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生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
——以“绿野村”为例

2021-11-21 18:28
读与写 2021年1期
关键词:野村设置劳动

高 杰

(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吴江明珠学校 江苏 苏州 21520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同时强调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要将课本知识传授与劳动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探索一条能够充分引导学生通过劳动教育,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1.劳动教育课程的多元化设置

1.1 按板块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基本上由四大板块组成,分别是当家自理、互助服务、田园农耕、手工实践。在“绿野村”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板块课程学习。当家自理包括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各项能力,互助服务主要是日常家务,田园农耕需要学生参与农作物、植物种植的各个步骤,手工实践则是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手工制品。

1.2 按主题设置。劳动教育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赋予不同的活动内容,用不同的亮点,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并且在劳动过程中,可以更加精准地解读主题的内含,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劳动热情与能力。

1.3 按创新形式设置。劳动教育还可以拓展出其他各类丰富多样的形式,在保留原有的模式上,不断地创新,赋予劳动教育以新的内涵,并合理调整劳动教育的内容,以学生接受、喜欢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可以最大化地调动学生思考与参与,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得到锻炼。

2.劳动教育课程的拓展

在“绿野村”设置的劳动课程仅仅是劳动教育的方寸之地,学生不能够只学会在这块土地上进行劳动,还应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其他生活场所中,使得理论真正充分地与实际相结合,提高知识运用的灵活度。

2.1 劳动教育与校园教育相结合。学生在“绿野村”学习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可以在校园生活中得到进一步延伸。比如设立劳动课程必修制度,让学生形成劳动习惯,日常通过综合主题活动课和社团课两大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劳动教育实践时间,结合校园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所学习到的劳动技能可以转化场景实施,起到强化效果。

2.2 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家庭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学生在“绿野村”进行的板块学习中包含了互助板块,也就是家务板块,学生从村里转化到家庭的场景,能否将所学技能学以致用,这是考量学习成果一个很好的指标。可以通过家庭主题日活动,鼓励学生在家里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将自己当成是家庭建设的一份子,敢于用自己的劳动付出去建设自己的美好生活,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3 劳动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社会是考验学生劳动能力的最佳环境,因为社会环境对学生的个人角色定位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学生能否将劳动教育所传授的知识灵活地加以使用,服务社会,贡献社会,决定了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既能培养社会参与意识,又可以提高劳动实践能力,一举两得。

3.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的启示

3.1 提高学生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同。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如果只会坐在教室中吸取知识,那么所得到的培养形式是非常单一的,劳动实践就是一种非常丰富的学习拓展形式。通过户外劳动教育,让学生认同劳动、参与劳动、享受劳动,感受劳动之美,明白每一种文化都是从劳动中产生,从而珍惜劳动成果,认同劳动教育价值。

3.2 强化课程设置的创新。课程的设置保证了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应该基于实际的环境条件、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的偏好来合理设置,既要内容丰富,又要形式新颖,在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同时,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掘劳动教育课程的乐趣。

3.3 保障教育资源的充足。没有资源的保障,劳动教育将难以开展。学校通过“绿野村”的建设,使得实际环境符合课程开展的需要,为课程的进行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满足学生不同层面、不同类型劳动实践活动的需要。同时,课程的开展还需要强化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有专业水准的老师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劳动中提高学习效率。

4.小结

加强学生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对促进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对立德树人提出的一个新标准。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并且形成成熟稳定的授课体系,设立学生劳动教育成功的评估标准,把劳动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与能力培养落到实际中,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野村设置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栏目设置一览表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