或是由于思政教师工作任务较为繁忙,没有顾及相关科研教学活动,所以一味关注理论知识,实践性结合得不够紧密。总之,不够完善的思政教育服务体系会影响到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教学体系是需要多个结构与设计模块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包括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结果评价等。然而,思政课堂中大部分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方式手段过程的创新,没有意识到教学过程的质量效果,这就导致在翻转课堂上即使已充分活跃了整个课堂氛围,但是学生们并没有积极地散发自我逻辑思考能力,参与到互动课堂中,学生们在思政课堂上并不能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应变以及组织表达能力,无法提升自身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分析与解决能力。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必须要坚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要坚持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让学生积淀科学的思想基础并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的来说,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要牢牢抓住思想主线,并且在高职思政教学中明确定位贯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以此来着手思政教学创新突破。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地位较高,高职院校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服务体系。并且基于教师不同的年龄、职称教师的特点,设置多种教学岗位,比如有思政教学岗、时政教研岗。通过不同的教学岗位的设置,让学生们得以通过不同渠道来学习到思政知识。还有可以设置一些特聘教授制度以及思政教学专项基金。多渠道的进修学习拓展让教师们得以开阔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机会横向对比以及和其他高职院校的教师面对面交流与沟通。后者是深度贯彻高校思政办学政治基础,借助鲜活材料、生动语言,编写极具亲和力的辅助教学读物。结合线上与线下形式,不设网络阵地,从线上到线下灌输高职学生营养性知识,并且充分发挥出自身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更具贴合性的高职思政教学。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够达到极具针对性以及时效性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还能赋予教学课堂极大的感染力以及吸引力。现阶段思政课教学不能仅仅是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方式及手段这样一种形式,要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率,还需要构建创新型的思政教师队伍。只有通过人才的培养,才能保证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源源不断。创新型思政教师队伍一定要有极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具备扎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地适应现代化所带来的挑战,并且能够提出新策略解决存在于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比如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本着学生思想素质,行为养成滞后性的特征,结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开设创新型的课堂。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多种互联网平台,如有云班课、手机APP等,结合理论与实践、育德与育心、课内与课外,融会贯通教学与教育,学生们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秉持着立德树人的理念。这是一种双向互动并共同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得以进行心灵沟通、思想交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接受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与行动。
符合高职特色的思政实践教学必须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前提。进一步对接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特色进行教学,尤其是处于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高职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迅速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以及信息。与此同时,互联网中海量的数据信息也会程度性地影响高职学生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取向。这个时候思政实践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到社会环境并且将其衔接到理论层面上,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服务于实践,在不脱离课堂思政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创新思政实践教学方式,打造极具高职特色的思政实践教学。
本文基于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反思和创新教学的研究,针对高职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度探究并提出相对应的高职思政课教学反思与创新措施,创新高职思政课教育理念,整合相关极具创新的教学内容,从而积极构建极具高职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不断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