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志成
教育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对人才就业也有着重要影响。怎样利用好当代教育的优势,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已经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在大数据时代下,社会关系因为网络技术得到重新构置,学校的基本结构也跟着改变,将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可能会对人才的培养教育、教学观念产生极大影响力的变化[1,2]。要准确意识到互联网对教育变革起推动作用时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格局,并且研究在互联网下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才能够及时把握住“互联网+”机会,对人才培养进行深度改革。
产业时代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是“以人为本”,教学环境封闭,培养目标主要是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一教学模式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能够降低教学成本,缩短学习时间,但同时也存在着被动式教学、教育供给不足、学校内外信息不畅等缺点,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创造性。虽然历年来我们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主张学习者主动研究并协同学习,但从目前来看,我们的教育还是受工业时代教育的影响[3]。
信息时代教育在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学校制度、教师制度上与工业时代教育有着明显不同,信息时代注重在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学习方式以个性化、创造性为主的的数字公民。数字化公民是指在遵守互联网使用规则下,利用互联网进行数字化的日常工作生活的新公民。信息时代教育下的个性化学习是一种必须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以学习者个性需求为核心的学习方式[4]。
以往对人才进行培养活动,主要是以课堂实物教材课本为教学的主要载体,通过教师讲解教材课文,传递给受教者语文知识,培养人才语文素养[5]。现今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例如,慕课就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其丰富的课程、教师和教学资源,改变传统课堂“只授教材”的形式,在扩大受教育面、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现代教育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信息储量,受教者可以通过上网查阅扩充书本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从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重视语文技能技巧的传授,不能继续惯用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更多重视人才情感态度的培养和语文技能技巧的训练。同时,能够明智地运用技术对教师重新部署,而不是取代他们。
教育理论不仅影响着人才培养教学的变革和教师教育理念,也促使了学习方式的转变。丰富的、海量的信息资源可以帮助人才查阅各种学习信息,提高学习效率,由“文本”作为主要学习资源转变为“文本+互联网+信息”[6],使学习者能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料,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新推动力,教育研究理论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学校环境等改革提供支撑。
如今,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网络信息资源变得便捷与丰富,人才学习过程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在网络上取得丰富的学习资料[7],然而目前绝大部分还在以掌握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为培训目标,没有将互联网所提供的网络资料作为有效教学资源。
信息时代教育的特征是在低成本高效率的培养模式下,注重人才标准化和掌握学习,强调就业人才学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信息教育时代的特征是注重个性化和创造性学习[8]。信息教育在数字化教学背景下,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相结合,是从传统注重标准化向创造性培训方法转变的过渡手段。信息时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更注重就业人才的个性化学习以及学习过程。
与传统封闭教学环境不同的是,信息时代教育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人才培养必须到学校里去,才能学到有效知识,在校外无法学习到有效知识[9],这种观念需要人们改变并接纳开放的互联网环境进行学习。在教育变革时,必须制定一个更有开放性的、符合就业人才个性化需求的教学环境。开放互联网环境中最普遍的一种模式是智慧学习环境,为人才培训过程提供开放的教学环境,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料,促使人才培训不受环境地点、时间等条件限制。
有了信息网络的出现,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设计在线考卷,考卷完成之后,电脑自动改卷,而且还设有自动统计功能,对错题率较高的试题,教师可进行着重讲解,省时省力,真正做到有目的、有针对地讲错题。教师还可将“互联网+”编入到人才培训评价体系中,改变以往主要依靠教师个人经验和常识而制定培训决策,以数据为支撑制定培训策略,或以大数据为支撑,扩大教育评价范围,改变以往教师评价学生的单向评价机制,构建学生评价教师教学或教学工具优劣的双向评价机制。
以往教材主要以纸质版为主,而加入信息技术之后,可以尝试制作数字化教材,将文本中静态的知识以动态的、直观的、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激发就业人才学习兴趣,转变人才的思维方式,方便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所要学习的相关知识[10]。而且数字化的教材方便存储,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轻巧方便,减轻学生的课本负担。此外,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整合各学科知识,针对学科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涉的缺点,将各学科知识做一个有效整合,生成一个综合性电子教材,有助于培养人才综合实践能力。也可以针对人才自身具体情况,为其制作一个个性化、有个人特征的课程体系,旨在发挥学生优势长处,挖掘学生优势潜力。
人才是学习的主体,现在新课程标准格外注重就业人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用信息化这一强大驱动,刚好符合就业新课程标准的构想,就业人才可不受时空和年龄限制,利用相关教育信息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可咨询在线教师,及时解决难点问题,提升学习动力,真正做到随时随地的个性化、差异化、自主性、开放性和交互性学习需求。此外,就业人才在进行在线学习时,可选择安静的、舒适的、令自己满意的地点和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激发人才潜能。还可以在线组成学习小组,方便学生讨论学习,培养学生交流沟通和组织能力等。
以当代教育理论为依据,促进教育变革不能一蹴而就,既要有国家政府大量的资金、技术的支持,又要有广大一线教育培训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人才培养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我们要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教学模式,努力打造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准确意识到互联网对就业人才变革起推动作用时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格局,并且研究在互联网下的新的学生学习模式和教师教学方式,从而及时把握住现代教育机会,对人才培养进行深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