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学科特色与实践路径
——王雪梅教授访谈录

2021-11-21 10:11王雪梅何艳华
英语知识 2021年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外语思政

王雪梅 何艳华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上海)

1.引言

王雪梅教授从1997年起一直从事外语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先后为本科生开设《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国文学》《社会语言学导论》《学术英语写作》《生活中的语言学》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学术阅读与写作》《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语言教育研究》等课程。王教授在外语学科规划、外语专业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面著述丰富。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语委重点项目1项,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等项目近20项。已出版专著2部,主编或参编著作、词典8部,教材6册;在《外国语》《中国外语》《外语界》等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纸发表文章1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次,上海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次,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特等奖1次,主持上海市重点课程1门,获宝钢优秀教师称号。

新时代背景下,课堂作为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价值引领、学术能力提升、育人育才等重任,而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外语专业教学也引起业内关注。在教学实践中,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有何学科特色?如何探索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带着以上问题,笔者对王雪梅教授进行了录音访谈。以期推动业内学者了解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学科特色和实践路径,希望对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有所启示。

2.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学科特色

何艳华(以下简称“何”):王教授您好!感谢您能接受本次访谈。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①Retrieved from http://news.cctv.com/special/gxszhy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②Retrieved from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可以看出课程思政教学越来越常态化。您觉得与其他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相比,外语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有什么特色?

王雪梅(以下简称“王”):从全国教育大会(2018)、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2020)的召开可以看出我们更加强调加快建设高水平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完善相关制度考核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等等。外语专业本身要培养的是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富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而这类人才在“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桥梁作用。换言之,与其他学科相比,外语专业本身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国际化、跨文化、跨语种的特色,这就意味着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的家国情怀成分会更加浓厚,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全球话语体系,参与全球治理,促进中外文明互鉴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关于如何进行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③来源同上。。从中可以看出,各学科在落实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均需结合自身特色。对于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而言,外语既是学习的媒介,又是学习的内容,这一点跟中文(母语)学科略有不同。换言之,我们一方面要学习语言,另一方面要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学习内容,将核心价值观等潜移默化地融入语言技能提升或语言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语言与内容的有机融合。

3.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何:我们知道,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在课程思政方面先试先行,发挥了引领作用。请您谈谈上外是怎样进行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

王:上外自2014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外语专业教学深度融合。首先是深化课程建设,推动课程思政本研全覆盖。在本科层面打造课程思政“课程链”,将改革成果固化到培养方案中。制订研究生课程思政改革试点方案,探索建立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品牌实践活动为依托、以名师教学团队为核心的“1+1+1”育人模式。其次是强化课程思政制度建设,提高育德效果。从课程、专业、学院三个维度,教材、教师、学生、课堂四个方面建立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管理办法,完善制度建设,使课程思政覆盖教育全程。最后是加强宣传示范与学习交流,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稳步推进上海市领航高校建设和中宣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试点工作,多渠道研讨交流,提高辐射力。同时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在教学评优奖励中,将课程思政要求作为重要考核要素。

上外也在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打造《中外时文选读》等多语种课程思政课程群,提高教师队伍的育德和育能水平,课堂内外结合,拓展“一带一路”青年观察团等项目。不难看出,上外的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强调在理论课程中融入思政理念。

何:请您谈谈上外进行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的成果如何?

王:经过多年建设,上外在课程思政方面成果丰硕。学校入选全国首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试点高校。2017年起连续三年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2018年实现全校所有语种专业全覆盖,“精品课程+实践活动+教师团队”特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卓有成效,建成以“听说读写译”为特色的外语院校课程思政体系。《“多语种+”卓越外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于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英语学院等6家单位入选“重点改革领航学院”,12支教学团队入选“特色改革领航团队”,119门课程入选“精品改革领航课程”。2018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以《润物细无声 上好思政课》为题报道上外双语特色思政课。相关成果在《人民日报》等发表。《“一带一路”青年观察团》《以“译”战“疫”,守“沪”有责》获2019年、2020年上海市教育系统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案例。《多语种外国语言文学课程思政体系》获评2020年教育部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何:请问您觉得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哪些挑战?

王:目前为止各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均在践行课程思政理念,对于一线外语教师而言,可能存在一定困惑。有教师会认为“我是专业课教师,主要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很难去生搬硬套讲政治的内容或者讲思政课程的内容,学生会感觉说教性太明显”。这也体现出教师对融入式课程设计了解不足,相应课程设计能力有待提高。我们知道无论是传统领域的语言学、文学、翻译学,还是相对新兴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以及国别区域研究,受研究方向、知识结构、信息技术水平等限制,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与实际教学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有的教师并不了解课程包括哪些环节,课程目标如何确定,如何进行课程评价等,所以在设计课程的时候有其感性的成分,不太清楚如何科学规划课程、优化流程、提高评价效果。

就课程思政教学而言,融入这一概念至关重要。我觉得在融入过程中,首先要摆脱专业与思政内容脱离的误区,不要认为思政跟专业教学是两张皮,也不要生搬硬套。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不是要求教师生搬一些政治相关的内容放到课堂中,而是有机结合课程目标和教授内容,在内容讲解和活动设计中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这与我们一贯的育人育才理念是一致的。而无论是研究生导师还是本科生任课教师,都应该把一些正能量的价值观,如“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等理念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们的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也包括课外对学生的指导、互动与教学等,如有效运用微信群、教学平台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上外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坚持班主任导师制度,英语学院一直出版《班主任导师耕耘录》,而且教务处特别注重对班主任导师工作的定期专项观察,鼓励班主任导师积极发挥育人育才作用。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所有导师每周都必须有office hour与学生见面,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方案,指导学生选择专业课程,解答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惑。而且学校在2020年下半年推出教授专题研讨课,课程围绕学校的“多语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外语学科与全球治理方面的关键性专题进行研讨。课程具有科学性、进阶性与前瞻性,分为I级(针对本科一二年级)和II级(针对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此类课程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与教授(特别是知名学者)的交流机会,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与学术能力。同时学生可以从教授的为人为学中学到如何为人治学,达到育人效果。学校也推出了“多语文化带”和“学术文化带”两个系列拓展课程,主要突出“多语”和“学术”两个特色,前者包括每周的多语角和外教领衔的线上线下多语拓展课,后者包括多语读书会和学术角、学术工作坊等活动。这些课程与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以上系列课程不仅面向全校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还面向校外的大、中、小学生。比如2020年疫情期间,学校设立了云端学术角,以线上会议形式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主要聚焦防疫抗疫等热点问题、人文社科类研究课题,由本科生结合双创等各种项目主讲,青年骨干教师或者博士生予以学术指导,从而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科研、生活态度与习惯,将其成长过程融入学习过程。

此外,目前外语专业教师也面临信息素养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的挑战。学校在培训教师使用BlackBoard平台的过程中也发现,有些中老年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不愿意使用线上教学平台,如何使他们能够从“拒绝接受”到“愿意使用”,或者是如何开发更有效便捷的应用程序,帮助教师更加有效融入教学实践,这需要我们综合考量。提到信息素养,就要谈到Koehler和Mishra(2005)提出的 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概念,具体包括CK(Content Knowledge,学科内容知识)、PK(Pedagogical Knowledge,教学法知识)、TK(Technology Knowledge,技术知识)、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学科教学法知识)、TCK(Technology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PK(Technology Pedagogical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和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王雪梅 熊奕雯,2018)。TPACK的提高也强调思政概念的融入性,利用技术促进知识融合,提高上文提到的教师课程设计能力,并提高课堂互动能力(王雪梅,2020)。

何:您能否以某一门课为例,具体谈谈教师如何践行课程思政理念?

王:好的。以我和其他3位青年骨干教师共同承担的《生活中的语言学》这门课程为例,我来谈一下课程思政的融入。该课程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采用广义的语言学概念,选取与学习相关或学生所关心的热点话题进行学习和讨论。首先,我们结合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即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理论,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掌握语言使用方法,成为语言生活派。

其次,在教学理念上,我们提出life、language、love三个显性概念,强调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通过发掘或发现生活中的语言学知识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语言的热爱,从而进一步拓宽其语言学研究视野,增强其对语言学以及对文化本身的理解。同时在授课内容和师生互动中挖掘隐性思政元素,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①Retrieved from http://news.cctv.com/special/gxszhy。

此外,在课程设计中,根据教学需求与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不仅提供丰富多元的教学材料(如诗歌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在课前布置开放性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同时还布置了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观和价值观的学用结合的课后任务,譬如2020年上半年,我们要求学生搜集应急语言服务类标语,或者完成相关语言防疫的任务,并通过发送音频来回答“从语言服务角度,我们可以用语言为防疫做些什么?”等问题(王雪梅 姜霞,2020)。这些问题都与课程思政密切相关,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与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切实做到教师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作用相结合。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积极参与、建言献策,取得良好成效。以回答“我们可以用语言为防疫做些什么?”为例,学生们从语言服务的科学宣传(如网上评论与转发信息等)、语言技术服务(如语音合成、语言识别、机器翻译、文字检索等技术)、多种语言类型服务(如外语、方言)等方面进行了分享,表达出强烈的使命担当与爱国意识(姜霞 王雪梅,2020)。可以看出学生们将语言与生活融合在一起进行了有价值的讨论,并在融合过程中呈现出课程思政效果。

最后,在教学实践方面,我们强调整个教学过程中的3I(Integration, Interaction, Inquiry),注重互动交融,探究研讨,使学生在各类思辨性任务中提高对语言的认知与理解。在成果评价上,强调3O(Objective,Orientation, Outcome),即明确教学目标,关注个性化发展,强调产出导向。首先将学生按照研究兴趣分为不同研究小组,授课教师分别担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组织成员选定主题、查找资料、确定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带领学生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进行体验式学习,进一步深化对所研究专题的理解,并在其研究过程中随时提供指导和帮助,最后实行小组评分与个人评分相结合的科学评价,由指导教师们共同为学生的小组汇报展示打分,以此激发其探究热情,提高其学术素养。而且我们非常重视过程性产出。在学生发送作业(音频)之后,我们会精选一些典型的或者优秀的作品,推荐到学校的公众号发表,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与获得感。通过以上活动,学生一方面提高了对语言的认知与理解,另一方面拓展了学术视野,提高了学术规范意识,同时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4.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何:请问您对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有哪些建议?

王:各高校可以结合学校特色和育人目标,进行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从单一技能型人才培养到复合型、复语型、拔尖创新型人才培才,以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下面尝试从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体系化、精细化。所谓体系化即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有宏观规划,强调“三全育人”。在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目标、语种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考虑如何结合优势学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所谓精细化即做实做细,考虑学科、课程、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为在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或者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的体现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充分认识和把握细化的指标和体系。假设我们要培养的是师范类外语人才,需要强调核心育人理念;如果培养外贸类人才,可能就要求了解企业文化、企业道德等概念;倘若培养医学类外语人才,可能要有基本的救死扶伤、医护人员宣誓誓词等内容。以上外为例,学校定位是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人才目标是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特别是全球治理人才。结合这一目标,我们开设了《中外时文选读》双语特色课程等,并基于课程链理念,建设了一批融合思政理念的外语专业课程。另外,“三全育人”符合国家的人才培养要求。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①Retrieved from 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提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全员是指任何一个教师,任何一个学生融入到校园育人文化中。前面提及的“多语文化带”和“学术文化带”,以及学校2019年开放的世界首家以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语言博物馆等均体现了这一观念。换言之,所有的上外人置身于校园,均能感受到多语文化和学术文化氛围,在各类活动中体会到多语与学术的魅力,并且在学习与探究过程中,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做人做事以及做学问中,了解并遵循学术规范,逐步成长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二是充分整合优质资源,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众所周知,2012年教育部批准设立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各高校也均设有教师发展中心。首先,有必要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重要作用,切实针对教师需求,进行相关的课程理论、课程设计、课程评价等方面的专题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其次,如果各学校有条件的话,可设立“名师工作室”,即充分发挥资深教师,特别是科研或教学方面卓有成效的教师的专业优势,让他们“一对一”或“一对多”地对教师进行科研和教学方面的指导,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再次,学校的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如教务处、研究生院等,可依靠督导队伍助力教师成长。2020年2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②Retrieved from http://www.gov.cn/zhengce/2020-02/19/content_5480977.htm鼓励“学校建立自我督导体系,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督导工作强调打造质量文化,通过督导沙龙、教学观摩、教学工作坊、教学观察组等形式听课评课、及时反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后,就教师而言,自身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的过程,其中反思能力至关重要。1989年,教育心理学家Posner就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的公式。我认为教师自己要有意识地针对课程思政、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等论题,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无论是撰写教学日志还是科研规划,均要有清晰的目标和路线图。这种反思不限于课程思政本身,也可结合所教授的课程,参与到所在集体或者是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的活动中,从而提升自己的课程思政理解力和课程设计能力。

三是创新多元教学方式,挖掘技术互动优势。在线教学已成为常态并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式(王雪梅,2020)。我们无论是采用在线教学,还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如SPOC课/慕课/微课+线下的翻转教学模式),都要注重挖掘不同教学形式的优势,如有效利用线上平台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强化学习的过程管理,使外语技能提升与知识拓展相融合。此外,将课程思政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发挥信息技术或者语料库等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

四是注重知识育人,观测成长层面效果。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即课程思政如何在教材等教学资源中,或者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如何评价我们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课程思政本身是一个融入性活动,它的效果可能不是一天两天能看出来的。传统的语言测试等难以评估课程思政效果,而涉及思政知识的问答题也不能充分展示春风化雨的育人育才效果。所谓“十年种树百年育人”,课程思政的效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展现,这也是学科评估中要求填报近15年优秀毕业生信息的原因。关于如何评价,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一些质性活动,比如论文写作、小组行动研究等进行观察记录,或者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做人、做学问的态度,调查学生成长中思想与行动的变化,探寻思政育人的潜在功效。

最后是促进课堂内外联动,营造一体化育人环境。课程思政教学强调“三全育人”“立德树人”的概念,我们希望它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而且要尽量拓展到第二、第三、第四课堂等,一般所有课外活动会统称为第二课堂,也有学者将校内课外活动统称为第二课堂,跨院校的为第三课堂,跨省或跨国是第四课堂等。《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织开展“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新闻实务大讲堂”等系列讲堂,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百万师生大实践”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开拓课程思政建设的新途径”。由此可见,整个育人过程绝不仅限于课堂和教师。在智慧学习空间的打造过程中,应体现学术氛围、营造育人环境。我们希望通过建设校园学习空间、校史馆、博物馆等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育才效果。譬如组织师生参观“一大”“四大”会址或教育基地等,鼓励学生用多语讲述所在学校、城市、国家的国情、社情、民情等,从而提升其思政意识,切切实实把他们培养成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何:谢谢王教授接受访谈,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建设性的建议。谢谢您!

王:不客气。

5.结语

吴岩(2020)提出要打造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文科课堂,引导师生探准课程中真善美思政教育资源,深度挖掘生动有效的育人元素,与专业基本原理前沿知识有机融合,把课堂变成思政与专业无缝衔接的“金课”。通过本访谈,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外语专业人才国际化、跨文化、跨语种的学科特色,梳理了如何将课程思政理念与外语专业课程相融合以及课程思政实践路径等,希望对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外语人才培养有启示价值。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外语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