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数据背景下承德历史文化街区的思路与研究

2021-11-21 18:19:02景妮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1年9期
关键词:承德历史资源

景妮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承德 067000)

新时期,相关科技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历史传统文化传承面临诸多困难,首先,历史文化传承主体上有很明显的结构碎片问题,他们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缺乏全面认知;其次,相应主体意识有迷失的情况,所以没有文化传承的自觉;加上文化自身的影响力不足,所以文化传承面临很多困难。大数据时代,传统文化传承要想实现发展目标,必须要有先进的思想理念,能够全面认识历史文化价值,做好自主传承,强化文化工作开展[1]。

1 大数据在文化事业中的作用

新时期,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工作需要有新技术支持,保持主流发展方向。在文化保护和传承中,互联网、大数据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构建地区历史文化技艺大数据平台。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是各地历史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2]。

大数据在历史文化中的应用更多的集中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于传统历史文化进行数字化树立,构建历史文化的相应数字资源库、搭建有关历史文化的大数据平台等,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让现有的历史文化更加现代化,智能化,让文化的保护更加便利,文化传承更加可靠。大数据技术在文化中的应用更多的涉及到的是文化大数据,这里的文化大数据主要指的是文化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在文化实践中产生的,和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相关的,通过原生数据和次生数据形式保留的资源的总称。文化大数据也就是对文化产业的众多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产生的一系列相关数据架构和理论。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其中延续至今的优秀文化信息时非常多的,而其中可以转化成有一定价值的、有具体形态的、有拓展性的大数据并不多,基于大数据技术支持,历史文化传承正在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相关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等,让文化信息资源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等逐渐实现数字化迁移。这里的数字化最基本的形态就是0 和1 的二进制比特,数据是格式化了的数字比特。随着计算机、数据信息等的深入发展,让比特形式数字化加速发展,促进了标准化、非线性的发展趋势,让信息技术方法应用面进一步推广,同时也使得数据化对象可视化、可感知,通过信息可视化技术工具应用,进行深入挖掘和表达,促进其自身生态构建,加速自身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3]。

2 承德文化

承德是全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城市,地区的历史文化悠久, 文化形式也多种多样, 有避暑山庄、外八古庙、名胜古迹、热河名人、文化精粹、风味特产、当代建设、旅游服务等。就承德的历史文化来看,地区范围内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承德历史文化街的价值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承德和北京沟通构建了清王朝早中期政治、军事、宗教等权力中心,地区多民族聚集,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区域物质空间充足。第二,地区的避暑山庄全国有名,设计以皇家习惯为主,审美价值很高,山庄有古典园林艺术的众多体现。第三,承德境内有着年代久远、类型多样的长城防御体系,也是中原民族和北京游牧民族相互碰撞交流的见证。第四,承德老城周边以寺庙为主,周围的特色建筑众多,文化遗传、传统技艺、手工艺品众多,都是地区的重要文化名片。

3 大数据背景下承德历史文化街区构建困境

目前,通过对承德历史文化街区的调研,对于地区古镇、寺庙、传统技艺、博物馆、展览馆等进行走访,对于街区的众多传统文化遗址进行现场调查。地区已经基于承德的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了相应的经验和成果,搭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历史文化大数据平台,不过,这其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历史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成果和工作开展整体进程较慢,基于全国范围来看,很多地区都在积极开展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在数据库建设方面起步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取得了一些理想的成绩。不过,承德历史文化街区大数据平台建设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构建的非遗数据库和非遗资源总量比例非常不平衡。此外,数据库在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信息孤岛问题,文化以遗产资源之间的互通共享不到位。第二,非遗数据采集片面化,整体大数据平台建设质量有待提升。承德历史文化街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之一,其自身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重大。虽然一些大数据平台已经构建了相应的科学数据和影像,构建了对应的多媒体信息档案,且部分手工技艺、蜡染工艺等都有实实在在的图片存储,基于此,承德历史文化街区的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但是依然会受到时间、行政管理体制等客观因素制约,所以无法针对非遗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把握和记录,大数据平台建设水平自然也很难提升,达不到理想的建设目标。

4 构建大数据背景下承德历史文化街区的思路

现阶段,承德历史文化街区拥有的国家级传统村落比较多,自治区级传统村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园资产等众多,且相关文物以及非遗项目也在逐年增加,这些都需要通过文化工作为他们提供保护,是工作中的重点目标之一。目前,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增长,大数据战略背景下,不是强调要掌握多少数据信息,更多的是能够对于掌握的信息进行专业处理。通过对于非遗数据的挖掘和孵化,促进和非遗相关的产品及服务不断输出,最终形成一条产业化的发展脉络。以承德历史文化街区为主导,研究大数据背景下地区文化街区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功能发挥,便于更多优质项目输出,这对于非遗文化保护无疑是注入了很多新的技术和智慧资源,这对于承德历史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4.1 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整合,将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全面采集存储

承德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资源和信息资源丰富,构建相应的大数据资源平台,一方面需要把握承德历史文化街区的真实历史资料,以数字化平台来存储这些重要资源。其次是借助技术对于承德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将承德历史文化遗产、时代变迁、网络空间等都深入保存下来,让承德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生机。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深挖承德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文化信息资源,将纸质的、口头的、物质形式、非物质形式等的文化资源都整合在一起,做好分类存储和数字化的输入,确保承德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数据采集全面。例如,借助大数据技术对于承德历史文化节街区中的信息进行整合,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在双方战事演奏助战的作用发挥上进行研究,探究相应文化资料和数字资源的整合情况,以此来作为文化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参考和指导,为新时期的承德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创新提供有效的史料支撑,让相关民族特色文化在传承发展中,更多的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成分,对于文化的创新和内涵丰富都具有重要意义。承德历史文化街区在地区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地区特色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研究它在地区传统技艺和文化的作用,以便在相关文化发展创新中,借鉴一些文化创新的灵感和经验,促进地区传统历史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4.2 建立大数据信息共享系统,促进资源利用率不断提升

目前很多地区在进行传统文化大数据库建设和存储都是相对分散的,相关数据之间的约束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导致数据不对称、不完善等现象出现。

此外,文化部门内部各部门相关专业软件系统之间相互独立,数据标准也不统一,造成系统的升级麻烦,一些原有的软件以具体需要来定制开发,自身的兼容性和扩充性也是有限的,相应系统之间的数据层次不清楚,数据流程混乱等,这样在系统有新需求的情况下,程序的修改难度加大,复杂性更高,也导致系统和数据的运营和维护困难重重。在一部分大数据软件运行中,数据共享和交互难度大,这些软件多是网页程序,自身的实用性突出,但是改造难度大,耗时长,不利于提升系统和数据应用效率。还有一些数据没有完全纳入到系统中,数据中心没有涵盖全部的数据信息,也降低了数据的共享和利用率。

基于目前的承德历史文化街区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建设情况来看,对系统进行直接改造的难度大,会导致数据协同和共享难度增大,所以,需要借助新技术支持,不断提升数据采集、管理以及整合等水平,完善信息化建设。对此,地区在推进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中,亟待加速完成数据标准和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建设工作,通过尽快构建统一数据标准,不断完善数据关系,促进数据保质保量的上传和存储,加速统一应用平台构建,真正实现数据资源的高效共享。

4.3 构建跨界协同合作机制,促进资源体系构建完善

在承德历史文化街区的大数据平台构建中,不管是资源体系还是具体实践,相应的资源体系构建都是最负责的工作,需要整合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服务等综合体系。在具体的大数据平台构建中,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实施跨界协同合作。例如,成立以承德市政府为领导的文化、技术、宣传和财政等部门,做好平台构建的统一指挥协调工作,为承德历史文化街区的大数据平台构建提供必要的资金、政策、技术等支持。同时,也要协调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做好跨源异构集成,实现对分散在不同物理空间中的知识资源的统一整合。

基于数字人文视角的承德历史文化街区的大数据资源体系构建内容以及具体实现途径,能够促进两者共同发展,促进社会记忆构建,加速承德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具体的承德历史文化街区大数据平台构建中,大数据技术只是其中一个手段,需要融合多种技术手段来进行辅助,这一过程中,技术是核心,人文是主体,承德历史文化街区大数据平台和相应资源体系的构建,最直接的目的是进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民族精神,培养文化自信。要促进承德历史文化街区大数据平台和资源体系构建,也能够促进社会公众获益,提升服务能力,加速高效服务机制构建。

5 总结

构建承德历史文化街区的大数据平台和资源体系,对于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对于地区的文化资源保护和梳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承德历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资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