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霞
【摘要】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因此,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在阅读时很难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力,所以阅读教学有效性不高,并且以往的教学方法过于滞后,很难满足当下的阅读教学需求。小学阶段是打好阅读基础的重要时期,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深入探索阅读教学方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分析,通过有效阅读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引言:对于小学语文课程來说,阅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获取知识,感悟内容,同时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至关重要。不过当前很多教师缺乏阅读教学研究,没有灵活掌握阅读教学方法,所以使教学受到限制、束缚,而学生也逐渐降低阅读热情。想要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明确阅读对学生的深远影响,通过正确方法实现知识积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从而引发阅读兴趣,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最好途径,可以帮助人们提高整体素质、学会明辨是非、增长个人阅历、充实精神世界。由此可见,读书对人的整个人生是十分重要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极强,教师要精心雕琢这些璞玉,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铸造好阅读的基石。且现在的小学语文更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察,阅读又是为写作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学习手段,可以提升小学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明白基本的行文顺序。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并没有发挥出阅读的作用,因此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甚至会打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果学生无法主动投入阅读中,教学效果自然不高。由于学生年龄小,本身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控能力差等问题,教师布置阅读任务,学生无法坚持完成,在阅读过程中走神、涣散。另外,学生没有太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学时不主动配合教师,这也是教师需要优先处理的问题。
三、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力度
许多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最重要的是积累字词,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这个想法没错,但是教师太过重视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忽视了字词的运用一阅读的重要性。任何知识点都要学会用于实处,才能有效巩固所学知识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重视培养学生字词积累的前提下,亦不可忽视对其阅读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的字词积累落于实处,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阅读水平
作为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做好表率,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小学教师在工作之余,要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增加自身的阅读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旁征博引,对名人佳句信手拈来,就可以在班级里起到垂范作用,促使学生效仿语文教师,在课外进行自主阅读,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三)适当拓展,拓宽学生阅读范围
想要增加小学语文阅读量,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时间很难实现,因此除了课堂应该适当拓展,也要利用其他课外时间进行阅读,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以往教师是在课前几分钟进行阅读,学生很难得到有效锻炼,所以必须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促使学生进一步积累知识,强化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特点选择课外阅读内容,如低学段主要以童话故事为主,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而高年级学生可以选择历史名著、人物传记,充实学生的课后时间。
(四)多元化方法提高阅读针对性
不同的阅读内容,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在当下的教育中,教学方法越来越多,只有选对方法才能给阅读教学带来积极影响。例如,在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无法理解其中的民族使命感,可以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圆明园相关的视频资料,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再如《鲁滨逊漂流记》,该文章具有深刻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探究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分析,并对该故事展开想象:如果是自己在小岛,上该如何生存,通过讨论探究的方式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能增加阅读教学中的互动,逐渐提高教学有效性。
(五)结合实际,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
文学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讲解时,离不开实际生活,教师要让阅读基于生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时候,课文的时代背景久远,学生理解不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时候,教师就要利用多媒体平台教学,播放短视频或是动画让学生对作者的时代背景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六)创新教学方式
语文阅读教学要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如果教师把阅读教学等同于背诵课文就会让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所以教师不可以将一篇饱含人文情怀的课文简单地当成基础教学资料,只分析课文中作者所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忽视对课文情感的分析。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课文蕴含的情感产生共鸣,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结束语:在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培养阅读能力就是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注重阅读,并且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针对教学方法展开创新,让学生能够养成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掌握更多的知识,逐渐积累阅读与写作技巧。另外,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角色,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结合有效方法促使学生热爱阅读,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能够独自理解文章内涵,最终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同时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炳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13.
[2]李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110-111.
[3]石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探讨[J].读写算,2020(36):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