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存在困境及解决途径
——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21-11-21 22:54:39廖恩胜
运动精品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竞技院校

廖恩胜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广西 南宁 5300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下简称“民传”)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古朴,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实施素质教育有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当前体育教育中,民传课程教学受到以篮球、排球、足球为代表的竞技体育项目教学的制约,以及以跆拳道、高尔夫、健身健美操等为代表的新兴体育项目教学的冲击。因此,如何让民传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站稳脚跟,并获得一席之地,充分发挥民传项目的育人优势值得思考与探讨。

1 当前民传课程教学现状

1.1 民传课程缺乏一定的教学根基

长期以来,以三大球(篮球、排球、足球)、三小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为代表的竞技体育项目占据着体育课程教学的主导地位,并伴随着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而发展。

从纵向分析来看,从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阶段,在我国体育教学实践中,竞技体育项目的课程教学始终占据着主要位置,是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从横向分析来看,我国竞技体育项目在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中不断争金夺银,给国人带来无限的自豪与骄傲。朱婷、苏炳添、马龙等许多体育明星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竞技体育赛事和体育明星激发了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兴趣,以竞技体育运动为主的课程设置自然占据了体育课程教学的主导地位。再加上《奥运争光计划》的影响,民传的发展空间无形中被压缩,民族体育既不“显山”也不“露水”,象征着石榴籽般团结的民族运动会,如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及南宁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于每四年举行一次,时间间隔比较久,也很难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普及,成为热门的体育项目,难以激发学生参与民传活动的兴趣。可见,民传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缺乏教学根基。

1.2 民传课程缺乏相关的创新意识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逐渐多元化,各种多元的信息传入高职院校,出现了保龄球、斯诺克、跆拳道、高尔夫、健身操、啦啦操等新兴体育项目,这些时尚、新颖、动感极强的体育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纷纷组建起各种社团,在学校和不同社会场合登台表演,给社会、校园及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学习上的冲劲。这些新兴体育项目也随之进入了高校的课堂,进入学生的体育专选课或选修课当中。民传虽然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但其产生于人们生产劳作之余的表演或娱乐行为,如抛绣球、打陀螺、抢花炮等民传项目,因此很被难称作体育项目。此外,民传项目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传项目,相互间没有充分交流和融入,缺乏创新的意识。

2 当前民传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困惑

2.1 民传项目的传统底蕴与高职院校学生体育锻炼需求之间的困惑

我国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流传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民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儿女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创造财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文化活动,蕴含勤劳勇敢、节庆习俗、宗教思想、娱乐健体等文化内涵。民传项目的传统底蕴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需求之间存在困惑,是因为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成长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接收到多元化的体育信息。在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了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后,以竞技运动为代表的体育项目成为体育课程的首选。另外,一些具有时尚、动感元素的体育项目,也在冲击学生的视野,迎合当今学生求新、求变、求新颖的心理变化。受以上因素的影响,民传项目的传统底蕴显得苍白无力,与学生体育锻炼需求之间存在困惑。

2.2 民传项目对学生的健身价值取向与学校体育市场价值之间的困惑

我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已有二十多年,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体现在高职院校则为:哪些体育项目能够适应学校发展,能够在学生当中产生影响力?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促进作用?这些体育项目对学生就具有号召力,学校体育的价值就越高。通过对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260名学生关于体育兴趣的随机调查显示:对篮球、气排球、足球等竞技体育项目感兴趣的人数将近占60.0%;对跆拳道、羽毛球、健身操、啦啦操等新兴体育项目感兴趣的人数占比超过30.0%;对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板鞋、抛绣球、抢花炮等民传项目感兴趣的占比不到10.0%。由此可见,民族体育进校园虽然已发展多年,并逐渐形成娱乐性、健身性等特点,但是在与竞技体育、新兴体育争夺校园体育市场中,在适应性、优势项目和使用效率方面,仍明显处于劣势。

2.3 学生参与民传体育锻炼与校园体育氛围导向之间的困惑

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个阶段,体育课程的设置都是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中心内容。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学校体育运动会、校运动队也是以竞技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为主开展的。学生参加体育比赛获得名次,会在学校里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感到风光体面。由此形成的校园体育氛围使竞技体育、新兴体育在学生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让学生参与民传体育锻炼的空间被压缩在人员相对固定的个别社团中,导致民传项目在校园体育中的影响力很小。学生参与民传体育锻炼与校园体育氛围导向之间困惑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现状。

3 民传融入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对策

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传项目表演性强、观赏价值高,在弃扬或丰富时要保留传统的元素,并使其与现代的时尚气息相融合,发挥其大众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的特点。本研究结合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探索,对民传融入当前体育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加强民传项目校本教材建设,力争做到贴近学生专业特点,贴近科学文化教育需求,贴近学生职业道德培养

教材是课程的有力支撑点。这些年,随着国家对民传体育的重视,各地出版的体育教学教材中,涉及民传方面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体育教材都缺乏针对性的知识点,特别是适合本地区、本民族的民传教材较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体育教材更是“冰山一角”。因此,编写民传校本教材已成为当务之急,迫在眉睫。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这是编写民传校本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基于此,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在民传校本教材编写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以做到贴近学生专业特点、贴近科学文化教育需求、贴近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为准绳。同时,在课程标准中体现出趣味性和拓展性;在知识点上体现出延续性和系统性。如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侧重服务于城市第三产业和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结合板鞋、抛绣球和舞龙舞狮等项目的特点,将其拓展为旅游表演项目;在教学实践中,不仅向学生传授这些民传项目的动作要领,还把其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介绍给学生。通过学生的学习和展示,为当地旅游增添了一抹亮点。

3.2 加强体育教师培养,打造“复合型”专业体育人才

体育教师是民传项目在体育教育中的主力军。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大多数教师的专项特长在于竞技体育项目,民传课程教学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短时间内满足不了民传课程教学的要求,若从体育院校招民传专业毕业生又“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学校应该培养自己的民传教师,让现有体育教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学促做,知行合一”。为了解决民传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开展和推动了“行动学习法”活动,以项目教学为导向,以破解难题和推动教学工作为主线,将体育教师打造成为集教科研为一体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行动学习法”活动开展过程中,以民族传统体育教研室为龙头,协同田游教研室及综合球类教研室,分成三个团队开展民传课程的教学活动。此外,以课题研究为引领,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仅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锻炼,也让其保持学习的持续性。

3.3 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和提升民传课程的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现代化信息技术飞跃发展,为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插上腾飞的翅膀。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在教学工作中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民传课程教学质量,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如在进行板鞋项目教学时,教师先通过教学视频来展现板鞋优美的技术动作和精彩的比赛画面,然后再对板鞋技术动作进行分解,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展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3.2 规范技术动作,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如在进行珍珠球项目教学时,教师通过现代视听新媒体方式展现珍珠球超清示范画面,让学生在头脑中快速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表象;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并将珍珠球与篮球投篮的技术动作进行比较,最终,学生得较好地掌握珍珠球的技术动作。

3.3.3 突出技术动作的重点和难点。

如在进行舞龙舞狮的连续衔接动作教学时,教师通过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利用课件的慢动作、暂停、重放等功能,并结合现场讲解,把舞龙舞狮的动作细节分别展现出来。这样不仅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重点与技术动作的难点,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也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4 结语

运用体育手段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在高职院校这样一个开放的空间里,通过多渠道、多方式,让民传融入多种体育文化思潮,从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上,让民传课程教学达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民族与科学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普及与提高的结合。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阳光雨露下,在高职院校播撒民传体育的种子,让民传课程得以发展,创出一条适合民传课程教学发展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竞技院校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竞技精神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50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魅力中国(2019年40期)2019-01-12 21:16:28
花与竞技少女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21:28:39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竞技体育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1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