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山东师范大学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分两个项群,十个舞种,风格强烈,节奏明朗,是一个同时拥有艺术性、表演性、竞技性的舞蹈。自1984年传入我国,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时代背景的到来,从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体育舞蹈的发展渠道,推动了体育舞蹈爱好者相互间的交流互动,促进体育舞蹈多元化发展[1]。
体育舞蹈训练在改善人身体形态方面的作用表现尤为突出。站姿训练是体育舞蹈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体育舞蹈训练的重要基础。以拉丁舞站姿为例,要求舞者小八字脚站立,脚后跟、脚踝、膝盖、大腿内侧夹紧,臀部、腹部收紧,腹股沟填满,肩胛骨下压并微微收紧,肋骨内收,肩膀转开并下压,脖颈拉长,下颌微含,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整体保持直立收紧状态,重心前倾至前脚掌。达到站姿要求能够有效改善塌腰、骨盆前倾、抠肩、驼背以及膝内、外翻畸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o型腿”“x”型腿等常见不良体态。静态训练是体育舞蹈站姿训练的常用手段,长期进行站姿静态训练能够有效改变身体外部形态,提升个人气质。
力量素质是所有运动中的首要素质,其敏感期具有性别差异。男生呈双峰型,敏感期为7~<8、10~<15岁;女生呈单峰型,敏感期集中在7~<11岁[2]。在此阶段的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体现于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中,通过平板支撑、俄罗斯转体、仰卧触踝、平板撑上推等加强核心力量;通过舞蹈元素、基本技巧、组合训练等加强核心稳定性。因而力量训练能强化青少年身体稳定感、平衡感与协调感,帮助青少年调整运动姿势,为高效运动做好铺垫。
速度素质的敏感期在7~<9和11~<15岁年龄段,提示在相应的年龄阶段可通过提高速度素质改善学生的反应力和身体灵活性[2]。速度在体育舞蹈基本训练中,针对动作力度的加强、延伸时间的拉长、重心的切换以及出步时间作出了更高要求。为达到此要求,在青少年日常体育舞蹈训练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针对手臂挥动、胯部拧转以及摆腿出脚等动作的速度训练,采取信号刺激法、运动感觉法、移动目标的练习、选择性练习等方法手段,最大程度加强青少年身体速度素质,加强其身体各肌肉群锻炼,并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其他运动项目。
耐力素质敏感期由多段不连续的年龄段组成,表现为总时不变、周期交替,敏感期为 7~<8、9~<11、13~<15岁。女生耐力敏感期为7~<11、13~<14、18~<19岁[2]。可见耐力素质敏感期贯穿于发育全周期,提示该素质具有更大的可塑性[2]。因此在此期间进行与竞赛强度相匹配的体育舞蹈高强度耐力训练,可以使青少年提高心肺功能,降低患心肌疾病的风险;增强免疫系统;加快新陈代谢,燃烧脂肪,减轻体重;全面提升身体素质,促进生长发育。
柔韧素质敏感期具有性别、城乡差异,呈现学龄早期持续负增长特点(7~<12岁).男生呈单峰型,敏感期为 12~<16岁。女生柔韧敏感期存在城乡差异,城女为12~<16和18~<19岁,乡女敏感期为11~<16岁[2]。因此小学阶段是优化学生柔韧素质,特别是男生柔韧素质的黄金时期。但现实情况是,处于时期的青少年学习压力大,参与体育运动时间少,柔韧性差,身体关节灵活性未能得到良性发展,在进行课外休闲体育运动时缺乏进行主动柔韧练习的自我意识和练习方法。因此,通过系统规范体育舞蹈训练,青少年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逐渐加强热身意识、掌握科学柔韧练习,提高神经系统与肌肉组织的协调性,改善肌腱、韧带延展性,有利于生长发育,有效减少运动损伤。
(1)遵循科学、有规律的体育舞蹈训练能很好的锻炼青少年上下肢、背部、腰腹肌肉力量;增强关节韧带灵活性及延展性;加强青少年的心肺功能、心血管系统,促进良好生长发育;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脊椎病、心肺肌肉萎缩等病症。
(2)通过训练,青少年身体形态、力量、速度、耐力及柔韧性等各项身体机能得以均衡发展,全面促进体质健康。
(1)教师在进行体育舞蹈授课时,应结合体育舞蹈项目功能特点,遵循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规律,把握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合理安排体能训练与技能训练项目,最大化发挥体育舞蹈健身功能及锻炼价值。
(2)随着社会的变革,学校体育教育正向多功能方向发展。体育概念的内涵不断扩大,它需要不断地注入时代的新内容。体育舞蹈所具备的教育性、趣味性、锻炼性、竞技性、舞蹈的自娱性、娱乐性等特点满足当代学生对体育活动形式新时代、新内容、新气息的需求,因此,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