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在企业经营发展进程中,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扩大企业的获利空间,进而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但是,如何保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发挥财务共享服务的积极作用,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与水平,是值得企业思考探索的问题。
(1)实现了会计核算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专业化;
(2)实现了法人实质控制银行账户,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金安全;
(3)明确了业务审批环节责任人,保障审批事项的客观性、牵制性;
(4)实现了财务内控机制的提升;
(5)促进财务人员转型,为企业财务管理注入新活力。
(1)财务信息交流不畅通。当前共享中心只能实现对单笔业务的纵向垂直监管,未能实现财务与各业务部门之间基础数据的相互贯通以及整个企业间展开数据横向对比分析。
(2)共享中心工作流程固化。采取先提单、后审核和自下而上的审批流程,导致共享中心在工作安排上受限,无法及时处理相关业务。
(3)财务人员监督职能弱化。共享中心人员远离项目实地,无法像项目财务人员一样对实际业务深度了解,弱化了项目终端财务人员的监督职能。
在共享条件下,跨期成本入账、业务处理不及时等现象在物资点发料、设备租赁结算、对上对下计量业务中仍较为突出,影响季报、年报等时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不利于上层的经济决策。
在全员提单的大环境下,有些人员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等为由,对超出企业内控管控流程的经济行为进行“表面合规”处理,规避制度约束,甚至存在私自伪造变造合同条款、签章等资料的现象,违反合规性要求。
为达到保指标、要业绩、求兑现等目的,有些项目或是通过超实际完工量提前虚列成本,利用建造合同准则虚增收入,达到年度产值目标;或是通过暂缓列销成本的方式虚减债务隐瞒亏损;甚至在账务来不及处理时,调整会计报表,导致账表不一、账实不符。这种粉饰财务数据的行为,给项目和企业的后续管理埋下了风险隐患。
相关人员利用会计准则和企业内控制度的漏洞,对经济事项的确认和计量进行造假,混淆经济事项的分类归集标准,如将业务招待费列入施工配合费、差旅费、会议费等;对废旧物资、报废的固定资产、周转材料及临时设施的处置不当,利用监管漏洞,虚报、瞒报处置所得,未将资金存入指定账户,导致该项资金以现金形式流转于体外成为小金库,造成企业资产与效益流失,增加了违法违规风险。
一些项目部或个人利用工程的综合性和复杂性,钻监管漏洞,虚构经济业务,套取企业资金,且这种虚构业务往往资料齐全、链条完整、手续完备。项目财务人员或是明知有假而故意为之,或是因综合性专业性太强而无法判断,上传至共享平台后,在单据的合规性审核中很难被发现,严重损害企业利益。
项目人员对共享中心高度依赖,认为共享中心严格的审核程序足以确保经济业务的合规性,从而将财务风险集中到了共享中心。还有部分人在共享中心对单据提出异议和完善要求时,认为其降低了工作效率,存在抵触情绪。甚至还有人认为只要共享中心审核通过,即使是业务失实,项目部也不需承担责任,应由共享中心负责,法律意识淡薄。
项目领导团队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对各项计划指标不分解、不落实,对施工中出现的新问题消极怠慢,为完成年终各项指标,顺利通过考评,获得考核兑现利益,虚假上报年度产值、利润等指标。
项目经理部在承揽业务、工程招投标、物资设备采购、设备租赁等方面权力过大,增加了法人层级对项目控制和授权管理的难度。因管理链条过长、管理粗放等内部管理漏洞的存在,通过制定虚假合同、虚报量、虚提价、虚开票等舞弊行为套取资金。
根据中央八项规定及企业内部管理要求,各项目终端应节俭开支,杜绝超标,避免浪费。但仍有人心存侥幸,变通处理相关费用,导致经济业务不实。
共享中心主要通过查看影像资料审核会计凭证的真实性。但会计凭证真实不等同于经济业务真实,这是审核方式其固有的缺陷,如:影像资料易篡改伪造变造;共享中心工作被动,有人提单才能审单,废料处理资产处置等特殊经济业务流于核算体系外;共享中心基于对项目部的信任,只要项目终端提供合规的票据并通过项目相关负责人审批后,后续审核很容易被通过,会计的监督职能被弱化。
1.增强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项目管理团队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据实上报计划,对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进行二次分解,及时对上反馈和正确应对使指标偏离计划的特殊事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守法律和企业内部管控的底线。
2.落实重大经济事项报告制度
建立基层财务人员委派制,鼓励他们直接参与项目管理,为上下层级的监督管理及信息传达搭建桥梁。上级机关贯彻落实大经济事项报告制度,给予项目财务人员绝对支持。
3.提高内部事项授权、稽核效率,发挥内部牵制作用
既要加强对项目部人员的思想教育、政策宣贯、业务培训,使项目部各部门互相监管,又要加强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各业务部门的授权审批及稽核检查工作,通过提升上层对下层工作审批和监管的效率,实现对项目的实时监督和把控。
4.规范经济业务的经办、审批流程,从源头上把控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从当前教学情况而言,民族武术社与通背拳研究会每位传承人名下的学员数量都不够理想,而每天都有时间练拳的学生更是屈指可数.教学效果并不乐观的情况使得传承人挑选下一任传承人的范围变得十分有限,甚至有些老拳师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进行传承.如今习练白猿通背拳的学员只有区区之众,想要在为数不多的学员中找到符合要求的弟子作为继承人,更是难上加难.但正是因为学员稀少,传承人在传播过程中,才会更加珍惜人才,更用心的培养弟子.由此可见,白猿通背拳在传承中,深度有余,但广度不足.
如废旧物资的处理、材料招标采购、经济合同的签订等敏感经济业务公开招标,增加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建立经济合同的备案管理,通过合同数据库的信息数据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为经济业务会计记录的真实性提供保障。
5.加大对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
持续开展以业务真实性为重点的财务大检查工作,加强对经济业务真实性的审计,加大对造假经济行为的处罚力度。
1.加快财务人员的升级转型
项目部财务人员要融入施工方案制定、劳务物资设备招投标管理等业务中,深入了解项目运作的管理核心及要点,从幕后工作走向预算管理、税务筹划、数据分析等前沿管理岗位,实现由专业型人才向综合型人才的转变。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人员可大力发展横向通道,通过轮岗等方式,消除其机械性重复劳动的懈怠感,增强业务真实性审核的敏感性。
2.强化以共享中心为核心的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责任体系
(2)建立项目部部门负责人、项目经理首签责任制,明确他们应承担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合规性及完整性等的主要责任,责成他们严格审核各项单据;督促部门人员及时报账;定期进行业务检查并及时整改管控不当之处。
(3)项目部财务人员要对各业务部门提供的相关单据数据的可靠性、合规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审查。通过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及数据分析能力,对财务数据反映出的异常指标分析反馈,不能过度依赖共享中心。
(4)拓宽项目部人员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沟通渠道。在沟通交流中,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减少专业术语。建立便捷有效的沟通渠道,多方位共同努力,提高单据处理质量。
3.加快推进共享中心与其他业务端口的融合
连通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接口,制定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通用标准,既可以将需重复利用的业务数据分散到各部门来完成,又可以通过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对比印证,增强数据的可靠性。
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给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和利益,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企业要想通过财务共享服务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是重要要求之一,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化、标准化的财务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更好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