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佳惠
【摘要】新时期小学班主任教育的核心是围绕安全、班级管理,尤其是需要在对学生日常生活管理过程中拓展安全思想,帮助学生更快速适应于小學生活。由此可见,教师需明确安全教育渗透的重要性,诱导学生在强化个人主观意识的同时提升个人的主观意识,帮助学生塑造思想观念。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安全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安全教育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安全教育已成为学校管理关注重点之一。因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其年龄小,判断力低,对自身安全的防范意识淡薄,所以学校要求小学班主任要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笔者就“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安全教育”谈谈自身的一些粗浅看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应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对于校园内集体活动安全问题,应在组织活动前告知学生: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能推搡同学;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聚齐,避免发生踩踏事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可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当前一些小商铺的食品制作过程,让学生思考食用这些食物的危害有哪些。并再告知学生一些注意事项,如严禁饮用自来水,应多使用热水,少吃一些油炸食物以及冷冻食物。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对于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教师应在学生上下学前后多告知学生勤看车辆,“红灯停、绿灯行,看见黄灯等一等。”每日告知,学生便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减少因不看车辆而造成的人身事故。对于家庭方面的安全问题,也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为学生普及一些科学用电、气等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生活技能的同时保障学生在家的生命安全。
二、开展班级安全宣传活动
小学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宣传活动。如下:其一,可以在黑板报上开辟安全宣传栏,每日写下一句能警惕学生安全的名人名言,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其二,可以在班级内开展安全教育的手抄报竞赛活动,让学生根据班主任要求的主题,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自行搜索资料制作手抄报,内化于心。如有的学生以“火灾”为主题,将火灾现场与救火的过程画了出来,十分生动形象。还有的学生以“交通事故”为主题,描述了车祸事故发生后家人悲痛欲绝的画面,引发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其三,可以在班级内开展情境班会,让学生就一件事情自选角色进行表演,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安全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由此,通过在班级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宣传活动,可以让学生对各方面安全问题产生进一步的了解,继而在日后生活中多加注意与防范,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三、教给学生安全急救方法
在小学阶段的安全教育过程中,小学班主任除了要帮助学生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外,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安全急救常识,以应对不时之需。以“火灾”为例,我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火灾来临时人的处境到底是怎么样的。等学生观看完视频后,让学生谈谈自身的想法,假如自己陷入了这种处境,你会如何做;你见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帮助别人。由于小学生几乎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因此教师应详细地为学生普及此方面相关的急救知识。“在面对火灾时,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离险境,带火者应迅速卧倒就地打滚灭火或用水、棉被、大衣等覆盖灭火,切记不能带火奔跑,一是不利于灭火,二是会加重呼吸道烧伤。如果受伤情况不是很严重,可以先冷却受伤部位,用冷自来水冲洗伤肢,冷却烧伤处,继而转送医院。”再以“溺水”来说,教师同样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急救方法,如“假如有人不小心掉到了水里,应先将溺水者拖离溺水现场,然后看看口鼻内有没有异物,有的话及时拿出,保证呼吸畅通。随后,再让溺水者头呈低位拍打其背部,这样就可以使进入呼吸道和肺中的水流出。人苏醒后,便可尽快转送医院。”等学生对溺水急救方法有所了解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模拟实验。在模拟实验过程中,虽然每个学生的姿势和按压力度都不够精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每个学生都能熟练地完成一整套急救流程,成为一个个溺水急救小能手。
四、完善班级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的引领者,除了通过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和教给学生一些急救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如通过全员选举的方式选出安全监督员,让安全监督员完成班级内安全检查登记表的填写,如班级内的电器、门窗、多媒体等物品是否有定时清洗、消毒,有无损坏,是否有及时更换等,让学生及教师对班级周围环境的安全程度有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减少班级内的安全隐患。同时,还可以在班级内不定期地开展关于安全知识的讨论会,让每个学生在课前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关于安全方面的知识,并在课上一一进行分享,就矛盾问题进行辩论等。这样既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还能加强学生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或者开展安全教育课,让学生了解一些安全常识,学会一些应急自救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除此之外,在日常安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还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因为学生除了在校时间外,在家的时间是最长的,只有建立家校组合模式,统一思想,统一做法,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保护自己,远离危险。所以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家访、电访等方式与家长互动,并多开展一些活动。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安全意识,在面对危险时才能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不让自己以及他人受到伤害,以健康的身体去迎接每一天的学习。所以笔者就立足日常管理经验,从以上几方面展开具体分析,旨在提高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安全教育的质量,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促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刘秀.小学班主任应该做好德育和安全教育[J].教育艺术,2020,(06):43.
[2]马海红.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分析[J].学周刊,2020,(19):163-164.
[3]孙卉.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安全教育[J].情感读本,2020,(0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