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思琳
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 521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旅游市场逐渐完善,酒店行业服务质量也逐步提高。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大数据时代,使旅游酒店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在“互联网+”大背景下,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必须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把握好酒店业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建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行业对新型酒店“互联网+”人才的需要[1]。
“互联网+”与酒店行业的结合使这个传统行业重新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动力,互联网转变了酒店的运营模式,主要体现在销售环节及用户体验环节的互联网化,消费方式的便捷化使得行业的市场扩大化,同时也改变了人们预定酒店和住宿的体验[2]。
“互联网+”酒店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酒店保持自身不断的学习性和创新性,否则很容易在高速发展的市场中与其他同行业竞争者拉开距离。“互联网+”背景下的酒店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好传统酒店管理的理论知识和酒店服务技能,而且要向综合应用型人才转变,具备互联网与信息处理的能力并且要求具有创新能力以及个性化服务与管理能力。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对酒店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很大程度都是沿用研究型大学旅游酒店管理学科体系,注重于传统酒店管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服务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实践及应用能力欠缺。另外,传统高校对于信息化技术应用、智能移动平台的创新应用、网络新媒体营销等能力的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比如,在“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有些高校采取理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有些高校使用OPERA等酒店管理系统进行教学。但在实际的酒店运营中,基于云端的酒店管理系统已成为新趋势,高校对于酒店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落后于市场上的要求[3]。
在课堂教学方式方面,由于本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和本科专业学时数压缩的原因,传统高校教育多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且授课进度较快,导致师生间缺少互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辩证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课程考核方面,传统高校考试多采用标准化答案试题来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习惯用背诵的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和复习,不仅使得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更不利于互联网创新意识的培养[4]。
酒店行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需要高校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培养,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软硬件设施配套不够,导致学生在校内缺乏实践学习的机会;其次,旅游酒店类比赛未列入A类比赛,老师和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也不高。另外,课程实践环节设计过程中实训目标不明确、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造成学生实践能力较弱。
在校外实践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多在传统酒店进行实习,存在的问题包括酒店人力资源紧张导致学生一般在基层服务岗位工作,另外学校没有根据不同岗位设置明确的实践学习目标和持续的实习指导,导致学生实践效果不理想和实践成果评估难的问题[5]。
教师作为高校教学中的主要力量,对高校人才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高校教师只有自身掌握了职业技能并且与时俱进,才能把岗位技能、服务和管理理论及行业资讯带给学生。虽然当前多数高校教师对酒店管理知识掌握透彻并且有丰富的教学经营,但对“互联网+”时代下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技能的认知较为落后。这是由于高校老师缺少与行业的联系,很少有教师能够同时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过硬的实操技能并且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
首先在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之前,高校酒店管理专业要先明确“互联网+”时代酒店行业人才的需求,并在酒店相关企业中开展调研,结合具体的用人要求,以具体的工作岗位为出发点,确定岗位所需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对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比如增设APP运营管理、酒店新媒体营销等课程,以增加专业课程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6]。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有效融入信息技术和手段或使用互联网交互式学习平台,比如:将酒店管理专业知识与新媒体结合,比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学生喜欢的新媒体工具,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拓宽视野。另外,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也可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更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
三位一体即“课堂实验教学—课外科研项目实践—专业实习”。
在校内,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互联网+”智慧酒店服务管理实训室,构建初具规划的酒店管理专业群实训体系,并逐步完善,实现以技术为支撑,还原工作场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实践模式。
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减免学分、优先评优、物质奖励等方式引导学生申报或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研究,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相关比赛,比如“尖峰时刻”酒店管理模拟全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通过这两种形式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互联网+”背景下的酒店管理基础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 +”背景下的酒店业与其他产业关系非常密切,关联度较高,其所需的知识技能是交叉融合的。目前,酒店管理专业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师往往是计算机系的教师,他们对信息处理知识和计算机的应用非常精通,但对酒店专业知识并不了解,而本专业的专业任课教师对计算机和信息技能的掌握又不够,因此,急需培养或引进一批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计算机、通信学科的跨界型双栖专家。
首先,应针对本专业教师制定信息技术应用类的进修培训计划,以弥补其计算机专业技能的不足;其次,应鼓励教师到酒店、企业挂职锻炼并深入到一线岗位中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同时可利用酒店企业资源让学生深入酒店内部进行现场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应紧跟社会与行业的需求做出改变,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改变课堂教学和考核方式、深化实践平台、建设“双师型”队伍,打破传统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学生的社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