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英 钱英 占建勇 倪淑娟 吴坚平
(1.淳安县经济和信息化局,浙江杭州 311700;2.淳安县捷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700;3.淳安县农业农村局,浙江杭州311700;4.淳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浙江杭州 311700;5.浙江大学,浙江杭州 310058)
淳安县是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县,虽然经济发展较落后,但农业发展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和较好的发展前景。因此,调查和研究以淳安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数字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和发展高质量数字农业的对策与建议,对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及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优先布局新型基建,支持“三农”5G网络、物联网等新基建等数字化基础设施,2019年出台《淳安县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实施方案》(淳农〔2019〕110号)全面实施信息入户工程。截止2020年底,全面完成站点建设任务共完成益农信息社站点建设403个,信息员总数185名,依托益农信息社或平台的便民服务累计人数1.89万人, 依托益农信息社或平台便民服务的累计金额8565万元。
覆盖全县2 3 个乡镇,建立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系统,优化升级“淳安县农药肥料双实名购销系统”,实现农资商品从采购、入库、销售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监管。实现了以“一码一证”(二维码+合格证)为标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过程可追溯,开发应用淳安“数字农安App”,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将巡查、检查、执法等信息与追溯平台网络数据进行无缝对接,实现网格化动态监管。
依托县“两山银行”的平台,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对可供开发的闲置资源及低效开发项目,通过采取租赁、入股、托管、赎买等多种形式,开展集中收储,将资源流转到县“两山银行”平台,由县“两山”公司或项目公司对分散资源进行整合提升,按照区域、产业分类,策划形成集中连片优质的自然资源资产项目包。
出台政策支持培育数字农业工厂试点示范主体,在县内主要农产品在种养植环境、种养植过程、流通营销、质量安全、生态保护等环节,着力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发挥数字技术综合效能。截止2020年,建成市级智慧农业基地18个,省级数字农业工厂试点示范主体2个,涉及食用菌、中药材、畜禽养殖、休闲农业等多个产业。培育全程智能化养猪的杭州千岛湖华腾牧业有限公司,通过智慧系统的搭建,从自动喂食、智能耳标、机器人防疫注射、废弃物回收再加工,饲养全过程智能化监管,大幅减少人工人力,1万头生猪存栏,仅需养殖工5人。
(1)培育本土农民直播员,创立左口乡“蓝马星球商学院”,培训本土素人,孵化本土网红,让“民宿+农趣+农产品销售”插上网红“翅膀”。截止2020年底,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直播培训25场、学员达2500余人。(2)拓宽“淳味”农产品销售渠道,打破原有自产自销的模式,推出“本土产品+网络新品”套装的形式解决了季节性农产品滞销问题的同时,帮助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2020年仅水蜜桃销售就达到37万元。(3)转型升级传统经济模式,直播小镇搭载“数字经济”快车,改建民房成民宿,包装农货成潮品,通过民宿网络预订,农品网络预销等形式,打通新型农产品销售渠道。
虽然近些年来淳安加快推动数字农业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内台州,湖州、省外上海、广东等现代农业发达地区相比,淳安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应用明显滞后。
目前,淳安县数字农业基础设施仍十分薄弱,数据资源体系建设还不完善,难以推动应用协同[2]。(1)地理条件导致高成本。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淳安县域面积4427平方公里,四面高山环绕中间水库、农业种植面积小而散的地理条件,导致更高的数字农业设施成本投入。(2)投入以政府主导。目前数字农业项目主要以政府补助形式推动实施,而县级政府因财力有限,对农业数字的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贯通、维护等配套投入力不从心。(3)投资见效慢。由于数字农业建设投入需长期持续投入,零散的投入很难在短期内见效,目前市场主体自主投入建设数字农业的积极性不高,80%处在观望等待阶段[3],有勇气尝试的企业或因无法长期持续的投入或因无相应的技术人员维护,很难达到预期投建效果。
由于发展环境和薪金待遇等原因,专业人才“难引进,难留住”问题突出,尤其是既懂农业又精通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缺乏,延伸到乡镇一级信息化人才更是匮乏,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近十年来,全县15~59岁人口下降10%,尤其是农村年青劳动力大量外流,老弱留守的基层,已成为打通农业数字化“最后一公里”的痛点。目前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强度大,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4]。
目前只有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一家主力支撑数字农业研究和应用,平台分散,量小质弱,平台发挥的综合应用效应有限;因农业数据采集覆盖面不足,数据整合与数据标准化程度低,通过数据整合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的能力显然不足。据省农业农村厅预计,截止2021年5月底,早稻种子尚有281.64万公斤缺口,浙江省智慧农业云平台业务数据仅覆盖蔬菜、茶叶、果品、畜牧、水产、竹木、花卉苗木、蚕桑、食用菌、中药材等十大主导产业,对农资供需缺乏数据支撑,导致无法预先决策补充市场供应,而需动用储备加以解决。
数字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白皮书》,目前我国农业产业数字化渗透率仅8.2%,显著低于工业的37.8%,服务业的19.5%[5],发展潜力巨大。发展数字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淳安数字农业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试点、小步快走的原则,并持续长期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1)县级农业大数据中心。整合数字农业建设的人才、资金、资源和网络技术平台,重点围绕5条主线:三农全要素图、农业应急指挥系统、三资数字化及补贴管理系统、全链式农产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低收入农户理赔直付系统,打造一个覆盖生产到管理全县范围的1+5+N模式的淳安千岛智农中控大数据平台。(2)建设农产品数字化标准。实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工程,确定农产品分类、分等分级等关键标准,建立全产业链的农产品数字化标准体系。推动农产品标识化,鼓励涉农生产经营主体对所售农产品强化品名产地、质量认证、商标品牌等标识。(3)农产品物流数字化改造。支持农村物流与电子商务、邮政快递、城乡客运等融合发展,完善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和标准化体系,加快区域性或特色冷链物流基地、冷链设施智能化建设,打造形象标识、数字系统、服务标准、管理模式、操作流程等五统一的全方位、全覆盖、数字化、智慧化的县乡村三级配送体系。
(1)创建一批数字农业试点示范。针对县域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政府引导,培育企业主体,对应用数字农业的市场主体实行奖补,大力建设覆盖农业全产业链条的数字农业试点示范。(2)探索政银保合作共赢模式,积极引导保险覆盖农业项目,防范化解数字农业项目建设的经营风险,建成一批数字农业创新创业示范和成果展示基地[2]。(3)培育一批数字农业试点示范龙头企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利用数字技术,依托农业大数据平台,在原料与制品可溯互通、加工全程智能化控制、产品质量自动监测等方面,全方位系统化建设数字农业工厂。
(1)依托农科院所、涉农高校等平台,整合农业专家资源,结合线上线下教育,以创业青年农民、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等为重点,推广农业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应用,提升数字化技能操作及管理能力,培养一批农业技术实用人才。(2)鼓励并支持涉农部门招录配备农业数字化管理人才,强化数字农业系统的日常操作和维护,实现数字农业“建得起、用得好”[2]。(3)培育一批数字农业农村新农民。结合农民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开展操作性强、智能化高的农业数字化技能培训,并针对同一群体同一主题,持续开展多次培训。此外,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具有涉农管理经验和农业技术的优秀人才,鼓励本县农业领域的优秀人才“走出去”,加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
(1)依托“互联网 +”,大力发展定制农业、众筹农业等新业态,推广网络经营新模式如云上农场、共享农业等。(2)创新农产品市场体系数字化新营销。依托“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力畅通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6]。探索“区块链+农业”短视频矩阵实践,通过短视频大赛、农民网红培训、网红带货等方式,培育一批本地网红,拍摄一批农产品短视频,讲好一批农产品故事,提升“千岛湖”“千岛农品”等一批农产品品牌。(3)创建智慧休闲农业平台,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和功能多样的数字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和康养基地。鼓励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实现线上经营,大力开展大众参与式评价、沉浸式体验等经营新模式。
当前,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化技术与农业产业正在快速融合,“互联网+农业”正成为农业价值提升的重要路径与各路产业资本进驻现代农业的战略首选。随着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的纵深推进,全县改革红利将进一步释放,淳安农业将迎来自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换挡提质发展机遇期。在数字农业发展的风口期,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特色农业资源和优异的生态环境,积极重塑农业价值功能,意义非凡。依托省市数字“三农”平台,搭建完善县农业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农业大脑”,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3S、5G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应用,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工厂,建立农业物联网展示平台,加快农产品营销物流体系数字化改造,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支持培育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用好淳安“山好水好产品好”先天优势,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农业发展阶段的新变化,通过数字赋能、科技支撑、示范引领等加快农业转型发展,开创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格局,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更多淳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