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研究

2021-11-21 01:59:15王乐
就业与保障 2021年7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职业大学生

文/王乐

在大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必须明白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要将人才输送至社会,因此必须要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社会职业,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岗位。在当前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质量,进而为社会提供创新型人才。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大学生需要在学校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断认识外部的职场情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身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帮助大学生明确自身学习奋斗目标

当大学生初入校园时,存在对新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以及对未来自身发展方向十分模糊的情况。因此,学校实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尤为重要,其能逐渐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对未来的发展有一个简单的规划。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本身就具有计划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独立思考和做计划的能力,进而制定人生理想目标,并在现实中去付出行动[1]。学生只有具备明确的学习发展目标,才能在前进的路上稳定地行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更好地去解决,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新目标。

(二)帮助大学生发掘潜能,增强能力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各个院校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挖掘和激发学生的独特潜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并且能够发掘自我,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

(三)帮助大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一大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和提升,促进学生自身的长久发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学生可以学会自我时间管理和学业规划,要求学生根据不同阶段设定其学习成长的目标。从而在不断更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提高目标制定的准确性和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现状问题

在新形势下,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着变化,也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只有深化分析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才能更好地改进教学质量。

(一)重视程度不高

目前,大多数院校都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重要任务,忽视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虽然学校已经意识到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需求,但是在实际教学发展中,学校投入的精力和重视程度都十分有限。学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导致学生的重视度也不足,无法发挥该课程教学的真正作用,不利于学生自身优化发展。

(二)教学模式和内容过于重视理论

目前,部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施教,且选用的教学内容也比较守旧,与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符,无法提高教学效果。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围绕课本内容进行理论内容的讲解,却忽视了实践方面的引导,学生无法从实际上去理解课本中的理论内容。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实践和创新,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削弱了课程就业指导的作用[2]。

(三)缺乏理论联系实践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要求大学生能够掌握实践能力,但在现阶段教学中却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相分离的现象。学校很少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训练,因此学生无法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运用于实践中,这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深刻理解。教师对教学实践活动的认知度较差,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进而使得学生无法更好地与当今社会职业相联系,从而限制了学生未来发展。

(四)课程考核评价的方式单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对于人才的考核评价方式应该与时俱进地改革,但是目前大部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依然比较传统、单一,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仅凭期末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掌握情况,但这并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考核方面的工作缺乏灵活性,很难促进课程创新发展的需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各个院校在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应积极创新传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育主体深化改革,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达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的真正作用。

(一)夯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础研究

学校要充分认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的,从而真正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问题,让学生快速适应社会环境,毕业后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内容质量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自身职业素养及方向方面的学习,学生通过了解当今市场对人才的真实需求,进而明确学习奋斗的方向。课程中所涉及的方向较广,不仅包括对学生择业观的教育和培养,还有市场各个行业的求职技巧等,对学生将来面对择业就业都有重要指导价值。因此,学校必须要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础研究工作,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理论内容,进而根据我国本土发展需求,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研究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要避免研究的短视性,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长远发展。学校应重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实践训练的有效指导,构建应用性更强的课程内容。

(二)构建多样化的课程实施策略

学校应积极创新改革职业规划课程实施策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构建多样化课程实施策略。

第一,要实施参与式策略。在职业规划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能够达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平衡发展。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教学质量有直接关系,因此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规划课程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学校可邀请一线教师前来教学,为学生提供更清晰的教学思路和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是双向的,在职业规划课程教学实施中必须要结合学生个性化特点,通过创新和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第二,要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通常而言,理论知识具有明确的教学方式,而实践是比较模糊和没有固定形式的,在实际教学中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学生常常很难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学校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实际职业规划课程教学中融入经典案例,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更容易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将有趣的案例引入到课堂,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真正掌握课程知识,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实施体验式策略。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当今时代,职业规划课程教师可以更好地借助现代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验环境,帮助学生直接将所学知识在体验的过程中进行实践,进而更好地去理解课程内容,形成良性的循环。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比如,职业规划课程教师实施“三维体验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进行职业角色、求职过程等体验,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3]。

(三)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要更加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进而努力学习获得成长。课程评价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性,教师通过分析课程评价结果,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或内容,有助于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质量。因此学校要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在评价原则上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教师及用人单位等都能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保证评价方式的科学化。课程评价根据性质、目标不同能够分为多种评价方法,比如总结性评价、目标本位评价等,在实际的职业规划课程评价中,需要围绕具体的评价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评价方法的选择。在职业规划课程评价中,还要坚持量化方法和质性方法相结合,其中量化方法更加客观和可靠,通过将评价内容转换为数字的方法,更加简单地通过数字来分析评价研究对象。量化评价方法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课程掌握的程度,客观的数据分析更能凸显评价方式的科学性。质性方法与量化方法相对应,质性评价方法并不赞成简单的数据能够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全部真实情况,而需要其他方面更综合的评价考核才行。量化评价法一直在职业规划课程中占主要位置,但是应该重视将量化方法与质性方法相结合,使得两者优势互补,进而达到课程评价的目的。在实际的职业规划课程评价中,要针对具体的学习发展阶段,科学地选择更合适的评价方式,提高课程评价的准确度和质量。

为了培养出更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各个院校都要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在学校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学生要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质量,通过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进而达到教学目的,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54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我爱的职业
如何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地理教学(2015年19期)2016-01-06 12:00:46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