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静
从2015年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的正式发布,不断进行学科评估和院校水平评估,其目的就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建设,推进我国高校向一流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关于“双一流”大学的实质与核心,不同的学者有不同见地。眭依凡教授认为一流大学必须具有一流的学科专业,聚集一流的学者,吸引一流的学生,拥有一流的办学治校理念,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大学制度和一流大学的文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才能形成一流的大学,绝非一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在这些因素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人才培养。由此可知,要建设成真正的一流大学必须培养一流的学生,而当今的高校一流学生必然是创新人才,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我国地方高校在数量上占比较大,然而在政策的倾斜和资源的获取等方面却是先天弱势。高校针对不同的培养侧重点,分别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对应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地方高校的培养通常以应用型大学和应用研究型大学为主。应用型人才具有以下特征:能够胜任各类社会生产性劳动和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工作;能够为社会和个人带来直接的社会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1]。但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日常工作很难将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清晰地分开。那么地方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则是可以为地方和个人带来社会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的人才。
能够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地方高校必须有一流的专业基础。其主要体现在学科上,学科在学术上的分类指一门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知识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基本组织、基本建设[2],也是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石,是知识生产和教授的依赖[3]。
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的观点,我国最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后来钱学森提出促使“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教育范畴的焦点问题;新时代,“双一流”建设中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更是达到新高度。然而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创新性长期不足,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孟之道得以正式在中国大行其道,奠定中华民族文化基调的同时给予了约束。这种束缚在高校只要表现为对思想创新的束缚,尊师重教的思想也逐渐演变为墨守成规。在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上主要从两方面影响,一是高校教师队伍的“近亲繁殖”;二是高校在对于学生的教学方面,大多数依然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根据实际情况可知,教师的控制会制约学生的自主创新性。
高校是高新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地方,官本位思想的阻碍,对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致命的。在新的国际背景和高校竞争中,高新知识越来越决定国际竞争力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然而,基于“学而优则仕”思想,在高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博弈中,学术权力始终没有相对优势。行政权力是以服务学术组织而诞生的,但是随着制度的僵化,实施和监管方面都存在问题。人才培养的基础是专业教学和学科建设,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阻碍,主要体现在学科制度上就是学科制度的僵化及学科制度执行的困难。
高校资源主要用于学校的日常消费,教师的引进等教学条件的支持。我国的高校资金来源包括政府的拨款和地方企业的支持等方面,其中政府拨款是主要方面。从社会学交换论的角度而言,地方高校的资源主要来源于政府,因此在高校建设、学科建设中也就以自上而下形式居多。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上传下达,完成相应指标。社会资源给予较少,所以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可能会忽视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对地方高校而言,争创“一流大学”或者“一流学科”,有机会获得国家更多的资源配置。但是同样更是一种挑战,因为新的高等教育政策代表高等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如果没有在此番激烈的高校竞争中胜利,可能还会失去原来的位置。
地方高校内部制度不够灵活,僵化的管理教学模式无法营造创新的环境。斯坦福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被允许每周离岗一天到公司兼职,甚至可以在学校职位保留的前提下,脱岗一年到两年创办公司或去企业兼职。学生如果想要创业,也可以休学两年再回校继续学习,完成学业,以上举措有利于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但是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相对更加僵化,在僵化的体制和环境中难以培养创新人才。
针对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政府、社会和高校本身会存在利益和价值分裂的情况。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交涉、达成协议和使用权力,体现在高校中最终的解决形式是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建立。基于社会控制理论,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可以从决策环节、实施环节、监控环节、反馈环节四个环节建立模型见图1。
宏观层面的决策上,可以从控制力度、控制刚度、控制网络致密度三个维度进行优化:在控制力度维度上,政府可以不断调整把握对于地方高校的控制力度,改进传统的上传下达模式,进一步提升高校的学术权力,给予地方高校自主办学的空间;在控制刚度维度上,在政策和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优化僵化的局面,对失范问题予以纠正;控制网络致密度指高校制度和规范的严密程度,决策过程中综合考虑高校活动空间的各个环节,达到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上的平衡、学校社会和政府需求的均衡。
实施环节主要是中央层面地方高校自身实施。加强对优秀教师的引进,以及对教师队伍的优化。在教师引进的过程中,关注学术型教师和应用型教师的均衡,既有利于发展专业特色,又有利于专业的产学研结合。优化教师队伍中学历水平和教学水平,除此之外,还有教师队伍的年龄比例可以不固守传统思维,为青年教师以及有能力的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活力,在教学中给予更多鼓励,并强调创新思维的传播。不仅在教学中,在课程改革和学生培养目标的制定上,也可以给予教师更多的机会。教师与企业的合作应被予以允许甚至是鼓励,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只有教师更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才能培养出更多为市场需要、更灵活的人才,有利于专业发挥地方优势,形成专业特色。
必须抓住“双一流”建设政策的时代机遇,发挥本校的特色学科带动学科群的发展,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地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充分利用我国体制的统一领导和高度集中所带来的高效率。地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一定要借鉴国外的可取之处,但绝不是照搬照套,而是在借鉴别国的同时,发扬中国特色。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明确目标,效率优先。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监测结果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监测对象把握教育质量状况,另一方面有利于监测机构运用先进的教育监测评估理论引导监测对象转变培养模式和制度。对结果的分析和反馈,可以为进一步决策提供参考,提高决策的契合度。
地方高校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就在于高校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学科治理的现代化。因此在分析“双一流”大学的实质与核心、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标准以及地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后,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分析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以期为地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略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