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策略研究

2021-11-21 16:15谢舒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7期
关键词:思政技能目标

谢舒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将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进行结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体育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仅要传授学生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还要重视思政教育,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他们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的精神,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智、体、美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落实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此,该文就课程思政视域下如何有效融合思政教育与体育体育课程教学展开探讨。

1 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1 贯彻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需要

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门课程都要携手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这也意味着,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师一个人的责任,而且是所有教师的责任。每一门课程都有属于自身的独特的育人功能,作为教学指导者,要善于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体育教师也是如此,除了关注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技能掌握情况,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这是贯彻会议精神的需要[1]。

1.2 高职体育教育改革的需要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体育是重要构成。在传统教育工作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运动技能提升及身体素质的发展,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梦与体育强国梦息息相关,后者就是前者在体育方面的体现。此外,素质教育也强调教师在工作中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让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这也意味着,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及运动技巧和方法,还要着重塑造学生意志品质。

1.3 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接班人是高等教育肩负的重大任务,学校及教师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2]。因此,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最基本的教育任务,高职院校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结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求培养现代化人才,这也是必然的趋势。

2 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难点

2.1 教学目标不科学

就目前高职体育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及学生对各项动作技巧的把握,而对学生身心健康、意志品质等难以用指标去量化的内容不够重视。从总体上来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占据过大的比例,德育目标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这是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难点,也是促进这二者深度结合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2 教学组织方法滞后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在使用“讲解-接受”或“示范-模仿”的教学组织方式,即教师讲解知识而学生接受,或者教师示范动作而学生机械模仿。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没有给予学生主体地位足够的尊重,不仅不利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而且让很多学生对体育产生排斥心理,使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3]。

2.3 课程资源利用率低

现如今,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展现出来的课程资源整合力度低,导致教学效果提升不明显。例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没有积极应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技术,所以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不能直观学习技术动作,而且学习的内容也十分受限,只能学到一些常规的体育项目,这不仅使体育教学质量受到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4]。

2.4 教学评价体系陈旧

就目前高职体育教学情况来看,体育课成绩主要以学生专业技能得分情况、达标测试情况、平时出勤情况为主,而关于学生团体合作、个体展示尤其是思想、行为、意志、品质等方面的评价几乎为零。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重视程度,教师在评价时未针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对这些能力、品质的培养也就有所忽视,只专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这是思政教育与体育课程教学结合所面临的难点之一。

3 体育课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策略

3.1 树立先进的体育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背景下,要想将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起来,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众所周知,在教学活动中,教育目标起到指引作用。所以,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思政的需要重新界定教学目标,推动二者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思想认知水平,从而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在排球教学中,教师应将思政教育与体育教学结合制定先进的体育教学目标,着重挖掘排球教学中隐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例如,在垫球教学中,将掌握垫球技术动作作为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的精神品质与终身体育意识;在传球教学中,将实施战术、传球技术动作、进攻阻止等作为知识与技能维度的教育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共赢理念以及奉献精神;在拦网技术动作训练中,将选取合适拦网点、选取合适拦网高度、阻止对方进攻等作为知识与技能维度的教育目标,还要着重培养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冷静思考的能力等[5]。树立这样的教育目标,既能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能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3.2 运用多元化教学组织方式

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结合教学需要运用多元化教学组织方式。

例如,采取项目教学法。体育运动中的很多活动实都是团体式活动,运动员的成绩取决于团队的协作、团结与奉献。中国体操、跳水、举重、乒乓球、女排等运动项目,多次夺过世界冠军,而每个冠军并非靠个人去实现的,这与参与其中的后勤团队、科研团队、医疗团队、陪练团队、教练团队是分不开的[6]。

采取项目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协作能力等。在高职体育课上,教师在一些团队协作性较强、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教学中可以采取这一教学手段。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介绍身边的典型事例、冠军团队、世界冠军等,以此发挥榜样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培养他们勇于奉献、团结协作等精神。

又如,采取情感教育法。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失败,遭遇挫折,比如在排球训练中,涉及发球、垫球、传球等技术,学生经常因为不会发力、动作变形做不到位、技术动作掌握不准等因素而深受打击。此时,教师应当运用情感教育法,与学生沟通、谈心,给予他们真诚的关心与尊重,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找出问题,鼓励学生在困难前不低头,遇到挫折不放弃,以此培养学生敢于拼搏、战胜自我、挑战自我的精神[7]。

再则,采取游戏教学法。高职学生喜欢做游戏,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开展教学活动。以“障碍跑”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带他们参加消防演练模拟情境,扮演“消防标兵”,一部分学生扮演“消防战士”,还有一部分学生扮演“被困人员”,扮演“消防战士”的学生需要跨越重重障碍到达“被困人员”的位置并对“伤者”进行抢救,在模拟情境中合理化应用急救知识。这样的游戏活动既能促使学生完成体育训练,又实现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了他们团结合作能力、抗挫折能力以及责任意识。

3.3 科学整合体育课程教学资源

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师应当全方位分析与整理现有体育教学的“课程思政”资源并根据教学需求合理化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为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与高效开展提供重要的支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新形势下,教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发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8]。例如,在羽毛球训练中,教师可以整合应用线上线下关于羽毛球的资源,以此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个性化的羽毛球训练空间,从不同的角度有效展开教育工作。

3.4 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有引导、激励作用。课程思政视域下,为了促进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教师应在原有的体育教学评价基础上进行优化,纳入关于职业道德素养、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内容,引起学生的重视。例如,评价的指标除了包括“动作连贯性”“体育认知水平”等维度的要素外,还可以增加“谦虚谨慎”“果敢担当”“耐心沉稳”“遵纪守法”“爱护公务”等指标,结合这些指标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这样的教学评价体系既包含了知识与技能维度的内容,又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维度的内容,能够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客观地反映出来,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促使他们有的放矢地纠正与完善,成为德、智、体、美、劳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4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是一项持久、系统、复杂的教育过程,涉及方方面面,教师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思政教育的渗透应贯穿整个体育教育过程,教师应重新审视教育方案,从教育目标、教学组织方式,到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确保每个环节中都有思政教育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政教育与体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借助体育训练将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人。

猜你喜欢
思政技能目标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