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风险与内部审计控制措施探索

2021-11-21 13:53丁丹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财会学习 2021年9期
关键词:内审财务制度

丁丹 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引言

当前我国新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院的内外环境都发生明显改变,财务管理作为一项复杂工程,与医院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在实际工作中,医院应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重视度,挖掘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从内审程序、内审制度、审计者素质等方面着手,采取科学高效的管理措施,从而有效规避财务内审风险,促进医院财务部门的健康长远发展。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财务风险

对于医院来说,财务风险分为内外两种类型。外部风险主要包括政策与环境,产生的影响较为系统。在当前医院经验中,受宏观政策的影响需要对自身财务体系进行相应调整,例如,绿色通道政策使医院民主制度全面落实,在经营中逐渐形成对外开放的管理体系,但也导致财务外部风险加剧。内部风险主要是因院内财务审计缺失所致,医院管理主要为成本和收益管理,财务审计并未齐头并进。在此种财务系统中,风险隐患无法及时被发现和抑制,最终导致财务亏损问题发生。医院处于宏观调控环境下,内外风险并存,且存在一定联系,应探明财务风险成因,才可明确财务审计控制的方向,从而有效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内部审计控制

卫生系统内审工作规定对内审工作进行定义,即内审机构与审计者对本单位与所属机构财务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监督审核的行为。对于医院来说,内审控制主要是对院内财务收支以及一切经济活动的财会报告、内控制度、经验管理缺陷等进行审核监控的行为。通过开展科学高效的内审控制工作,使财务风险得到有效规避和控制,从而促进医院的稳健发展[1]。

二、医院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方面,保证医院财务决策合理性。在网络时代下,医院可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通过创建内控管理系统、优化原有内控体系等方式,从体系层面转变以往财务管理模式,以期通过利用系统改善财务管理现状,解决财务部门历史遗留问题,有效规避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减少财务漏洞产生,并使财务流程更加清晰明确,内控管理更为精准高效,为领导层提供更加全面的决策参考,以此提高院内决策科学性;另一方面,有利于规范医院内部管理。在科技飞速发展下,医疗事业对人类的贡献不容小觑,面临“看病难”的现状,医院应从技术层面进行革新,这势必导致流动资产增加,可通过有效的财务内控管理方式,解决资金层面的问题与矛盾,以免触碰法律警戒线。此外,财务制度也应做到与时俱进,根据时代需求不断优化完善,以此方式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加快医疗改革步伐,制定系统规范的财务流程,通过优化内部管理,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规避违法行为产生。

三、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审计风险意识较低

当前部分财务工作者的风险意识较低,财务系统核算统计中单纯地对进出账内容进行核对,缺乏深层次的信息挖掘与分析。尽管在医疗改革后,医院财务政策环境有所改善,但实际工作中却未将该项工作重视起来,这不但会导致财务审计内容缺失,财会工作也会缺乏监管。当前财务管理政策只针对院内财务活动进行审核管理,当经营过程中出现财务活动变化时,则很可能因风险意识欠缺降低资金利用率,难以达到预计目标。在医院经营中,还会受到绿色通道政策影响面临突发状况,这就要求财务系统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在实际管理中,部分医院的财务风险意识不足,运营财务资金支持度不足,难以全面响应新医改政策,如若风险意识不尽快转变,势必会导致财务风险问题始终存在,对医院健康运营造成极大影响[2]。

(二)相关制度不健全

制度对人的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的作用,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完善的内审制度有助于内审效率的全面提升。与社会审计相比,医院内审缺乏国家层面的行业规范和实施细则。因此,当前部分医院未能创建完善的内审制度,现有的内审程序也不够规范,导致审计工作没有依据,执行效率势必受到不良影响,其自身作用也无法充分发挥。制度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融资方面,当前医疗市场逐渐开放,融资项目增加导致医院运营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尽管融资能够增加医院的流动资金,但因融资项目缺乏合理规划,审计研究与制度支持不足,导致项目投入运行后财务系统无法有力支撑,使得融资项目失去控制,财务风险也随之产生。二是部分医院财务部门监督、评价机制不足,从整体来看,国内一些医院虽然创建了相应监督与评价机制,但因此类机制无行业标准,加上受不确定性影响,导致此类机制体系难以为继。可见,监管评价机制更为关键,这些都将对财务内控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三)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内审工作具有较强专业性特点,要求审计者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在医院内审工作中,从业者不但要了解经济、财务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医疗业务、物价、审计等内容。在医疗改革之下,内审工作日益复杂,应结合时代需求在原本基础上提高要求,促进内审效率的全面提升。但是,当前部分医院内审工作者普遍素质不高,未能清楚意识到内审的重要价值,专业技能与方法应用不灵活;还有部分人员是医院从其他部门调任转岗而来,此类人员几乎没有经过内审相关培训,实践经验不足,知识体系缺乏创新和完善,风险管理意识较低,实际工作单纯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层面,很难深入挖掘发现院内存在的不足,导致内审活动风险不断扩大,危及医院的正常运行[3]。

四、医院财务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规范内部审计程序

首先,规范内审过程。要想降低财务内审风险,应对内审流程进行规范。在正式审计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使每个环节均得到规范,严格按照规定制度执行,减少审计过程中各项环节的错误率,由此规避和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其次,完善内审取证过程。为降低财务内审风险,还应确保取证过程真实可靠,只有保证这一点,才能确保审计结果准确。如若在取证中存在与真实情况不符之处,则内审工作便失去效能与价值。可见,在取证材料采集中应格外注重审核;最后,做好财务审计复核工作,在内审工作中,复核工作十分关键,应认真谨慎地看待。在复核工作中,应派遣经验丰富的审核人员,通过复核检验的方式减少审计流程的失误,严格把关财务审计复核工作,改进财务人员的工作作风,同时还可促进财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财务内审风险概率。

(二)完善财务内部审计制度

对于内审制度缺失问题,院领导与管理层应强化思想认识,清楚全面地认识到内审在弥补财务漏洞、节约成本、纠正偏差错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创建科学健全的内审制度,在规范的审计流程下使该项工作更加规范、标准,具体措施如下:一方面,健全融资管理体系。针对当前存在的医院盲目开展融资项目,增加财务风险的问题,可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使管理体系得以健全。内审部门可借助网络系统动态掌握院内人、财、物与外部最新资料,促进业财决策效率提升。另一方面,完善监管与奖惩制度。首先,面向医院全体成员明确职责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管其事,尤其是院内一人多职情况更要科学处理,以免导致职责不清,使财务数据造成偏差,这样做也更易开展监管与奖惩工作,提高财务审计工作效率;其次,审计过程应由专人负责监督,对各项审计事宜严格审核,将审计报告交给审计组,在集体讨论后作出决定,并对讨论内容准确记录;最后,面向全体审计者进行考核评价,并与奖惩制度相结合,为表现优异、业务技能良好的从业者提供一定奖励,反之则受到惩罚。此外,医院还可自行开发审计软件,有效规避财务风险,避免和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促进审计质量提升[4]。

(三)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针对当前医院中潜在风险隐患,要求财务管理者积极转变思想意识,通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的方式,促进审计者风险意识与工作能力提升。在日常财务工作中,能够通过审计控制准确判断财务系统是否面临风险隐患,并对管理措施进行优化,提高风险控制效率。医院还应重视财务从业者的教育培训工作,引导其树立法制观念,促进其会计处理能力、职业责任感的提高,并根据新问题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全面促进财务人员业务素养、道德水平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化之下,医院内审范围不断扩大,财务风险类型与成因更加多样,对财务从业者提出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对此,财务人员应不断增强风险意识,通过各类有效的检查手段,提高内审风险防控意识,促进审计质量提升,帮助医院健全各项内控制度,转变当前经营管理现状,为医院谋取更多经济与社会效益。财

猜你喜欢
内审财务制度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