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柔 林佳蓉 詹雪敏
(广东财经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0)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第一大湾区,包含广东、香港、澳门三个毗邻却又个性鲜明的地区。近代以来的殖民历史使得粤港澳三地文化差异颇大,湾区作为区域经济体协同发展的过程存在文化碰撞。但溯其根源,粤港澳三地文化血缘关系亲厚,同属岭南文化,在历史地理、民族渊源和文化传统等方面都具有同一性。粤港澳三地“合、离、合”的历史过程中,如何在保留湾区各城市现有多元文化基调的基础上,探寻三地文化渊源、找出文化隔阂的体现、促进三地文化融合,促成文化多元共生、和谐发展局面,对湾区一体化进程及其文化、经济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
秦末粤港澳同属“南越国”,近代港澳陆续被割让与侵占,20 世纪90 年代末港澳回归,2017 年“大湾区”战略提出。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粤港澳三地经历一体、分离与再融合,如今成为了政治体制不同、文化特色多元的粤港澳大湾区。但究其本源,粤港澳文化本根均为岭南文化,三地在历史地理、民族渊源和文化传统上都有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历史地理上,秦一统岭南后,在广东地区首开郡县制,将包括港澳两地的整个珠三角设为南海郡番禺县。东晋时期后港澳划入宝安县,唐以后宝安县又改称东莞县。南宋时期澳门与香港分离,归入香山县,直至近代清政府被迫将澳门主权让予葡萄牙。香港自万历元年后绝大部分时间隶属于新安县,直至近代鸦片战争后才被割让给英国。显然在近代以前,粤港澳三地曾同属南海郡,社会经济文化在两千多年里都同为一体,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此外,考古研究发现,香港有多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其中出土了不少与广东地区风格相似的几何纹彩陶以及在深圳也有发现的土环块饰物[1](司徒尚纪,1997)。类似的,考古学家们也在澳门发掘出了大量的陶皿残片以及玉石环玦、双肩石锛等砒石工具[2](李燕,1999),与粤港出土的文物息息相关。这些考古研究都表明粤港澳文化一脉相承,同属岭南先民的文化遗存。无论是从政区建置还是考古研究上看,粤港澳同出一源、曾同为一体都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
民族渊源上,港澳与粤在人口与语言方面都体现了尤为密切的血缘关系。香港原是人口稀少的海岛,鸦片战争后城市经济发展加快,移民人数激增,1841 年到1900 年间香港人口从0.745 万人增加到了262.678 人,即便暂属英国管辖,香港华人人口也达到了247.9 万人[3](王永伟,2013);到2017 年,香港人口中有91.4%为华人。香港回归前一年,能使用粤语的人已有95.2%以上[4](李燕,司徒尚纪,2006)。再看澳门,1557 年被葡人租居后,随着贸易活动的频繁开展,澳门经济迅速发展,吸引许多华人移民,其中以广东、福建移民居多;鸦片战争后,为躲避战乱,大量广东沿海居民涌入澳门[5](韩国瑞,2012);澳门回归前后,广东移民人数已超过全部大陆移民1/3[6](董慧,2005)。至今,澳门华人口占总人口97%,且据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澳门三岁以上居民有86.3%以粤语为日常用语[4](李燕,司徒尚纪,2006)。由此可见,港澳多数居民为粤民血脉上的延续,三地血脉相连、语言文化认同度高,短暂分离并不改变其相同的民族根源。
文化传统上,岭南文化是粤港澳的本根文化,粤港澳民间有许多相似的文化习俗。岭南文化以广府、客家、潮汕文化为主体。广府文化中的广式早茶、老火靓汤等日常饮食习惯在粤港澳三地都十分盛行[4](李燕,司徒尚纪,2006);粤曲、粤剧等传统文化发源于广州和佛山[4](李燕,司徒尚纪,2006),也在港澳得到了发扬光大。潮汕文化中祭吊孤魂的“施孤”传统民俗由潮汕移民带到了香港,上百年来,香港潮人每年都会举办盂兰胜会,该习俗在2011 年入选非遗,从广东地区流入的潮汕文化在香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同样被列入非遗的还有澳门妈祖文化,其最早可追溯到明清前期福建人在澳门港口的活动[7](徐晓望,2014),内地广东沿海地区也有类似的妈祖信仰民俗。精神文化层面的一致性表明了粤港澳在文化核心上的认同,这是其文化同源性、一体性最有力的见证。
历史地理上同为一体、民族渊源上血缘深厚、文化传统上一脉相承,粤港澳两千多年的文化血缘虽不会轻易斩断,但差异犹存。
受殖民历史等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在政治制度行为、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基体及价值理念等方面存差异,文化差异的存在也在所难免。港澳地区传统文化底色虽犹存,但其主流文化已显著西化,是外国文化与本地传统文化相融合发展而成的、带有当地特色的“混合风味”文化,港澳文化成为异域化的岭南文化。
探其成因,湾区差异的多样性,决定其区域的特殊性;港澳回归后,粤港澳大湾区特殊于其“一国两制三区”的多样性。政治制度方面,在“一国两制”框架下,最本质的差异是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差异方面,港澳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已久,而大陆在改革开放后经济逐步对外开放,其经济发展与港澳齐驱并进,大陆经济发展速度赶超港澳,一定程度上冲击港人从前的经济优越性,由此产生的误解与价值观冲突需要文化层面上文化共识的加强以增进一体感。外国学者Youngson 教授也早在20 世纪80年代对改革开放后大陆与香港的发展作了简要的历史介绍,强调二体之联系[8](A.J.Youngson,1983)。文化发展方面,港澳与粤在价值观文化上发展不平衡,三地文化协同性仍有待加强,且文化交流的层次还不够深,“产学研一体化”的深层次文化交流方式也在香港暴乱后受巨大冲击,香港各大学对内地学生吸引力不如以往。2019 年6 月初香港爆发大游行,其后发生多起暴力冲突事件,香港暴乱将香港与内地的分歧放大化,让人们不得不更加重视如何加强港澳地区与内地的正确联系,如何解决三地文化共识、文化认同感不强的难题,以及如何促进“湾内文化流动”。
正如李凤亮在受《人文岭南》报刊采访中提及,目前阻碍粤港澳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因素之一是湾区文化共识。三地文化本无优劣之分,应加深了解、加强交流、求同存异,深入思考如何基于岭南文化渊源探寻湾区文化融合策略,以形成展现岭南文化特色的“粤港澳湾区文化圈”。
为改变当下粤港澳文化隔阂的现状,强调粤港澳三地文化的同源性,加强三地文化认同感,本文将从政策导向、经济驱动、文化互动的层面来探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的方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IP 符号”。
宏观上,不同层次的政治指导能对湾区文化融合起促进作用。在文化融合中,中央与地方的权力良性互动,既能够由上而下释放鼓励湾区文化融合的因子,也利于湾区更顺利地实施具体文化措施。
香港和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在文化事业发展与管理上拥有高度自主权,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另外九个珠三角城市在行政范围上属于广东省,其文化交流活动的组织、审核及上报都需按照具体规定实施,这一流程确保了规范性,但中央也应在保障权力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给予湾区中的属于“粤”的城市适当政策倾斜,通过特别的制度安排给予相对其他城市而言特殊的权限。
此外,为了湾区文化的整体发展,粤港澳三地应根据湾区各城市的定位及文化基础来合作构建文化融合体系与文化发展框架。如,广州在历史上长期作为广东乃至岭南地区的文化中心,可作仍作为湾区“粤”文化中心;香港与澳门可作为湾区岭南文化与外域文化交融的代表,西方传入的文化与二城岭南文化底色相融合,发展出独特的“鸡尾酒”式文化(受多种地域文化影响又保留原生文化基础的区域文化);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新定位可与同为著名旅游城市的珠海共同作为湾区文化输出新代表;佛山、肇庆、惠州等地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可作为湾区岭南文化历史名城;深圳作为新兴城市,在创新、创意上占优势,可作为湾区文化创新发展与传播的主要阵地。
经济发展对湾区文化融合的驱动作用,主要靠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合作来实现。《关于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有出版发行业、动漫业及游戏娱乐业,这些行业同样可作为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成为湾区文化融合的助推器。
出版发行业在湾区具有一定的优势地位。广东省在大革命时期(1924-1927 年)就存在着比较好的出版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地方出版业,在20 世纪80-90 年代已初步形成了出版市场格局;澳门因一份《蜜蜂华报》而成为中国现代报纸的摇篮;香港作为中国近代新闻业的发祥地,传统纸媒行业竞争激烈。湾区在出版发行业上具有良好的地方氛围与行业规范。用出版发行业驱动湾区文化融合,除了在传统出版形式的基础上将关于岭南文化或湾区文化的著作、报刊、专栏等作为具有“战略性和带动性的重大出版项目”,更重要的是要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数字化内容使传播范围更广、受众范围更大。例如,粤港澳三地文化机构可共同设立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共同开发以文化介绍为主要功能的手机应用,定期传达湾区文化之声,增进各城市市民对湾区各城市文化的了解。
随着“二次元”文化的流行,动漫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文化的传播作用已不容忽视。湾区可借鉴优秀国漫经验,在动漫创作过程中保留湾区文化的精髓,又加入流行元素,让所呈现出的外在画面与内在思想价值都能更易于不同受众接受。网络游戏可看作是动漫产业链的横向同业延伸,与动漫产业一样,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诛仙》手游曾在春节期间将南京夫子庙植入到游戏中,湾区游戏产业也可以参考这一经验,打造一款以湾区城市为背景的游戏,将湾区各城市风土人情通过游戏形式体现,带领玩家领略湾区景观与文化之美。
除此之外,文创市场中实体文化产品所带来的触觉感受拥有其它文创产品无法带来的“实际感”。如果将各城代表性景点和著名文物作为商标,成立“湾区文化管理局”来对该商标商用进行监管,推出一系列“湾区商品”,投入至湾区乃至全国市场中,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就也能欣赏湾区其他城市的文化代表作,在欣赏的基础上会更容易对其他城市的民俗、风情、价值观念产生理解之情,便有可能在开放包容的大环境中,取他城之所长而不自觉地取得文化融合的效果。
湾区经济、湾区文化产业对湾区文化驱动的方式,主要是将文化发展、文化融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用文化市场中有形的文化消费产品带动无形的文化融合,使文化融合在群众的实际生活中实现。
文化上的互动,除了依靠湾区群众的踊跃参与,也需要各地文化学者对各种文化现象进行更深层次的学术探讨,在理论方面进行创新,从而能够在湾区文化事业规划上提供更多参考意见,形成“政府+学者+社会力量”的良性文化互动圈。
1.语言交流互动
日常交际语言体现了粤港澳地区文化同源,也是地区文化融合的方式与载体之一。粤语与客家话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方言。从历史源头来看,香港与澳门的原居民大部分为客家人;从目前状况而言,粤语仍然作为湾区大部分城市的本地交际语言之一。李如龙认为:“语言不但是社会的交际工具,也是认知新旧世界的向导”[9](甘于恩,陈李茂,2017)。所以,湾区各城市间的语言交流互动有历史基础,有可行条件,也有互动必要。各地的民俗会可就当地的方言文化互相开展学习工作,学者可举办方言文化交流会,就湾区粤语、客家话的特点、异同、历史等方面展开探讨,并努力实现语言资源保护的“固化”“数据化”“活化”及“现代化”。[9](甘于恩,陈李茂,2017)政府的教育部门再考虑是否将粤语、客家话作为选修内容纳入校园课程。
2.文艺交流互动
由于历史原因,港澳两地在殖民过程中受西方文化影响,形成了特点鲜明的当地文化,与粤地区的当代文化差异较大。但是,如果追溯粤港澳当代文化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粤港澳三地往往是在现有传统的基础上,在学习其他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锐意创新,才形成当地特有文化。例如:香港本地20 世纪的“流行音乐”经历了从粤剧、粤曲,到海派时代曲、国语时代曲,最终到70 年代开始逐渐腾飞,90 年代逐渐没落的粤语流行曲的演变过程。70 年代起涌现出的许多粤语金曲“除了显示粤语表达优势外,还表现了与粤曲传统一脉相承的韵味”[10](刘靖之,2016),这些流行歌曲仍将岭南音乐的传统乐器应用在伴奏中。8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广东凭借地理优势受香港流行音乐影响,也在本地发展起了当地特色流行音乐。广东省的文学创作也经历了在融合中创新的类似过程。受香港文学“商业化”的影响,80 年代,现代都市小说创作在广东红极一时,广东作家将都市中的小人物作为自己笔下的主角,以改革开放作为本土时代背景,文学创作也走起了“大众化”的路子。
曾经的文化交融使粤港澳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当今,湾区各城市也应当立足自身传统,取他城精华,如此一来,文化才能各具特色,形成多元共生的局面。以粤港澳三地的音乐交流与文学交流为例,澳门作为中国新音乐的摇篮,极其重视音乐教育。粤、港可参考澳门音乐人才培养模式,在音乐创作专业性中吸取经验。文学上,“澳门笔会”多次组织文学交流会,为粤港澳三地文学创作者提供交流的桥梁,这一良好的交流基础在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应为湾区作家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人们能够在各城特色的文学中又能看到湾区文学的影子。
3.价值观交流互动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区域综合体,湾区城市之间的价值观交流互动对区域一体感的加强,各城市合作效率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价值观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价值观交流互动也要靠各领域的交流互动来实现,不论是政府之间的政策合作,企业之间的贸易往来,学者间的学术探讨,甚至是游客大众的自由之行,都能够看作为不同价值观之间的交流互动。只要存在任一方面的互动,只要能注重互动的逻辑性,价值观的交流互动就能够存在。
从岭南文化渊源史料上看,粤港澳三地文化同宗同源,血缘亲厚;但殖民历史使三地文化差异颇大,故寻找并辩证思考当下粤港澳大湾区存在的文化差异,才能更好捋清思路。具体地要促进多元文化融合,提高湾区“文化名片效应”,可由中央及各级政府部门给予湾区特别制度安排,为文化融合指方向,立格局,打基础,实现政策导向;可将文化发展、文化融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用文化市场中有形的文化消费产品带动无形的文化融合,更重要的是,要就文化本身展开更多交流、探讨,实现文化互动。在促进文化融合的同时,我们要明确区域“一体”与文化“多元”的关系,政策导向、产业驱动与文化互动的策略,是为了粤港澳三地各城市特色文化能够在大湾区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从而在文化一体化进程中促进湾区一体化进程,增强湾区一体感。文化融合更倡导文化交流共生与共存,多元融合策略从多角度探讨粤港澳文化融合方式,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入建设的今日具有创新性与时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