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冬
如果仅仅说“读”这一教学环节,很多教师都认为这是文科学习的重要方式,很少人将“读”与数学学习联系起来,更有很多教师认为数学学习是理性思考,只需要静静地“想”,没有必要发出声音,他们不屑于数学学习中的“读”这一环节。实践证明,数学学习也离不开“阅读”,通过“读”不仅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帮助理解题意,这也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都是建立在数学阅读的基础之上,通过大声“读”数学,理清题意,读懂已知与未知条件,并学会主动思考,反复阅读中,不断拓展思维的空间。因此,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重要阅读环节,并为他们的阅读活动有效进行指引,以“读”促学,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内的十分钟开展阅读活动,让学生对阅读的素材进行深入细致地阅读,并结合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疑虑开展探索交流活动,为他们的阅读开辟空间;同时,针对应用题教学,教师更需要给他们足够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反复阅读,读懂题意,搞清楚已知条件,内在联系等,从而为探索解决问题提供基础。教师还可以将课内阅读向课外拓展,为他们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让他们利用课后时间开展阅读活动。根据课时的安排,教师可以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教学课开展教学阅读活动,这一节课专门用于数学阅读的教学,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搭建广阔的阅读舞台。
数学阅读与其他学科阅读有着显著的差异,数学阅读的素材来自教材和配套练习册中的概念、定义、公式等等,还有教材和练习册中设置的“读一读”“你知道吗?”相关阅读素材,而其他阅读的素材较少,教师可以对学生阅读的内容加以指导。除了必修的教材阅读素材,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相关的课外数学阅读素材,数学家的故事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数学阅读的范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注重课外阅读,并积累相关的数学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让学生学会阅读,并积极开展数学阅读探索活动,这是数学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强化阅读指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主动阅读。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数学问题解决时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困惑与质疑,利用这些疑点开展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握问题解决的关键点,理清思路,从而在问题解决中获得体验与感悟,增强数学思维能力。在长期的阅读实践训练中,学生不仅仅学会阅读,并能够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认真思索分析解决问题。针对疑问,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开展阅读活动,多问些为什么这样做,是否有其他的途径?通过反复质疑,反复阅读,探索解疑,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实现自主解决问题,促进数学综合能力的进步。例如针对“商不变的性质”探索时,教材中给出了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反思,仔细推敲,提出质疑:为什么要在除法运算中?乘法运算可以吗?语句表达中的“同时”是什么意思?能否删除……通过引导学生认真琢磨,仔细推敲,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主动质疑的能力,在反复阅读中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讨论与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时,往往会将讨论与交流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这需要教师善于把握契机,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讨论交流中实现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的交锋。当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出现分歧时,往往可以让他们重回教材,反复阅读教材中的例题,概念等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学会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将阅读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并将数学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例如:针对“乘法分配律”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时,很多同学通过教材中提供的实例,通过计算总结归纳出定律,接着,很多通过畅谈了对定律的理解,有的同学认为:“运用定律必须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有的同学认为:“多个数与同一个数相乘能同样适用”,面对如此问题开展讨论,并再次反复阅读定律内容,并通过实践探索开展进一步的研讨活动,结果发现不仅三、四个数……而且几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也适合。
当同学们在某一阶段学习了类似的数学知识时,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将这些知识点集合在一起进行对比探索活动,边阅读,边比较,建立之间的异同点,从而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比如,探索了几种特殊四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教师不妨让他们自己列表格进行归纳整理,并对异同点进行阅读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重视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学会利用阅读手段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布置适宜的阅读任务,给他们充分阅读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数学知识,学会主动思考,促进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