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永 祥 刘 吉 磊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这些文化在社会的发展、民族的崛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①是的,中华民族正是在传统文化的哺育下才逐步发展壮大并走向辉煌的。进入新时期,世界格局和国内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在新形势下,传统文化还有着怎样的价值,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些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极为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中,劳动人民通过大量的实践,创造出了丰富灿烂的文化。
学界关于文化一词的定义很多。一般认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精神财富,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语言、艺术、制度、社会群体和组织、道德、规范、习俗等。
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是指在历史上发生、存在并被今天记忆的文化。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辛亥革命以前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封建文化为主体。其上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其下限一般划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后,中国传统文化统治地位也随之结束了。”②可见,辛亥革命是个重要节点,此前的文化被称为传统文化。根据文化的定义,传统文化应该包括建筑、生产工具、交通设施、饮食、服饰、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学技术、手工技艺、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宗教、道德伦理、法律、教育、节日习俗等多个方面。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刚健有为、以人为本、崇德尚义、中和思想、爱国主义、创新精神等受到高度重视,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成果,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民族精神个性的象征,是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体现,是当代文化创造的基础。
第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个性的象征。中国位于世界的东方,面积广大,自然环境独特,由此形成的民族文化也独具个性。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崇德尚义、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文化思想,在长期的实践中已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重要标志。经过长期的实践,传统文化已作为基因根植在中国人的内心,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营养之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③。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丢掉了传统文化,就失去了我们的根和魂。
第二,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体现。人类生存所面临的环境是相当复杂的。在古代,人们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不得不思考如何与之相处。在长期与自然斗争、适应的过程中,人们不断认识自然规律,学习与自然相处的方法,逐步形成了“天人合一”等自然观。“天人合一”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人们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极其有效的指导。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再来回味“天人合一”思想,不由得更加佩服中国古人的智慧。在更为复杂的社会方面,古人提出了更多有价值的思想,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民胞物与”“君子之德”“致中和”“无为而治”“兼爱非攻”“便国不法古”“与时俱化”等。这些思想都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总结。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世界复杂性的深刻认识,体现了他们在处理问题时的辩证思维和极高智慧。
第三,传统文化是当代文化创造的基础。文化作为人类的创造,其发展是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不少文化内容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反复实践、逐步积累而形成的。如“天人合一”,就是人类在长期与自然不断斗争、妥协的过程中逐步悟出的道理,是人类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取得的成果。后人继承了这些成果,就不必再去摸索、试错、付出高昂的代价。再如戏曲,一个剧种的形成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淀,并且需要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果我们舍弃已有的戏曲种类,重新去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显然是非常困难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成果,积淀了前人丰富的智慧和经验,是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新的文化创造只有在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环境、应用途径等也都会发生明显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处理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文化的历史性和现实性。文化的发展是个历史的过程。不同的社会阶段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有些文化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文化到了新的时代也许就不再那么有价值了。因此,对文化的评价不能脱离现实,而是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客观、辩证地认识。文化上的“先进与落后”“精华与糟粕”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其产生及应用的环境具体地判断。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和文化都具有复杂性,对文化性质的判断并非易事。由于受认识水平、时代因素、环境条件等限制,特定的时代,对优秀文化也可能做出“落后”的判断,继而进行无情地否定和破坏。“文革”中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批判就很值得我们反思。因此,在评价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判断。暂时不能分出好与坏、先进与落后的,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它的存在与发展。文化上的新与旧、先进与落后也有可能互相转换,或因需要、环境不同而意义不同。如中国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君子风范,总体上是值得肯定的。它代表的是文明、秩序、温和、宽容等理想人格。但君子之风也并非用在任何地方都合适。在战争中,那些能征善战、勇敢拼杀的将士才能取得胜利,而缺乏勇猛精神、只会讲忍让的“君子”就很难获胜。因此,对传统文化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落后”的东西中可能会有“先进”的因素,“先进”的东西换了环境、用到了另外的地方,也许就变成落后的了。可见,对待传统文化采取辩证、包容的态度十分必要。自己弄不清好坏而一股脑儿地抛弃,是不可取的。
第二,正确认识文化的多元性与价值相对性。文化的发展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不同,形成的文化往往也会有很大差异。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这种多样性。正是由于多样,世界文化才呈现出了缤纷的色彩,不同人群的社会需要也才能得到满足。因此,对于文化,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它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不能只简单地贴“先进”“落后”或“精华”“糟粕”的标签。对文化价值的判断必须要小心谨慎。因为价值判断往往是站在特定的立场上进行的。不同的文化产生的环境不同,应用的场合也不一样,用另外的立场和观点来判断,往往会出现偏差。世界文化极其多样,很多文化学家十分强调对不同文化的包容。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对任何文化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评判,都取决于保持着这种文化的民族对于事物的看法,研究者不应受以自己的文化为基础的评判标准之束缚。”④确实,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实践,由此产生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对具体民族文化的评价只能站在该民族特定实践的基础上来进行,用其他民族的标准去评价往往会出现偏差和谬见。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现实的文化发展中,我们应该重视文化的多样性,积极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以满足广大民众多样的文化需要。
第三,正确认识文化的变异性与再创造性。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环境、条件等多方面的变化,文化的内容及其性质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也有可能出现偏差走向异化。对于变异的文化,当然就应该加强辨别,审慎处理。以儒家文化为例,先秦原始儒学阶段重人事、重伦理、强调“守道”,这种思想符合当时氏族社会邦国分立的状况。汉唐经学阶段,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开始把自然事物伦理化,成为神学目的论,这与封建帝国强调大一统相一致。宋明理学阶段,注重“义理”,注重思辨,把儒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但又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把“理”极端化了。这种思想到清代受到了李贽“童心说”等的猛烈冲击。可见,过度的片面化、绝对化会导致文化丧失合理性从而失去其价值。对于出现异化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进行认真分析,该否定的要坚决否定。当然,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不只是会出现异化,在其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得到丰富和发展。如“中和”思想,《尚书·尧典》就有“直而温,宽而栗……神人以和”的记载。《国语》也有“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之说。孔子则将“中和”用来表示人道和政道,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的思想,并进一步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但孔子及以前的论述大多停留在经验性直观的层面上,把“中”“和”做一对哲学范畴并赋予其道德本体含义的则是《中庸》。⑤《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至此,《中庸》已把“中”“和”提高到了形而上的伦理层面。后来,宋代的朱熹认为“中”就是“不偏不依”“无过不及”,明清的王夫之等人则提出“中皆为体”,也都赋予了“中”“和”新的理解。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并不是静态的,它是在后人的不断再创造中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而这种发展既有变异,又有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当代文化的创造中,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辨析,分清变异和创新,进而更有效地推动当代文化发展。
根据《辞海》的解释,“先进”一词具有“位于前列,可为表率”等多重意思。用在文化方面,“先进文化”是指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文化。在社会主义阶段,先进文化特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面向现实和未来、积极向上的文化。先进文化不会凭空产生,通常它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而实现的。因此,在先进文化的创造中应该处理好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一,先进文化创造离不开传统文化。文化的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进文化往往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孕育、发展、成长的。没有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先进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很难进行创造。因此,先进文化的创造不是完全脱离原有的文化另起炉灶,而是对原有文化的丰富、发展和创新。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有不少与传统文化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和谐、诚信、友善等就与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密切相关。“和”是儒家一贯倡导的思想,现已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今天所倡导的“和谐”,就是对传统“和”思想的进一步延续。历史的发展是个承前启后的过程。没有前代的积累,很难有后代更高水平的创造。因此,在先进文化的创造中我们应该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第二,传统文化中包含有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传统文化是前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智慧,其中包含着不少对自然和社会基本规律的认识。而基本规律通常是恒定的、普适的。如天体的运动、四季的变化、生物的生长、人的基本需要等,虽经历史变迁,但基本规律并未发生太大改变。这就意味着,历史上一些正确的认识和规律总结并不会因时间推移而失去价值。“大凡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思想文化体系,都具有时代性和普适性双重属性,也就是说,它既能够适应当时当地社会环境的需要,又都或多或少包含有某种超时空的普适价值。”⑥传统文化中一些具有超时空普适价值成分的存在,使相应的文化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有价值的、先进的。如敬畏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这不仅是古代人应遵守的信条,也是当代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此外,儒家所提倡的“仁”“礼”“信”等思想也是对社会发展的深刻体悟和总结。这些思想在今天的社会实践中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三,先进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提升和超越。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新时代的文化发展不应该只是对传统文化的照搬、照抄,而应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和超越。传统文化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特定的生产力条件和生活水平决定了传统文化的性质和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的有些内容可能会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同时,传统文化虽然包含着合理、先进、恒久的因素,但也不能否认,其中也夹杂有一些背理、落后、迂腐的成分,如封建等级观念、专制主义、封建迷信、淫秽色情、男尊女卑等。有些东西甚至是完全违背人性、违反科学的。如女子缠脚,严重危害了妇女的健康,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对妇女的不尊重。这当然是应该坚决抛弃的。基于此,在先进文化的创造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辨别,正确判断其优劣,进行合理地取舍。同时,还要大胆对传统文化进行提升和超越,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努力创造新时代的优秀文化。
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既有优秀的内容,也有落后的成分。在具体的实践中该如何准确地识别优秀传统文化呢?大致可参照如下条件。
第一,反映基本规律,具有普遍价值。世界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无论是自然运化,还是人类社会发展,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人类实践的任务之一就是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实践表明,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尊重规律,就有可能取得实践的成功;否则,就可能会遭到失败。中国传统文化是前人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包含了大量对自然、社会基本规律的正确认识。这些反映自然或社会基本规律的优秀成果往往具有普遍价值,如农历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观察自然、积极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优秀成果。长期以来,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在现代化的今天,二十四节气仍然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几千年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二十四节气反映的规律仍然是准确的、适用的。传统文化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这样的内容,即由于它们反映了自然或社会的基本规律而具有了长久的价值。正是基于此,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自强不息、以人为本、贵和尚中等才会成为不同时期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可见,反映基本规律、具有普遍价值是文化成为优秀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中,我们可以充分考虑这一规律,以对具体文化做出正确判断。
第二,适应时代需求,推动社会发展。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其存在的主要意义在于服务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种文化价值的高低、优秀与否,主要是看它能不能适合社会的需求、是不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些被认为是优秀的文化,往往是因为它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善于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古代文人所标举的“阐旧邦以辅新命”,就是他们向往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为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服务。今天我们也确实需要阐发“旧邦”里的文化精神,辅助中华民族完成“新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判定,既要看其历史作用,也要看其现实意义。从历史的角度看,优秀传统文化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等思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人所共知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核心思想,如仁爱精神、自强精神、民本思想、家国情怀、大同理想等,在当代的社会发展中也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判断,不能只靠理论玄想,而是应该把它放到社会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凡能够适应社会需要、推动社会发展的,就是有价值的,否则,就是值得怀疑的。
第三,丰富精神世界,促人向真向善。文化能否丰富人的精神需要、促人向真向善,也是判断其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成为构筑民族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为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和滋养。一种文化如果导致人们精神迷茫、价值混乱、思想滑坡,就决不能称之为优秀的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应当帮助人们确立理想人格和人生追求,激励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完善人格操守、提升人生境界、实现人的价值;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将内在人格力量外化于现实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要兼顾个体、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通过价值取向的传导,将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为人实现真善美的追求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优秀的传统文化应有助于民族身份的认同,能唤醒民族发展的动力,激发民族的创造性。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应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人心、凝聚动力,铸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光大并践行“中国精神”,从而有效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兴起了文化热、国学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已不再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而是结合时代的要求从客观理解转为积极吸收。”⑦新时期,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多位领导人多次指示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⑧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工作,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了全面部署。经过不断宣传教育,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逐步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由此进入了快车道。但也不可否认,当代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
第一,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革”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使有的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偏差。即使到今天,也还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过时的东西,不能适应当代的需要,丢掉了也没什么可惜。还有人认为西方文化是先进的,中国文化是落后的,等等。这些糊涂的认识严重影响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产物,其中固然有一些过时的、糟粕的东西,但也有大量有价值的成分。我们不能只看到传统文化过时的、落后的地方,而无视其先进的、有价值的成分。西方文化固然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从人类文化多样性上来看,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都是不能被随意取代的。目前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谨防文化的同质化,最大限度地保留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成果,其大量优秀的内容是今天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该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积极保护、充分利用,以使其为当代的社会发展发挥更多的作用。
第二,传统传承保护工作尚待加强。近些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传统文化保护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大量传统文化项目的抢救、传承工作也亟待加强。而实际的保护工作却捉襟见肘,缺乏人才、缺少资金、手段落后等现象十分严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现在很多项目缺少经费、运作困难,项目传承也遭遇极大困境。近年来,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投入虽然在不断加大,但与保护的实际需要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在传承方面,很多项目非常缺乏年轻的传承人,但现行的教育体系却很难培养。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是非常困难的。当然这不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独有的情况,在整个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类似问题。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解决相关问题,成为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紧迫任务。
第三,传统文化创新转化水平需要提高。传统文化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不少内容对今天的实践仍然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如天人合一、刚健有为、以人为本、中和思想等。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文化中的有些内容需要进行创新和转化,才能更好地为当代服务,如德忠仁孝、礼义廉耻等。新的时代,德、忠、礼、耻等的标准发生了变化,我们就不能再用传统的标准来衡量和规范当代人。如传统社会中讲“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显然有违当代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新道德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再坚持传统的道德要求是行不通的。在传统艺术领域,如戏曲、歌舞、曲艺等,更是需要与当代生活密切结合,不断丰富艺术内容、优化艺术形式、拓展传播路径。但综观当代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情况,传统资源的利用和转化还很不够,很多资源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天人合一思想,本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在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理应受到重视。但现实的环境破坏、生态恶化表明,这一思想并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在艺术创造上,传统艺术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但其现代转化却比较滞后。如戏剧,不少剧种发展乏力、生存艰难,急需在运营、剧目、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创新。在世界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拥有丰富资源的中国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实际上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这些都需要我们迅速转变观念,提高创新和转化的水平,逐步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复杂,其中既有精华的内容,也有糟粕的成分。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认真研究、深入挖掘和阐发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有效对接,积极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和现代转化。
第一,认真研究、深入挖掘和阐发传统文化。面对传统文化,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工作就是对它进行研究,通过深入思考、全面分析,理出头绪、分出优劣,然后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于优秀的成分,积极继承、弘扬;对于落后的部分,进行批判和舍弃。当然,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辨别是个非常复杂的工作,不能用贴标签的办法进行简单分类,而是要认真考虑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环境,充分注意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进行辩证地分析和处理。对于暂时把握不了、难以判定的对象,不能一股脑儿地进行否定,而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留待实践和时代去逐步验证。在传统文化的判定上采取简单的、机械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我们在这方面也是有深刻教训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离不开学术上的挖掘与阐发。传统文化往往蕴含着极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通过学术研究理清其思想性质、价值特点等,是继承和弘扬的前提。如果我们不清楚其基本性质,不知道其中哪些是值得弘扬的、哪些是应该舍弃的,就盲目地进行继承弘扬,往往会出现偏差。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十分必要。当然,挖掘和阐发不能停留在传统文化的表面意义上,而是要建构性地对传统文化的原有命题和内容进行积极阐发,扩大其意义的适用范围,从而服务于当代社会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建构性的阐发并非漫无边际的解读,也非以偏概全的曲解,而是要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和阐释。阐发时还应该注意从不同的视角入手,即从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多方面的需要去解读,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当代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去发现它们的共通之处,从而更为深刻地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第二,加强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有效对接。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矛盾及社会发展的特点有很大区别。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有些规律和特点并没有因历史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自然的运动规律、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等。这些自然、社会、个人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的亘古存在,使不同时代之间的文化具有了共通性。从个人的角度说,无论在什么时代,人都要考虑生存问题,都必须积极进取、不断奋斗,是所谓“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甚至在当代社会,由于生存压力增大,个体更应该积极奋斗、不断进取。也就是说,古代所提出的“自强不息”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儒家所提倡的加强个人修养、追求“和”的精神,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还有像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的理念,民为邦本、礼法合治、居安思危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伦理情怀等,这些对当代生活都是有重要启示的。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工作中,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在挖掘、梳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找其与当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对接点,然后不断地推进对接工作。当然,这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政府的积极倡导与支持、大量学者的研究、社会各界的积极行动等。
第三,积极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成果,其价值已无须赘言。但问题是,好的东西就一定会被我们认识和利用吗?历史的经验表明,未必!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其认识的程度。没有深刻的认识,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尊重和敬畏,当然更谈不上继承和弘扬。可见,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目前,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多途径、多方式的宣传和传播是极为必要的。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我们还要结合当代社会需要,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创新和转化,即立足于当代文化建设实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容和时代特色。例如,把传统文化理念与当代生活相结合,丰富我们的文化思想、提升生存质量;充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文化创造,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大繁荣、大发展等。总而言之,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发展其现代表达形式,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⑨,使传统文化能够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社会治理、价值观念等相协调相适应,建立合理关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
总之,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当代文化创造和发展的基础。树立科学的文化观,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是当代文化良好发展的基础。在新时代的中国建设中,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在做好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的创新利用,让传统文化为当代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中国的文化发展不光是要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广泛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希望通过不断努力,我们能创造出中国文化新的辉煌。
注释
①习近平:《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人民日报》2014年7月9日。②张易明、李宏军:《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2页。③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④和少英:《社会文化人类学初探》,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4页。⑤程志华:《河北大学哲学研究文存·程志华卷》,河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5页。⑥朱晓鹏:《论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6期。⑦介江岭:《从“批判继承”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问题的阐释》,《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⑧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2015年11月14日。⑨陈来:《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中国文史出版社,2020年,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