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要有针对性*——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新说》写作指导探究

2021-11-21 17:53朱惠兰
读与写 2021年24期
关键词:针对性课文分析

朱惠兰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 福建 福州 350000)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代文学家欧阳修也说:“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可见,真正的好文章要体现对时代的关注和对生活的思考。那议论文怎样表现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议论有针对性。

高一学生的写作思维擅长于具象,薄弱于说理,而“高考写作越来越关注思维与表达,而且越来越聚焦于理性思辨与表达功能的具体实现”。[1]基于对高考写作要求的理解,笔者主要从教材分析和情境活动两个方面来陈述《“劝学”新说》写作教学实践,以期为其他单元写作提供参考。

1.依托课文,设计任务清单,构建写作思维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能与情境分割开来。经典课内文本的学习过程既是学生体验情感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写作意识、激发写作动机、感悟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方法的过程。黄厚江老师指出:“写作知识的学习,写作方法的学习,应该融合在读写的活动中,融合在读写的过程”[2]“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知识成为写作知识学习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3]而统编教材的编写,“以往较为熟悉的阅读和写作分而治之的局面没有了,代之以高度融合的读写活动”。[4]因此,依托课文情境,在阅读中习得写作规律,是实现“议论要有针对性”操作性转化的关键性环节。

如何让学生习得写作规律,笔者设计了如下任务清单,学生在阅读中完成任务清单,习得写作规律。

1.1 依托课文:感知议论的针对性。任务1:《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三篇课文作者议论针对什么现象或问题?写给什么人看?阐明什么观点(中心论点)?

在《劝学》这篇课文中,写作对象(读者意识)是来自齐国读书的学子,所议论针对的问题是性恶论(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文章的中心论点则为“学不可以已”;《师说》这篇课文中写作对象为学生李蟠等青年,所议论针对的问题是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现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现象),议论阐明的观念则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反对党八股》这篇课文的读者意识为我们的同志,所议论的现象是党内存在的八股文风,整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则为要使革命精神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拿来主义》这篇课文的写作对象是青年,议论针对的现象为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态度(全盘接受、全盘否定),整篇文章所议论阐明的观点是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总结:由此可见,议论的针对性首先是指议论要针对特定的对象,确定受众,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其次要针对现实问题,找到矛盾点;第三还要阐明鲜明的观点,赞成或反对,要鲜明树立观点。

板书:议论的针对性:

针对特定对象——(确定受众)

针对现实问题——(找到矛盾点)

发达的地区之所以发达,落后的地区之所以落后,定然有其内在原因。这么多年过去,深圳依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绝非偶然。我一向认为,这座城市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排外,包容性强。它的胸襟总是那么宽广,能够容纳五湖四海,能够给每个人机会。也有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对外地人明显排斥,本地人(包括一些领导)甚至连普通话都不讲。这样的地方,外来人才慢慢地就流失了,发展内劲必定受到影响。而深圳,至今仍是很多外地人向往之处,前来投奔的人络绎不绝。我曾经工作过的一个单位,就有多名年轻干部考上了这里的公务员。我们戏称本单位成了深圳的人才培训基地了。虽然为那些年轻人祝福,但也该反思反思这种现象。

阐明鲜明观点——(树立观点)

当然,议论文写作的关键部分还有论证过程,即针对观点展开论证的思维过程,论证对象和要求不同,论证的思维方式自然不同。今天我们以《拿来主义》为例,来重点学习议论的因果思维。

因果思维法就是对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背景、功能的逻辑关系进行逻辑性的分析与综合的整体性思维。

1.2 习得规律:因果思维法。

任务2:梳理《拿来主义》的论证结构,完成表格的相应内容。

在《拿来主义》中,(隐藏)读者为青年,所摆出的现象就是“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在结果分析中,“闭关主义”所带来的危害就是枪炮轰开大门,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送去主义”所带来的危害是沦为乞丐;“送来主义”所带来的危害是成为殖民地。深挖根源,造成这些不良现象的最终原因就在于国内政府无能腐败,外国势力暴力侵略。为了杜绝这一现象,提出有效的办法,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占有、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最终,在拿来主义下人成为新人,文艺成为新文艺。作者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否定到拒绝,从肯定到立论,实现先破后立。

2.针对写作任务,设计情境活动,完成写作指导

2.1 立足思辨,聚焦问题。部编版必修上册教材第六单元“单元提示”明确指出:“学会发现问题,从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5]这是本单元的写作要求,因此提出有针对性问题是写好本次《“劝学”新说》议论文写作的前提与保证,它可以使学生说理更具有深刻性、逻辑性。如何启发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劝学”新说》写作指导为例,笔者以思辨性为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从学习问题说思考和问题聚焦促思辨两个层面进行探究,围绕“劝学”新说的要义是当今的时代仍要学习为导向,引导学生针对当今时代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中存在的学习问题展开讨论,最后聚焦于学习主体学生,提出思辨写作问题“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学生不大爱学”。根据学生不爱学习为主进行思考,层层挖掘,解决问题。

2.3 身份代入,解决问题。有针对性解决问题不仅指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还指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意见建议或提出解决措施。实践表明,身份代入是实现写作知识价值转化的路径选择。身份代入构建了交际语境,能激发学生主体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学生能在情境对话中根据言说对象选择说理的内容、方式,能做到更有针对性地说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身处其中的他们最有切身感受,也最有话语权,同时面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写作对象,阐明什么样的观点让更多同伴理解接受,他们更有策略。

为了完成以上写作任务,笔者设计如下操作路径:

任务3:请用因果思维法梳理《“劝学”新说》的结构框架。

在文章《“劝学”新说》中,写作对象是学生,根据文章的六段内容进行一一分析阐述。首先,在第一段中,阐明了主要的观念。例如,“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今社会知识激增,荀子倡导的“学不可以已”的观念对于今天的我们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天职,是本分。包括荀子在《劝学》中告诉我们“学习可以提高自己,学习可以改变自己,学习可以弥补不足”,可见,学习有很大的作用。第二段则说出现在的实际现象,一个过渡句“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学生不大爱学……”。从学生分析:有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甚至辍学流失到社会;有的无心向学,结交不良朋友,甚至被社会上的坏人拉拢利诱,走上犯罪道路;从家庭分析: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孩子的问题也常常是家庭不和谐的诱因;从社会、国家分析:对国家来说,青年是未来的生力军,青年不爱学,可能也会使国家优秀人才越来越来,造成国家未来发展的隐忧。充分分析了学生不爱学习的危害和结果。第三段和第四段挖掘根源,立下观点。第三段分析了原因,纵观现实,当今时代,社会知识激增,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学习才是应对新时代最厉害的武器。第四段分析了意义更进一步说,学习可以让我们未来每一步走得更踏实。其次,第五段提出办法,分析措施。学生应该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矫正学习方法。学校而言,要发掘学生所长,因材施教;欣赏学生,让学生获得快乐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家庭应该更新观念,到孩子的知心人;社会、国家要创造一个积极的社会环境;给学生减负,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最后,第六段进行整体分析和总结,学习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和追求,学无涯,思无涯,其乐亦无涯。

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劝学”新说》进行完整的分析,对每个段落进行整理,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不管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家庭的角度出发,或者从社会、国家的角度出发,都能够展现出学习的重要性。现在的学生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甚至觉得学习无用,这样的思想严重迫害了学生,家长的不重视以及过度重视都会让学生倍感压力。所以学习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家长的配合和关心,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优良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提升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熠熠生辉,走的越来越远,将来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

综上所述,本次议论文写作指导课教学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突破单元教学任务,把握了“教”与“学”的重点,“教”是静态知识的呈现,“学”是建构思维的关键,以读促写,以写促思,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思维素养。当然,“议论要有针对性”还体现在论据与观点的统一性,论证主题的统一性等其他方面,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写作过程指导,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为旨归。

猜你喜欢
针对性课文分析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背课文的小偷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中考英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针对性练习
情态动词专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