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良磊 龚晓明,2
教育产业化背景下学前教育阶段的体智能教学发展前景探析*
先良磊1龚晓明1,2
(1.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 自贡 643000;2.自贡市国民体质健康与体育产业研究中心,四川 自贡 643000)
幼儿体智能课程是指通过游戏形式对幼儿身体进行锻炼,提高其体能、智能和人能(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新兴园本化课程。文章分析国内外与幼儿体智能课程相关的研究成果,为优化体智能教学模式和传播运动促进健康理念提供参考。
教育产业化;学前教育;体智能;体智能课程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先期阶段,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对幼儿性格塑造起着先决作用,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影响深远[1,2]。通过考察开展体智能的幼儿园与没开展体智能的幼儿园得出:上了体智能课程的幼儿身高普遍略高,且更活泼好动,阳光积极,食欲更强,可见体智能课程的开展对幼儿生长发育和性格特征有着重要作用。受我国教育制度的限制,幼儿园没有专门的体育老师,又因为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男性从事幼师工作较少,导致幼儿园缺乏男性教师,使一部分男孩子缺乏阳光之气,对幼儿的成长很不利,所以当前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扩大教育资源,幼儿园走向教育产业化道路。此项研究为我国大多数同类情况的地区提供模式,为优化体智能教学模式和传播运动促进健康理念提供依据,为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提供决策参考。
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然后通过市场运作来扩大教育资源,这样既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能弥补教育经费的短缺问题[3]。
是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体智能的研究领域分为3个方面:(1)体能:人体基本稳定运动能力。(2)智能:个体的思维灵活程度和激发内在潜能的能力[4]。(3)人能:个体的社会适应力和品德修养。
体智能课程是是体能、智能和人能三位合一的教育理念,以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初衷,着重亲子互动,课程主要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和情感表达为主,是顺应幼儿喜欢玩的特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和在学中玩”,使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团结合作等精神。
1992年在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把教育看作是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5]。从此之后,在教育界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话题一直争论不休。但因“教育产业化”是新兴产业,在实践的过程中与当时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宜,社会大众也对“教育产业化”表示愤懑,舆论形成一边倒的对教育产业化进行抨击。因此,2004年教育部明确表示:以后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尽量避免使用教育产业化的概念。但是,在学术界上对于教育是否应该产业化的这个话题,目前为止,争论从未停休。
关于是否“教育产业化”,笔者认为因该理性看待,在国家投入经费较大的九年义务教育里,可以不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但在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较低的学前教育,为了扩大教育资源,适合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据调查,中国目前大约有65%的幼儿园引入了体智能课程,且引入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地区大多数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呈现出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幼儿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而且受到我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多数男性都不愿意进入幼师行业,在幼师领域,男女比例严重失调[6]。并且由于机制体制因素,体智能方面的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目前体智能方面的教师综合素质整体偏低。同时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有部分家长也对幼儿体智能持反对态度,认为以游戏的方式传授知识不靠谱。种种原因使得我国幼儿体智能教学落后,发展缓慢。
我国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仅占国家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3%左右,而且对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还存在体制性差异,这使已经不充足的学前教育经费,更显得捉襟见肘[7]。我国政府也没有针对家境不好的幼儿制定学前教育补贴的政策,我国目前公立幼儿园较少,而私立幼儿园收费又较贵,有的地区甚至出现送小孩上幼儿园比送小孩上大学还贵的现象。
我国体智能师资力量,并不是很充足,而且男性教师非常的少。对于儿童来说,这并不是有利的。在缺乏男性教师的环境下会使一些男孩子失去阳刚之气,导致其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不屈不挠的斗志、豪迈坚毅的性格。甚至因为男孩从小一些阴柔的举止和柔软的个性,将会对其以后的成长生活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所以体智能教师不仅要有女教师而且更需要男教师。
美国幼儿教育主要注重培养幼儿的丰富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8]。美国的幼儿园按照分区进过活动,比如:电脑区、看书区、植物区、运动区、烹调区等等,在上课时是幼儿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域,在自己所感兴趣的区域进行活动,而且在活动完成后由幼儿自己将自己操作的活动用具、器械进行归位,也就是说给幼儿充分的独立空间,老师只是在旁边监督,不对幼儿进行过多的干涉。为了防止幼儿之间进行打架或争抢事件的发生,老师会将不同区域的玩具、设施等准备充足。同时,在各个活动区间的小孩可以自由到其他区间去玩,这样各个区间的幼儿就能自由的玩耍、交流,间接的就增进了幼儿之间和友谊,也培养了幼儿独立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从小在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下成长的宝宝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对幼儿的教育主要靠游戏引导为主,在游戏当中如何诱导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是幼儿教育的根本,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儿童身体素质,发展儿童的协调性与平衡型[9]。幼儿的内心世界,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时能充分放松自己的身心,在游戏时幼儿的自我活动最明显。此外,德国教育家还提出,体育活动的最基本形式就是——游戏。在德国,比较注重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各个乡镇都积极开展幼儿体育场所,也专门设有机构对幼儿体育活动进行指导,同时,德国也很注重体育启蒙教育,父母从小在家里就有意识的以游戏来培养小孩的运动能力,定期也会带小孩参与一些体育竞赛。
在日本,对幼儿的教育主要是以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居住地区的环境、语言特征来制定幼儿教育课程[10]。日本学前教育和家庭体育启蒙教育是一直密切联系的,日本大多数家庭都比较注重幼儿从小个性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上面,大多数情况都是幼儿在学校自由活动,而自由活动大多是小组活动,幼儿园的老师们很少对孩子们进行干涉,但是日本幼儿园的教师都是高学历高素质人员,因为日本向来认为: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培养出高学历高素质的人。
英国的幼儿体智能课程教学有个特点是:从小就给每一个幼儿建立一个专属的档案袋,这个档案袋将从幼儿出生就建立,到学前教育阶段结束时作为幼儿发展水平评价的主要依据[11]。这个档案袋里面所记录的内容需要教师和家长一起提供,幼儿所做的和所说的都可以通过老师和家长的观察以文字、照片或者视频的方式记录在里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交流和语言,2.身体发展,3.个性、社会性和情感发展。在英国的幼儿园,家长是和孩子始终亲密联系的成年人,家长的观念和行为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幼儿园通过多种方式鼓励着家长对幼儿园课程进行监督与评价。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对幼儿体智能课程重视程度优于我国。国外幼儿体育活动在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幼儿爱玩的天性,引诱小孩循序渐进的参加运动锻炼,让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玩耍,同时在玩耍中成长,通过情境体育游戏起到有效锻炼幼儿体能、开发幼儿智能、增强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和品德修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结合我国国情对幼儿教育进行改革。首先要努力缩小城乡幼儿教育差距,缩小东、中、西部教育资源不公的问题,尽量让我国各地幼儿接受更公平、更科学、更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其次,要充分注重各个幼儿个体差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尊重和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儿,促进每一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最后,得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一方面是对幼师工资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提高社会各界人士对幼师行业的认知程度,认识到幼儿教师不仅仅是哄哄幼儿的工作。总之,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不仅是幼儿教师的责任,同时也是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责任,这几方要达到共识,形成合力,而体智能课程就是一个结合点,推进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发展,将会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目前,政府对体育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和宣传力度大幅提升,国内陆续有幼儿园开始配备体育教师,或从专业机构“租”体育专业人才进行授课,深受学生和家长好评,迎合了学校体育启蒙教育发展的需要[12]。又如2016年在川南幼儿专科师范学校举行的“四川省第一届师范类高校乒乓球比赛暨学前教育体育论坛”,汇集了四川省某体育协会、地方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媒体和商家等多方的力量,融合了体育比赛、文艺表演和学术沙龙等在内的多种活动,全方位展示,引人入胜,圆满完成活动的同时,给各参赛单位和与会嘉宾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成功地推广了乒乓球这一传统优势体育项目,宣传了学前体育教育事业,还大大提升了各方的社会影响力,实现了“多赢”。
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也提出要加大公共体育场所的开放。我国各地、各部门也陆续出台了相应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阳光体育运动也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同时,更多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学校锻炼,也可以到学校以外的专门场所健身、游泳等,拥有更丰富、更多元化的选择,这将有利于学校、体育俱乐部及体智能课程培训机构的良性发展。
第三,充分利用亲情纽带促进体智能教学开展。近年来已有些社会体育团体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将亲子运动作为主要的活动形式,因为青少年的家长有着共同的目标——“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积极性更容易调动,实践证明,对体育运动感兴趣、或不了解体育、或不感兴趣的家长几乎都不会拒绝这种形式。类似的操作模式若能够良好地普及,一方面,将有利于保障公益性组织和营利性机构的优良运作,提高机构的形象力;另一方面,通过亲子运动,增加亲子之间的语言和肢体交流,促进了亲子感情,丰富业余生活,增进对“运动促进健康”的了解,尤其对于少年儿童的“终身体育”意识形成和锻炼习惯养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四,体智能课程培训并不像篮球、足球、跆拳道和游泳等一样,只发展小孩的某一项及两项身体素质,体智能课程培训是按照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综合发展小孩速度、力量、灵敏、柔韧、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拥有了其他单项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优势,是超越了以前竞技能力发展的“木桶模型(强调运动能力的协调和全面发展,忽略了运动员某一特长的发展)”和“积木模型(强调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可以由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或能力在一定范围内予以补偿或代偿,但忽略了运动员个性特长的发展)”而适应体育发展最前沿的“双子模型(既强调竞技能力各因素的整体性又注重各因素的互补性)”。所以,体智能课程是重视幼儿身心各方面协调互补发展,同时又突出发展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最适合发展的身体素质,是幼儿教育里最科学的运动方法。
综上,学前教育阶段的体智能课程教学开展,由于受到家庭、学校、社会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较长时间和较大范围内仍无法实现普及化和公益化,需依赖产业化的推动,逐渐将其价值和效果凸显出来。
[1]崔维勇.体智能对5-6岁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实验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7.
[2]傅连苗.不忘初心:学前教育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36):53.
[3]方杏村.理性思考教育产业化[J].浙江教育科学,2006(5):19-21.
[4]胡煜强.基于情境体育游戏的幼儿体智能开发研究文献综述[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0):207-208.
[5]李正刚.教育的“产业化”“市场化”之我见[J].成才,1998(1):20.
[6]汪燕,李佐惠.幼儿机构体智能课程教学模式特点及启示[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1):130-131.
[7]谭凯.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8.
[8]胡珍,于子丽.美国幼儿教育“教学策略评价体系”简介及应用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1):37-43.
[9]李颖.德国幼儿教育理念及其实践[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8(12):61-63.
[10]王小英.日本幼儿教育今后发展的方向:整合性与连续性[J].外国教育研究,2007(2):48-51.
[11]丘静.英国学前教育课程评价及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10):114-117.
[12]刘明红,龚晓明.体育启蒙教育:国内现状与国外启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10):41-44.
An Analysis of the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Physical Intelligence Classes in Preschool Stag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XIAN Lianglei, etal.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Zigong 643000, Sichuan,China)
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622026);四川省教育厅2018年度科研计划项目(18SB0488)。
先良磊(1997—),本科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龚晓明,副教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