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伯艳 胡亚楠
在现代会展业发展中,会议、展览、经贸、旅游、娱乐和节庆表演等多种活动形式相辅相成,形成了相互交融的发展态势,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速运转,拉动了餐饮业、旅游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展业对其他产业产生了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和旁侧关联效应:一方面,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和配套产业的支持;另一方面,会展业的有效发展又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效益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会展业超强的产业联动效应使其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呈现出越来越紧密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城市开展了“会展+”产业协同发展的实践探索。如重庆市利用“渝洽会”“高交会”为代表的会展活动,将会展与相关产业有机结合,通过连续举办行业专业展会促进当地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形成了“6+1”支柱产业集群;广州利用“广交会”的优质平台,不仅形成了工业、贸易相互融合的良好发展格局,也带动了交通、广告、通讯、装饰等行业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出,产业协同发展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新增长具有关键作用。“会展+”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长久以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与之相应,从政府主导到政府驱动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会展业总体发展模式。经济学家林毅夫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将中国道路成功的秘诀总结为在经济发展和转型中既发挥“有效市场”的作用,也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同时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格局。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政府需要改善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法律制度,如果有政府的引导,可能会比较快地形成产业集群,加快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在推动“会展+”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方面,政府也大有可为,需要因势利导地顺势而为去干预市场。因此,政府如何合理运用自身职能,通过宏观规划、科学定位、引导扶持等手段,推动城市会展业和其他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会展业的拉动效应和扩散效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
近年来,社会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加速了生产要素转移和优化的步伐,产业关联与协同也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事实上,国内外对于产业协同发展的研究主要基于协同理论。协同论也被称为“协同学”,最早是由学者哈肯提出,他认为协同是系统内诸子系统间通过相互作用、协调共生并形成协调现象,这种协同使整个系统表现为时空、结构、功能的协调有序状态。迈克尔·波特将这一理论引入到经济学中,用于研究企业产业发展战略,并通过分析得出,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协同效应、融合效应。国内学者将协同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机结合,研究了产业协同效应、产业协同测量、影响产业协同发展的因素等问题。
在会展业与关联产业的协同发展方面,旅游业因其与会展业之间的天然融合性而备受关注,“会展+旅游”作为会展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后的一种旅游产品形式,成为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新的发展模式。会展业的资源和影响力有助于带动旅游业深度发展,节庆活动、景区表演活动等广义的会展活动项目,能够增加游客逗留时间和刺激消费、发展夜间经济以及在旅游淡季吸引游客;同时旅游业的拉动力、催化力以及集成作用,能够为会展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很好的平台,形成新业态,由此拓展双方的发展空间、提升双方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以及产业价值。随着“中国智造2025”规划的推进,依托智能制造行业技术、政策等方面的优势,会展业与智能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可行性。在区域会展业协同发展方面,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内重要内容的京津冀会展业如何实现协同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京津冀城市群会展资源及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要实现京津冀会展业的协同发展,必须从空间布局、产业协同、资源共享、公共服务协作四个层面的战略构想出发,突破公共服务分割、辅助行业短板等瓶颈限制,探寻可行的合作模式与实施方案。
关于政府参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从发达国家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经验看,要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协同发展中的引导功能和支持作用。同时,通过建立央地协调机制,厘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中各自所应发挥的作用,加强中央统筹指导和地方政府的协同配合,完善合作驱动机制,确保行政区局部利益切合协同发展整体要求,为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本文奠定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可以看出,会展业与平行产业之间的联动以及其中的政府角色和作用已经获得了学者们的关注。但是,学术界对政府驱动视角下如何推动会展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的深度挖掘仍显不足。特别是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发展,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必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走向。在当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对“会展+”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研究既符合当前经济新常态发展态势的需要,也符合强化和完善政府职能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之际,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已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需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经济发展要取得新成效,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会展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亟需与其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一方面以此促进会展业自身优化升级,另一方面更好地发挥经济平台的作用,为其他产业提供优质服务,实现联动发展。
对“会展+”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宏观环境采用传统的PEST宏观环境分析方法,从政治环境(Politics)、经济环境(Economy)、社会环 境 (Society)、技术环境(Technology)四个维度来进行,得出以下结论。
1.政府重视和对产业发展的政策回应,为“会展+”产业协同创新提供了政治环境支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会展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各级政府对会展业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了各类政策,鼓励、扶持会展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根据2017年最新修订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会议及展览服务由行业小类调整为中类(会议、展览及相关服务),会展业的产业地位有了质的飞跃。2018年,国务院出台《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强调发展展览形式的服务贸易,凸显了会展业在服务贸易结构优化中的战略性地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2017—2025年)》指出,到2025年,服务业要逐渐转变发展方式,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量,要从“大”变“强”,这给作为现代服务业门类之一的会展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国际资本注入和会展持续向好的发展业态,为“会展+”产业协同创新提供了经济环境支持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扩大对外投资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金融资本的流入,资本的流入与流通拓宽了会展业的融资渠道,提升了会展业的投融资能力。而随着会展业办展数量和办展规模的快速增长,由会展业所带来的直接经济产值也将大幅增长。有研究报告预计,中国会展行业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0%以上,2022年国内会展业直接经济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会展业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会展+”产业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相比,“会展+”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这说明,会展业与相关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市场空间有待开发,所能创造的市场价值值得期待。
3.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和新生代消费文化,为“会展+”产业协同创新提供了社会环境支持
会展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其发展不仅受到国家战略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也受到社会消费结构的影响。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升,消费结构开始转型升级。目前进行的消费升级正在驱动着以教育、娱乐文化和医疗保健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根据《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19》,受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老年医疗、养老护理、休闲度假和文化旅游等主题的展览会,有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展览业的热点领域之一。此外,新生代消费文化催生的动漫展、电竞展等展会也值得关注。因此,会展业可以积极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与当前热点领域的产业协同前进,大展身手。
4.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会展+”产业协同创新提供了技术环境支持
近年来,科技的快速发展极大地驱动了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会展业更不例外。基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传统会展业发展模式被革新,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线会展”模式,这不仅大大延长了展会的生命周期,也很大程度提升了展会的质量和水平,使观众的参展体验更加人性化、智能化。特别是作为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的到来,为会展业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技术平台,有效提高了现代会展业的效率和效益。未来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一定能够为“会展+”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产业协同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因素和多尺度等权变特征的复杂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当前会展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会展+”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既受困于自身发展短板这个内部因素,也受制于政府规划和管理不力这一外部因素。
1.会展业自身发展的成熟度和专业性不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会展业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会展规模和会展层次均有很大提升,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扩大。但在我国会展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同德国、法国等展览强国相比,我国会展业还存在行业自律欠缺、专业化程度偏低的问题。我国会展业经过多年发展,仍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会展业的自律体系相对滞后,不利于我国会展业的长远发展。虽然拥有如中国进出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一些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展览项目,但从总体来看,展览产业的成熟度和专业度仍然不高。根据2018年和2019年《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我国会展业发展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主体不活跃等问题,创新性不足、专业化程度低、配套服务业短板十分突出。会展业发展的成熟度和专业性不高对展览业的扩散效应的实现以及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非常不利。
2.协同发展规划和管理缺位
政府规划对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政府推动城市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需要政府明确自身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为构建城市“会展+”产业协同发展体系制定发展战略、完善扶持体系,同时提高政策的持续性和可操作性,为推进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指引方向。然而,当前各地政府协同发展意识不强,多以办展数量和办展规模作为发展目标,积极建设“会展强城”,各地产业发展相互重叠,竞争大于合作,政府之间博弈现象严重。虽然近些年各地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会展产业扶持政策,但具体到产业协同发展层面并未取得显著进展,导致“会展+”产业协同发展缺乏统筹规划,难以系统、科学地推进。而推进产业的协同也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为支撑,从现阶段会展业市场状况来看,会展业管理体制不顺和法制不健全的问题仍然突出,缺乏专门支撑会展业发展的法律法规,部分审批部门重审批、轻监管的现象尚未扭转。这种规划和管理上的缺位,极大地影响了“会展+”产业协同发展进程。
产业协同发展带来产业要素的流动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使各种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会展业作为联动性较强的产业也是如此。从产业发展要素的契合性、发展需求的互补性角度出发,会展业与文化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的合作能够带来双赢甚至多赢的效应,符合产业协同发展的理念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提升,对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有些地方的文化产业甚至成为了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会展业和文化产业都属于“无烟产业”和朝阳产业,在产业特征和属性方面具有较高的契合度,二者的协同发展正是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同时,会展可以起到宣传和传承文化等作用,而文化则可以帮助展览实现从展销等经济功能向展销经济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社会凝聚功能等多元功能转变。目前各地举办的展览主要集中在餐饮、服装、工业品等方面,而以物质文化为载体的展览形式还较为少见。因此,“会展+文化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模式是未来需要加以关注和推进的方向。
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了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七大产业。《2018年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数据报告》指出,瞄准产业变革方向,服务企业展示交易需求,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成为展览业界竞争制胜的法宝。新兴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型、消耗物质资源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特征,能够带领经济和社会长远的发展。当前,我国的新兴产业正处于被扶持并上升发展的阶段,而会展项目通过其高关注度和高传播性对提升新兴产业的知名度并扩大其影响多有裨益。另一方面,顺应生态化发展趋势,绿色会展业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新兴产业融合新技术,能够为绿色会展和生态会展的发展需求提供强大的支持。
优势产业往往享有政府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将优势产业与会展相结合既有助于城市会展品牌的培育,又能够推动优势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就是“会展+优势产业”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义乌市会展业正是以当地成熟的小商品产业和市场作为支撑,展示了个性鲜明的展会特色,形成了以“义博会”为龙头,以五金博览会、玩具博览会等专业性展会相配套的会展业发展格局。此外,杭州会展业以信息产业和技术优势实现了“智慧会展”,并通过举办电子商务、云计算、电子信息、物联网等专业展会,推动发展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建设万亿信息产业集群。这些极具优势的产业为当地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反过来,这些专业展会的举办也极大推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扩散了产业集群效应。
地方政府作为推动“会展+”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从地方文化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等相关产业着手,明确可行的“会展+”产业协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面对会展业协同发展规划和监管欠缺的困境,应强化政府驱动。政府围绕保障、调节、助推三大作用机制,充分发挥自身在“会展+”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的整体规划、产业监管和要素供给功能,为“会展+”产业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具体来说,政府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着手,助推会展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及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宏观上通过制定“会展+”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改革展会项目审批制度、构架产业协同政策体系予以产业发展引导;在中观上通过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机制加强会展业规范管理;在微观上完善人才、资金、技术等协同发展要素供给。
在推动城市“会展+”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创新管理方式,从宏观上引导会展业与相关产业间的协同发展,实现在优质环境下的会展业与其他产业协同高效发展。
首先,制定“会展+”产业协同发展规划。自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各地跟进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新、规范会展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但是在政策内容上,还缺少对推动会展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系统规划和部署。因此,各地政府应结合本地会展业和总体产业发展水平,制定出一条切实可行的“会展+”产业协同发展路线,为推动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指导性纲领。对于在一些特定产业上有比较优势的地区,促进其与会展业有机结合起来,使其优势能够得到更充分发挥。
其次,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提高审批效率。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资源和信息手段,简化会展项目审批事项和审批流程,健全各行政审批部门间的沟通和联动机制,打造权力在线运行、审批全程公开的审批机制,以此鼓励行业专业展会的举办。通过行业专业会展项目的连续举办带动产业的发展,实现以会展促产业、以产业促会展的良好态势。同时,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鼓励更多民营资本进入会展市场,增强会展业实力,为推进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夯实基础,从而加快“会展+”产业协同发展速度。
最后,以产业关联度、产业链契合度、产业圈合理性等为标准,构建产业协同政策体系。完善相关配套扶植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支持、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性、可操作性,保证政策的落实度。以政策为导向,为推动“会展+”产业协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当前,我国会展业的法制化管理还较为滞后,多数地区还未形成系统的会展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职能部门只审批不监管现象依然存在,扰乱了市场秩序。在弥补市场失灵、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政府可以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这种作用需要借助加强监管来实现。为此,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和法制体系是保障会展业与文化产业、新兴产业、优势产业等产业稳定有序协同发展的必要措施。各地政府必须立足于当地会展业及其他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出符合本地发展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措施,为协同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协调、矛盾解决提供法制支撑,提升职能部门监管执法水平。另一方面,要创新监管机制,加强对展会的事中和事后监管,强化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强化会展业和协同产业间的诚信体系建设,建立信用档案和违法违规信息披露制度,推动以信用约束为核心、协同监管为重点的新型监管机制建设,提高监管的有效性。通过优质高效的“管”营造公平、公正的产业协同发展环境,规范会展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市场秩序。
产业间协同发展的重点是要素投入情况,因此,政府推动“会展+”产业协同发展需加大对人才、资金、技术等相关要素的投入力度。政府要准确把握产业协同发展的趋势,重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引导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出台相应的专业人才引进政策,加强“政产学研用”基地的建设,为促进城市会展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提供“软件”支持。其次,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优化政务服务方式,促进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做到行政审批流程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政务资源进一步集约化,以建立“亲”而“清”的政商关系吸引更多资本流入,进而拓宽“会展+”产业协同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在技术层面,利用多元化的投融资金,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技术研发等相关项目,加快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会展+”产业协同的发展。此外,还要加快构建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政务数据、行业数据等综合性数据库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真正发挥“最后一公里”数据资源的效用,为优化会展业布局和建立 “会展+”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提供量化分析信息。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会展业作为连接第二、三产业的重要平台,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塑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建立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当前,我国推动“会展+”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既具有现实迫切性,又具有推进可行性,这一发展模式必将成为产业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在现阶段,“会展+”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既面临宏观环境持续向好这一发展机遇,又要克服诸多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意识和驱动发展功能至关重要,需要抓住机遇,破解困境,把握“会展+”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做好宏观引导、中观管理和微观供给,为“会展+”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