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语言教育现状和政策及其借鉴意义

2021-11-21 16:17:59
英语知识 2021年3期
关键词:英国政府英国语言

杨 芳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1.研究背景

英国是一个多种族共存的国家,特别是在伦敦等城市。英国国内除英格兰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之外,还有来自欧洲、美洲和澳洲的白人移民,以及非洲裔和亚裔等多个少数群体。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多种族共存的教育群体,面对语言教育多元化的问题,早期的英国政府及有关教育部门却未能对此现实给予足够重视。加之,在国际交流中英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英国政府“长久以来没有重视语言技能的价值,没有承认语言对社会、经济、教育的作用。从而导致国民普遍语言能力下降,学校缺少语言教师,校外语言学习资源匮乏,劳动者不能满足全球化经济的需求”(Williams,2015: 6)。也许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乃至英国国民,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于是国家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群体合作开发语言教育政策,制定了国家教育部门与地方教育机构携手并进,共同推动各级学校的语言教育,促进少数群体语言教育及成人工作语言教育,完善全社会的语言教育体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语言教育政策和战略对策,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对于语言政策的研究,多关注美国和欧洲大陆地区,而对英国的重视却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文将从英国语言教育现状切入,透析英国政府如何针对多种族共存的教育群体以及语言教育多元化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语言教育政策及战略构想,并从中提取对我国语言教育体制改革有借鉴意义的核心对策,为推动我国的语言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英国语言教育现状及成因

2.1 当代英国语言教育状况调查及症结所在

本世纪以来,英国政府和教育部门的相关机构,针对其目前教育战线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国家语言教育状况的实地调查工作,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早在2000年,英国的一些独立教育机构和世界公司,受英国纳菲尔德基金会(Nuffield Foundation)委托和资助,对英国的语言教育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工作。同时,展望未来20年,英国对语言技能需求的可能性,英国政府制定了许多具体的政策建议及语言教育战略计划。首先,根据调查结果经分析得出的最终报告表明:英国政府并未采取可持续的教育政策来推动国民的语言习得,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从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英语课程来看,他们重视回归传统教育,而不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比如,早在1964年,英国就在约克大学率先开设了语言学本科课程,第二年雷丁大学又获批语言学学士学位的授予权。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提供语言学学位课程的院校数量更是呈快速增长趋势(孟庆楠 罗卫华,2021)。可见,英国政府教育机构对传统的英语教育非常重视。与此相比,从1999年版的现代外语国家课程建设情况也能看出,英国的国家教育机构并没有考虑多语种的学生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比如,在威尔士设立了双语教育,且是学校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其它地区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并未对新来的小学教师开展一定的培训工作,从而未能真正解决双语问题。在欧洲委员会已经明确提出,所有学生必须至少学习两门外语的形势下,英国政府还在讨论英语学习是否有必要持续到16岁。也许正是受到这样的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的调查结果表明:英国的语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明显地呈现出危机状态。①文献来源:McDonald, T & J.Boyd.2000.The Nuffield Languages Inquiry and Nuffield Languages Programme.Nuffield Foundation(UK): 6-10.时隔多年,2007年的迪林调查报告再度表明:英国的现代外语教育暴露出许多问题,面临严重的危机。即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英国学校普遍面临着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下降,交流技能低下的严重局面。此外,还有一项指标A-Level课程中选择语言科目的学生人数表明:从1996年后选择语言科目的学生人数持续下降。

此外,通过对非英语国家英语学习者与英国本土英语母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动机比较研究发现,英国学生的学习动机明显处于劣势,他们觉得语言学习“枯燥而困难”。②文献来源:Dearing, R.2007.The Languages Review Final Report.London: The Secretary of State: 8.2015年《卫报》和英国委员会的调查发现,A-Level课程中选择外语的学生人数,在连续十年间都持续下降,2012到2013年现代语言专业的本科生人数降至十年最低(Williams,2015)。另一方面,2016年1月,英国创新大学与技能联合学院协会(AOC,Association of Colleges)调查发现,2008到2015年间卡梅隆政府对ESOL(English for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课程的资助减少了百分之五十,仅仅为一亿六千万英镑。可见,自2009年以来,英国教育部对语言教育的资助也明显下降。目前,ESOL课程不是学校的正规课程,主要由志愿者群体承担义务教育,接受这门课程学习的学生都是英语水平极低的成人群体(Martin,2016)。同年12月,英国社会福利署的一份社会调查显示,英语技能“对于增进社区和谐,为移民提供就业机会必不可少”(Martin,2016: 5),但国家对于初级英语语言课程的资助明显乏力。有关移民的英语教育,由教育部和当地政府部门两个机构负责,但存在部门和机构之间的竞争影响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对此,有关报告向英国政府呼吁,英语语言教学急需效仿威尔士和苏格兰的做法,全面制定可持续性的ESOL语言教育战略(Alan,2016)。

从以上对英国语言教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可见,英国政府当前的语言教育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英语母语者语言能力下降。作为一个多种族、多语言并存的国家,英国多数的英语母语者不懂其他国家的语言,由此形成只能用单一语言进行交流的现状,对国家的就业、经济、贸易、文化交流造成很大影响。二是英语非母语的少数种族群体英语能力低下。或者说,ESOL教学未能满足国家建设和国民自身发展的需求。因此,全国性的ESOL教育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2.2 英国当前语言教育问题的成因

(1)英语在全球的广泛应用,导致英国政府对语言教育不够重视。长期以来,英国政府和有关部门认为:英语是全球化语言,国民没有必要掌握其它国家的语言。这就导致英国教育部门对英语以外的其它语言教学重视不够的现状。英国学校的语言教育覆盖面很广,从5-11岁的小学生,到12-18岁的中学生以及18岁以上的大学生。不过,有所不同的是语言课程只对11-15岁的学生是必修课;英国学生16岁参加GCSE考试(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相当于中学会考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之后再学两年,即可参加大学入学资格A-Level考试(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大学入学考试课程)。A-Level课程证书几乎被所有英语授课的大学作为招收新生入学考核标准。在此,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之前,英语语言课程都不是GCSE考试和A-Level考试要求的内容,直到2011年之后,英语语言课程才进入A-Level的可选科目,但遗憾的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选择这门课(Lanvers,2011)。2019年,首席撰稿人苏珊娜·鲁斯汀(Susanna Rustin)在《卫报》网站刊发题目为《英语学习热情消退令人担忧》的文章。文中指出: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入学率连续几年呈下降趋势,英语课程流失的学生比其它任何课程都要多。同时,英国大学人文学科的入学人数,在总体上也是大幅下降。就在这篇文章发表的当年,也就是在2019年,选修英语语言课程的学生人数下降了10%。作者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就业市场担忧,他们将高等教育看作未来增加收入的砝码。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大量的统计数字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英国人的英语学习热情消退,英语的衰落令人担忧。同时呼吁英国政府和国民,要重新认识英语教育这一对英国而言,最为宝贵资源的价值和意义(鲁斯汀,2019)。

(2)国家政府机构制定的教育政策缺乏可持续性,导致教育资源投入不足。英国政府于2002年制定国家语言发展战略计划。在师资不足的前提下,国家教育部门还是要求小学在KEY STAGE 2必须让学生学习一门外语。可是,这一发展战略后来因新政府的成立,原来计划投入的经费资助被切断,其实施也被迫终止。在外语科目是否应该作为GCSE考试的正式科目问题上,英国政府的政策多次发生变化。2004年英国政府才正式决定,外语科目在GCSE中要作为选修科目。这一政策的推出,对学校的外语教学本来就存在一定难度的语言学习局面造成沉重打击,结果导致大量学生转而学习其它科目。①文献来源:Tinsley, T & K.Board.2015.Language Trends 2015/16: The State of Language Learning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England.British Council & Education Development Trust: 18.2016年,英国文化协会和教育发展信托协会发布联合声明,因语言类课程管理费用过高,且学生在语言考试中难以获得高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不高等原因,英格兰部分公立学校将不再提供A-Level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与此同时,STEM项目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选择,学生和家长似乎越来越觉得,这个世界只有科学类的学科才是最重要的。因申请语言类课程的学生数量过少,部分学校不得不宣布停止该类课程的授课。据有关调查表明,自2002年至2015年,A-Level法语课程学生申报数量锐减1/3,而德语减少了近一半(郭婷婷,2016)。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语言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大量教育资源流失。诸如,语言教师资源长期匮乏,进一步加剧学习语言学生数量不断减少的态势,从而造成教学问题出现的局面。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尽管英国政府在2014年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语言课程为必修课,但各学校在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一定困难,ESOL教育出现的问题则更是明显,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3)其它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英国语言教育的开展。比如,英国政府推出的“脱欧”政策,就是导致学生不想继续学习外语的要素之一。英国《金融时报》曾报道,英格兰三分之一的中小学表示,英国“脱欧”政策推出之后,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明显下降;英国中小学的语言学习状况在过去的5年里呈持续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许多家长认为:我们正在离开欧盟,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等外语再也不需要了。......这一现象,令人担忧英国在未来发展国际商务和贸易方面,参与度将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张艾京,2018)。此外,英国政府对于少数群体的语言习得,也缺乏足够的重视。诸如,政府要求学校必须在先教一门欧洲语言的前提下,才能开设少数群体的语言门类,这是其一;其二,教育政策在中小学语言教学中缺乏一以贯之的协调性,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第三,语言教学内容枯容枯燥,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心理,以及学生对语言学习的错误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语言教育的顺利实施。比如,不少学生认为“语言是重要的,但不是必要的”;“学习语言没有多大价值”等(Ratcliffe,2013: 7)。第四,学校在语言教育过程中,作为语言教育者未能有效地承担起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的双重任务,也是影响英国语言教育不能长足开展的重要要素。

3.英国政府当前实施的语言教育政策

面对语言教育出现的全国性的各种问题,英国各界强烈呼吁要加强对国家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BBC和《卫报》发表相关报道指出:“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情势下,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公民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只会说英语,将会使英国在全球文化进程中,在政治和商业发展中步入慢车道”(Hogan-Brun,2017: 4)。还有相关调查资料认为:语言能力对于英国出口和就业问题有着重要影响。英国政府必须采取具有战略性的发展策略,全面规划并有效开发国家所需要的不同语言资源。对此,英国政府相关部门也充分认识到当前形势的严重性,迅速制定并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战略,旨在有效提升国家语言教育和国民语言交流的实际水平。

3.1 当代英国语言教育主要相关报告及政策建议

在2000年《纳菲尔德调查报告》中,英国语言教育部门对语言教育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报告中把语言视为一项国民就业的关键技能,要求从7-9岁起就为孩子提供语言学习机会;对于16岁以上的学生,语言资格考试将成为大学入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报告中还要求丰富当前的语言教学语种,以开展各种活动的形式,推动语言教育的进程。诸如,采取“语言领导人”的方法,建构英语教学在各级领导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该报告认为:尽管英语毫无疑问是世界通用语言,但具备一门其它外语的交流能力,在竞争市场和全球化的经济中显然日益重要。因此,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在各级教学中,要确保当下的外语教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①文献来源:McDonald, T.& J.Boyd.2000.The Nuffield Languages Inquiry and Nuffield Languages Programme.Nuffield Foundation(UK): 22.因此,国家对特殊语言大学、专业性语言学校寄予更大希望,期待它们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语言学家。国家政府还启动了纳菲尔德语言项目,旨在具体实行这些建议。然而事实证明,这些建议中的多数主张未能得到实施。

2002年发布《国家语言战略》暨《全民语言报告》。早在2001年7月英国就成立了国家语言调控小组,针对国家语言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战略计划,其目的在于改变年轻人和公众的语言学习认知意识,把提高国民语言能力视为当代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②文献来源:Boyd, S.2001.Teaching Modern Languages: Policy and Practice in Eng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Berkshire:the 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10.2002年,英国制定了《国家语言战略》,提出“所有人的语言:生活的语言”的口号。这一战略提倡,凡是英国国民都应从KEY STAGE 2开始学习外语。其具体要求是,7-11岁的孩子都要学习外国语言,并规定所有7-14岁的孩子必须学习语言。③文献来源:Leonard, S.2002.Languages for All: Languages for Life.The Languages National Steering Group: 14.报告中还提出:“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必须提供机会让孩子尽早学习语言,发挥孩子的语言潜力、激发孩子语言学习热情;提供高质量的语言教育和学习机会,让年轻人掌握旅行和工作所需的语言交流技能;必须提供终身学习语言的机会;重视提高成人的语言技能,将消除国家民族之间交流障碍问题提到中心地位”。④文献来源:Leonard, S.2002.Languages for All: Languages for Life.The Languages National Steering Group: 14.不仅如此,报告中还制定了语言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改进教学范式,让学习者尽早开始学习语言;在课堂之外,提供更多的语言学习资源,提倡家庭学习、成人学习和工作中学习语言。此报告还制定了未来10年的国家语言战略规划,其内容主要围绕如何提高全民的语言能力,如何创造全民学习语言的机会等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未来发展目标。这些目标的核心思想是,为了实现国家语言战略发展规划的目标,主张政府、学校、企业、家长和学习者要共同努力。

2007年发布“迪林报告”。该报告建议:在全国要增加专门语言学校的数量,在教学法规中严格规定小学阶段具体开设的语言课程,工作单位要支持员工有机会进行语言学习,创办开放式的语言学校等。此外,报告中还建议:在16岁学生的高中教育一般证书考试中,设立可以替代语言考试的其它考试方式。其目的有二:一是关注当前国家语言课程中的、现代语言存在的问题;二是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语言学习。

2016-2020年制定英国艺术研究委员会计划。该计划提出:第一,应该坚持英国的语言学习传统,帮助那些想要学习英语的人。第二,在全球化语境中,考虑到当今以移民、国际贸易和多元文化为特点的世界情势,学习现代语言至关重要。作为国家政府,应该把现代语言教育置于国家人文学科建设的重要地位,并给予优先资助。第三,加强对语言及其教育的调查和研究。投资专项基金开展新的当代语言调查工作,推动语言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加强语言学习在大学的社会地位。在各大学校面临语言教育环境不断弱化的形势下,支持科研人员对复杂主题展开新的研究工作则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包括多元语言学、跨语言交际能力、语言在定义群体和构建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等。①文献来源:Arts &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2016.AHRC Delivery Plan 2016-2020.Arts & Humanities Research Council(UK): 1-2.

2018年,英国政府宣布将在未来4年内投入480万英镑,用于创建语言卓越中心,联合区域语言中心,共享优质外语教学资源。旨在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外语教学标准的提升,为英国企业输送所需人才(王泽宇,2018)。此外,近年来在“脱欧”的背景下,英国政府鼓励学生在中学会考中,参与外语科目的考试。2020年,英国教学委员会通过网络会议“所有人的语言 我们怎样实现”提出了改进当前英国学校语言教育的解决办法和实施步骤。其内容具体包括:第一,加强学校对现代外语教学法的研究;第二,继续强化小学阶段的语言教育;第三,通过在语言教学中贯穿文化知识和国际交流等新的教学范式,使现代语言重新活起来,能在现实生活中用起来(British Council,2020)。

3.2 英国当前语言教育政策及战略

基于对上述报告的研究和梳理发现,英国当前推行的语言教育政策及战略主要凸显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教育机构要重视语言教育的价值,制定可持续的国家语言战略规划。国家教育机构和政府职能部门应综合考虑语言教育政策与国际商务、国际文化交流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不同语言群体之间的融合,真正解决语言教育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最终实现提高全民语言能力的战略目标。比如,通过政府部门与教育机构和公司等合作形式,共同创办语言教育机构。在对语言教育的投资问题上,要注重各种语言学习群体都能直接从中受益,能真正提高国民整体的语言技能。同时,还要确保国民的语言技能切实能为解决就业问题和消除主体交流壁垒等发挥重要作用。

(2)推动学校开展各个阶层的语言教育与学习工作,并加强语言教育及政策研究。尽早创造机会让儿童学习语言;坚持将语言课程作为GCSE和A-Level课程的必修科目和考试科目。学校应尽力完善和改进语言课程体系,开发多种语言学习和活用文化资源的渠道。比如,通过互联网等新技术为语言学习者带来新的兴趣;借用与其它国家合作培养学生的范式,推动学校的国际教学进程。同时,还应加强大学与中小学各级学校之间的交流活动,为语言学习创造新的契机。2006-2011年实施的“通向语言之路”就是800万英镑的大学语言教学的延伸项目,在高中生中推进的语言学习机会。②文献来源:Tinsley, T & K.Board.2013.Languages for the Future.British Council: 15.此外,还应加强语言教育及政策的相关研究。如政府资助的大学联合会应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地区范围内鼓励各大学采取独立或合作方式,开展大量的语言研究工作。

(3)促进少数群体及其成人语言教育的各项工作。在英国,少数语言群体的人数占全国人口的八分之一,他们使用的少数语言主要包括:印度语、汉语、乌尔语、俄语和波兰语等。目前有90多所学校开展了少数群体语言教学科目。2016年,英国国家成人英语教学和少数语言教学委员会发布文件,提出全国ESOL教育发展战略,主张政府应提供免费的ESOL课程,开通ESOL教师的发展路径及其升级课程,以此满足本地群体接受ESOL课程的需求。该文件还提出:要通过语言教育提升成人的专业语言能力,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比如,“资产语言阶梯”项目已替代传统的语言证书,如今已成为英国成人职业语言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欧洲语言档案”项目针对上班族学习语言的社会需求,主张英国的成人至少应该学习1-2门外语,这些工作也已成为英国成人职业语言培训的重要部分。

(4)完善全社会的语言教育体制。英国政府已为各个年龄段的学习者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使语言学习者通过语言学习掌握各种文化的精髓,为英国国民与其它不同语种的少数语言群体进行国际化交流合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4.英国语言教育政策之借鉴意义

语言教育政策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013年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语言政策和战略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建设的重要战略元素。英国现代外国语言学专家认为:“语言教育政策是强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工具,需要置于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中加以阐释”(Lamb,2013: 4)。从这一见解不难看出,语言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强大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英国当前的语言教育政策,对于我国语言教育战略规划具有以下几点启发和借鉴意义。

(1)高度重视语言教育,是英国语言教育政策对我们改进语言教育体制的重要借鉴之一。长期以来,英语一直是全球的通用语言,这导致英国政府对于语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但是,随着语言教育在经济发展、国际外交与合作、解决国际冲突问题与建立和平世界等方面的价值体现,英国政府日益认识到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对此,国家相关机构与研究者、语言政策专家合作,建立了新的沟通渠道,开展各种研究,开发了语言教学的新方法,制定了具有可持续性的语言教育政策。毋庸置疑,语言能力的提高,对就业实现、社会沟通、文化交流、商业成功、国际贸易、全球化身份都很重要。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以英国英语母语者语言能力不足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为鉴,我国在语言教育上,应母语和外语教育同时并抓。我国语言教育首先要关注母语的学习,确立学习者的母语身份。同时也要重视英语等其它外语的教学工作,使学习者能够在国际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在介绍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时表示,新的教育方案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外语科目方面,将在英语、日语、俄语的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中国迫切需要加强与全球各地的多方交流往来,这些客观事实要求我们在外语教育中,提供多语种的外语教学,培养出掌握多语种的国际化人才。即争取多语种的外语教学范式,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吴梦蕾,2018)。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权力关系框架中,还要强调在语言教育中渗透不同种族和语言群体的文化学习,以期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吸收。正如英国语言教育调查报告《现代语言教学: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中曾引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说法:“如果用一个人听得懂的语言和他交谈,触动的是他的思想;如果用一个人的母语和他交谈,触动的是他的心灵”。①文献来源:Boyd, S.2001.Teaching Modern Languages: Policy and Practice in Eng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Berkshire:the National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2.

(2)制定灵活、全面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政策。英国早在1984年就推出了关于语言多样性的教育政策,后来成为语言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遗憾的是英国一直没有连续的政策促进多样性语言教学的贯彻落实,结果导致语言教育不断衰落。因此,我国语言教育需要制定全面而可持续的国家政策体系,关注不同语种、不同语言学习阶段以及多语种教师的培训和储备。因为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受到国家、地区和全球因素的多方面影响,其内容非常复杂。对此,我国语言教育政策还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适合各个地区语言教育的不同需求与特点。要注意政策的公平性,考虑语言教育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不均衡性。同时,确立有实用价值、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的原则,包括各种少数群体的语言教育政策,也要确保尽可能考虑到所有语言学习者的需要。最后,为了确保文化的多元性,还应该保留少数群体语言的地位。

(3)加强学校及教育机构的语言教学以及与语言教育的相关研究。英国在探索语言教育政策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国家要想走向世界,不仅需要欧洲语种,而且需要东亚各国的语言,因此要充分用好国家现有的多样性语言资源。我国语言教育也应该注重各种语言的价值,确保多种语言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英国语言教育政策支持并帮助双语的学生通过母语学习掌握一些专业知识。我国语言教育可以利用学校在文化价值传递方面的重要功能,帮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理解不同文化,并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要不断完善语言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此外,还要协调好学习者个体与语言教育机构的关系,注重语言教师的专业提升,提供职业培训和个人的发展机会。最后,还要通过学校等教育机构与政府、政策研究者、社会群体、语言学习者的合作,开展有关语言教育的创新性研究,如多语种之间的互动、语言在定义种族和塑造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等。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的可持续语言教育无法仅凭学校自身展开和实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解决语言教育中的不平等问题。学校及教育者作为个体也许可以从自身的层面上做出一些大的改变,不过语言教育的实施和变革仍需要有国家和地区层面的指导和参与。只有各个层面形成合力,才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平等的语言学习机会,而作为教育者应该成为推进语言教育政策进程的关键要素。他们需要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清楚地认知为何语言教育在21世纪如此重要,并批判性地践行语言教育活动,为所有年轻人提供全面的、高品质的现代语言教育,让他们真正感受到:21世纪的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4)拓宽语言教育的国际视野,通过语言教育改变个体的语言认知能力,全面推动社会发展,进而影响世界。英国国家语言教育战略以实现全民语言能力的提高为目标。一个国家的语言教育战略,首先应该是如何实现让每个人都能有效地使用多种语言,进行国际化交流,如何能够实现这点,则显得尤其重要。这一点也应该成为我国语言教育的战略目标之一。此外,语言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过程,更是教育者和学习者文化学习和身份定位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语言教育既要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要加深学习者对于本国文化的进一步体认和理解。在此基础上,重视学习者主体与社会、世界的联系,以自然和谐的方式对社会的进步产生影响。我国语言教育战略,应重视将语言教育与国家社会建设发展和推动世界文化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真正达成语言教育的远大目标。

猜你喜欢
英国政府英国语言
英国政府拨款3 200万英镑用于抽水蓄能项目
英国的环保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英国圣诞节
脱欧后英国经济何处去?英国政府寄希望于人工智能
物联网技术(2017年3期)2017-03-30 16:55:37
英国政府整顿尖锐款“指尖陀螺”,eBay表示会移除
玩具世界(2017年8期)2017-02-06 03:01:38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