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高等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1-11-21 02:53张单妹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张单妹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已席卷整个教育领域,新技术、新媒体、新思想、新理念也在这种网络大环境下应运而生。所谓教育信息化,主要指的是在开放教育观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借助于信息技术开展整个教育活动,构建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课堂上教学模式的丰富化,同时也全面改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执行,但是,部分教师在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研究信息技术支撑下高等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方法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高等院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1.1 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都会采用灌溉式教学模式,这种单一而又陈旧的教学模式的使用不仅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重要的是,会限制学生的能力发展。如今,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以及实践教学法的应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又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氛围,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最重要的是,可以全面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1]。

1.2 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师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讲解和教学资源的使用主要依赖于课本上的教学资料,而如今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与辅导下,教师可以实现更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挖掘和使用,进而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拓展。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还可以实现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全面地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2 高等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

2.1 教学改革停留在理论层面

目前,虽然很多高等院校都已经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但是针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例如,大部分学校都是采用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教学环境下的板书教学和灌溉教学,但这仅仅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础,实现信息技术的引入知识达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层面,并没有真正地付诸于实践。举个简单的例子,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不仅仅包含线下教育,更包含很多的线上教育,但是就高等院校目前部分学科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是依赖于线下教育完成整个教学活动,缺乏线上教育环节,因此我们说,高等院校针对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2]。

2.2 对于教学资源应用不够充分

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针对课程资源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且内容也比较多,但是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针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并不够充分,依然是采用课本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资源,未能实现更多的教学资源的引入和挖掘,进而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缺乏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设计。21世纪的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提升,社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高压力的竞争环境,各行各业需要的是综合性发展人才,而不再仅仅是传统教学环境下的理论性人才,因此,在高等院校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要实现理论教学知识的讲解之外,还要实现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但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实践教育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缺乏的一部分教学内容。

2.3 教学模式不够创新

若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一定要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全面改善课堂教学质量,但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信息技术背景下,很多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旧不够创新,进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部分教师只是实现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却未实现更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大部分教师都只是将板书式的教学改变成了信息技术教学,针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依然是采用灌溉式教学模式,进而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十分的枯燥和乏味,教学方法的采取也不够恰当。

3 信息技术支撑下高等院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措施

3.1 加强教学改革,重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背景下,若想促进高等院校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加强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大多将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未能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而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不高。如今,信息技术背景下,若想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加强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思想的转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针对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结合信息技术,从而实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更好地适应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执行。除了要实现教学的改革之外,还要实现教学模式的重构,要转变传统教学环境下的线上教学模式为“线上+线下”双结合的教学模式[3]。

3.2 形成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除了课堂教学的模式要发生一定的转变之外,评价的方式也要发生一定的转变,要形成过程性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评价方式,同时评价内容要包含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两个方面。举个简单的例子,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不仅会进行线下学习,也会进行线上学习,而在学生线上学习的过程中,相对应的学习软件会记录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及学习状态,而教师在开展学生评价考核工作的过程中,要将线上的学习考核也列入其中,进而形成线上线下双结合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

3.3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要创新教学模式,教师不可再采用传统教学环境下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实现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比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之外,还可以设置开放式课堂。开放式课堂主要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转换角色,由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为教师以及其他的学生讲解教学内容,教师以及其他的学生对所讲解的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转换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的方式,实现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既可以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又可以达到锻炼学生、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4]。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开展微课教育。微课堂教育指的是教师可以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微视频,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及课后都可以应用微视频。借助于微视频的使用不仅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还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尤其是对一些对新知识接受比较慢的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视频,实现课堂教学知识的反复巩固和学习。另外,教师一定要开展实践教学,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多样化实践场景的设置和模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开展混合式教学符合当前“互联网+教育”的大趋势,除了需要重构课堂教学,更需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从专业层面系统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在混合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人才培养、加强实践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希望本文可以推进高等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使用,促进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