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研究

2021-11-21 06:35:56
建材发展导向 2021年5期
关键词:体积裂缝混凝土

邬 杰

(吉林省洮南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吉林 洮南 137100)

混凝土裂缝普遍存在于水利工程中,常见类型有温度裂缝、干缩裂缝、沉陷裂缝、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等,为了保证水工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使用年限及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应完善施工过程,减少裂缝产生。

1 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作为重点实施操作部分之一,由于混凝土本身的性质,如未能从温度、湿度及施工人员等方面加强管理,必然导致混凝土施工中出现裂缝问题。而对于混凝土结构而言,一旦混凝土出现裂缝,那么对建筑工程项目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预估的。针对裂缝未能及时管控,长期将会导致结构出现塌陷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应用寿命。在当前诸多的工程项目中,进行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建设时,都必须强化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管理,从施工初期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虽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状不同,周围施工环境不同,导致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存在差异性。但通过对大量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造成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有着共通性,如养护管理不到位、混凝土配置不合理、浇筑及振捣不合理,再加上未能有效管控结构塑造温度及混凝土结构内部零部件存在差异。因此,对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为实际工程实现科学化建设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1]。

2 房屋建设项目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难点

2.1 材料问题

房屋建设项目的结构比较复杂,在建设过程中会使用非常多的材料。在建筑的施工材料中,混凝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非常多的问题。首先,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混凝土的质量会对房屋项目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施工企业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使用一些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这样会使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强度等不能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比如,建筑物的楼板会产生裂缝,影响建筑的承载力,给建筑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其次,由于施工现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一些施工企业选择在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混凝土的拌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但是混凝土材料在长时间以及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离析问题,使质量受到影响,进而对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2 施工技术的问题

如果使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不合理,也会使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严重下降。主要表现在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不合格。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速度,一些施工企业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没有对环境湿度和温度进行控制,使混凝土构件非常容易出现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影响构件的承载力和抗渗能力。

2.3 客观因素

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客观因素主要指的是施工环境。施工环境会引发混凝土结构裂缝,进而对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混凝土裂缝主要包括收缩裂缝和温度收缩裂缝。温度收缩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材料收缩以及热膨胀等物理变化造成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硬化过程中,水泥会进行水化,该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能,使结构温度升高。结构表面可以与环境进行快速的热传递,进而温度升高相对较少,而结构内部的热量无法快速散出,积聚在结构内部,使结构内部温度骤然上升,因此,结构内外部温差较大,由热胀冷缩产生的形变相差较大,从而产生裂缝。如果此时环境温度较低,与结构内部温度相差较大,会加剧温度收缩裂缝的产生与发展,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干收缩开裂主要指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水分散失过快,在硬化过程中会出现体积收缩的情况,最终产生裂缝。

3 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解决对策

3.1 科学配置混凝土,做好初期准备工作

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中,首先初始阶段科学配置混凝土,做好初期准备工作。混凝土配置需施工单位经多次的试验配比,在对配置结果比较之后,结合工程项目施工状况和施工目标,合理选择最佳的配合比。在配合比确定之后,施工操作人员按照标准引进原材料,对各种原材料做好前期检查工作,符合性能应用标准进行科学下料。在下料操作完成后,及时进行搅拌,控制搅拌时间,提升搅拌的充分性。在搅拌工作完成后,针对结构建设进行预操作处理,结合试验结果进行灵活调整,然后大范围应用施工操作。此种施工方法虽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项目间接施工成本,但对于工程项目长效施工效果获得等是非常必要的。

3.2 提升浇筑科学性,控制振捣频率

为有效控制建筑混凝土裂缝,做好混凝土浇筑工作,有效控制振捣频率是非常重要的。实际而言,一方面提升一次性浇筑的成功率,浇筑工作完成后,及时检查浇筑成果。对于未能浇筑到位的部分,及时做好后期的补浇处理,保证浇筑充实完整。此外,在正式进行浇筑之前,做好相关清洁处理,清除杂物,保证浇筑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浇筑操作完成后,及时实施振捣工作。在振捣中,振捣人员严格遵守振捣原则,先四周进行振捣,然后再中间实施振捣处理。控制一次性振捣的频率,严格控制漏振和过振的不良现象。振捣工作完成后,质量监管部门及时进行相应的核查处理,对于不符合振捣操作的部位及时补救,以此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保证混凝土建筑结构塑造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3.3 及时进行科学化养护,控制裂缝

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中,应及时进行科学化养护,对于实现裂缝的有效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掌握养护管理时机。建筑混凝土结构养护管理要在结构建设完成后及时进行,且养护避免选择一日之中温度最高或最低时,提升一次性养护的效率。其次,提升养护人员的专业化操作水平。不同时期养护管理技术要求不同,养护管理落实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实际养护管理中,积极引进全新的养护技术,针对养护人员加强日常教育和培训,在养护人员专业化水平提升基础上,全面深入落实到实际养护管理工作中。最后,及时进行养护管理核查。对于建筑工程单位而言,养护管理并不是养护操作一次性完成即可,需针对养护管理操作效果进行再次核查。核查完成之后对养护工作进行评估,以此积累经验,督促改进,为下一次深入到建筑混凝土结构建设和裂缝控制中奠定基础。

3.4 严格检查内部结构设置,提升设置合理性

施工单位做好建筑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科学化检查,也是裂缝控制的重要操作方法。在实际内部结构设置中,一方面,施工操作人员要从实际出发,明确建筑混凝土结构内部状况,全面了解之后,对于各个部件安装标准进行交底处理。在内部各个零部件操作完成后,进行再次核查,保证钢筋和锚杆等安装合理,才能进行后期的混凝土浇筑处理。另一方面,在钢筋混凝土内部结构设置完成之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做好整个浇筑过程中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处理。此外,当前建筑混凝土结构塑造中,大部分工程单位选择预制结构施工方式,这也就意味着钢筋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部分已经操作完成。因此,应强化施工人员对钢筋结构进厂之后的检查,做好各项性能的检测,相关材料检测工作到位,方便后期工程施工,控制裂缝出现,提升整体施工水平。

3.5 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当前我国社会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物已遍布于城市的角落,由于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而会导致设计强度随着相关需求而不断提高。在进行相关设计方案策划中,应考虑在大体积情况下干扰因素的影响程度,比如大体积的水泥泥土建筑物中,水泥的用量过大则会导致混凝土水化热的升高。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则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使混凝土的内外结构温差<30℃。且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采用强度等级在C20~C30的范围内混凝土材料。采用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地确保混凝土在大体积的情况下也能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中的需用水量。

3.6 注重温度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艺中,温度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温控计算的实质是掌握混凝土结构内部温的具体的变化规律。当然,理论与实际施工操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等影响,因而温度控制无法实现百分之百达到某一标准范围,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温度进行监控制并将监测结果进行实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有关团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结构裂痕的产生提供重要依据。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情况可以采用降低浇筑温度和水管冷却两种常用的温度控制方法。根据经验,进行混凝土浇筑的环境温度一般不可>28℃。若混合材料中含有石子和黄沙的成分,应防止浇筑过程受到阳光直射,可以采取棚下浇筑的处理方式。若环境温度较高,则可对原料石子进行浇水进行温度控制。并且混凝土的输送泵上还应设置遮阳泵。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的体积较为庞大,在浇筑过程中,若缺乏人工冷却的相关措施,令其天然冷却,则这一过程将会变得十分缓慢,以理论值计算这一冷却过程可能达到几年时间之长。因此,采用冷水水管方式来对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部件进行降温,可以有效降低基础温差,控制温度应力,防止混凝土裂痕的产生。

4 结语

夏季浇筑混凝土应注意避开高温始端,在早晚气温较低时浇筑混凝土,防止高温时段混凝土水分流失较快,造成干缩裂缝。做好大型混凝土施工工程中的相关准备工作、监督工作,能够有效起到保障作用,并且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使效益达到最大化.

猜你喜欢
体积裂缝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现代装饰(2022年5期)2022-10-13 08:48:04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裂缝(组诗)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3:56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地球的裂缝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