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海宏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蕴藏着许许多多优秀的瑰宝。罗城仫佬族剪纸艺术风格独特、题材多样,同时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以大专教育为主要核心,从互联网、小组合作、实地探究三个方向,探究罗城仫佬族剪纸美学教育,让学生逐渐地了解罗城仫佬族剪纸美学,并深深地感受到它的魅力。
关键词:大专美术;罗城仫佬族剪纸;美学;教育
2018年12月,仫佬族剪紙技艺列入广西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项艺术的传承价值。大专美学教育中,既要让学生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价值,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艺术品,使学生能够透过作品看到其内在的价值,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加深印象。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单纯地向学生展示、介绍,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因此需要借助有效、科学的教学途径,引起学生初探罗城仫佬族剪纸美学的兴趣。
一、借助互联网,初识罗城仫佬族剪纸美学
大多数学生对“剪纸”工艺作品并不陌生,甚至能够用简单的工具剪出简单的作品。但是剪纸艺术在各个地区所表现出的风格各不相同,美学内涵也有一定的差异。仫佬族剪纸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传统美术,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具有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构图饱满、造型夸张等艺术特点。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工具,为学生展示多种丰富的仫佬族剪纸作品,让学生初识罗城仫佬族剪纸,感知其内在美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之前,在互联网中搜集多种题材展示的罗城仫佬族剪纸作品,如历史故事类、民间故事类、花卉类、图腾符号类、动物类、神话传说类等,然后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其艺术创作的丰富性、多样性。最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美学鉴赏经验,对罗城仫佬族剪纸美学进行欣赏,了解其寓意美、造型美、生活美、装饰美等特征,从而为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罗城仫佬族剪纸奠定基础。
二、小组合作,逐渐认知罗城仫佬族剪纸美学
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当学生对罗城仫佬族剪纸有初步印象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其艺术价值、制作方法、美学内涵,逐渐认知罗城仫佬族剪纸。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前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其题材、造型表现、剪法等多项内容,然后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由此实现多种美学思想的碰撞,同时促进学生美学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对罗城仫佬族剪纸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例如,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了仫佬族民间剪纸《百猴闹新春》(莫文师 摄)。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其进行美学鉴赏。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教师为每个小组都选择了不同的探究主题。小组1讨论其寓意美,小组2讨论其造型美,小组3讨论其装饰美、小组4讨论其生活应用等,然后大家在课堂中尽情的讨论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们进行课堂总结,整体性地分析这幅作品的美学内涵。总之,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会丰富自己的美学素养,并促进其美学思维的发展。此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并让学生在课下阶段对更多的作品进行美学鉴赏。
三、实地探究,切实体验罗城仫佬族剪纸美学
对大专学生而言,他们的行为、思想都已经相对成熟,教师可以跟学校申请,组织学生们进行实地探究,与当地的民间艺术家、传统民间手艺人等进行请教,学一学如何剪出罗城仫佬族剪纸作品,并将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既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美术内涵。此外,教师在可以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渗透传统艺术的传承责任意识,让新一代的青年能够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担,并深刻地意识到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们走进罗城仫佬族之后,可以先与当地的老人进行交流,了解当地剪纸艺术的特点,感受是怎样的生活环境孕育出如此的剪纸作品。紧接着,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项目组,向当地的手艺人学艺,利用当地的一些剪纸手法,剪出多样性的作品,既能够让学生体验罗城仫佬族剪纸艺术,还能够让学生在剪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想法融入更多现代化的元素,对罗城仫佬族剪纸艺术进行适当地创新,从而促进学生们美术素养的提升。此外,只有当学生实地探究之后,才会真正地了解该艺术作品的美学内涵,并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使学生的学习质量更高。
总而言之,仫佬族剪纸的艺术价值十分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表现力。作为教师,应该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将其引入课堂之中,打破其依靠家传和师承的壁垒,让更多的人传承艺术,运用于家居摆设、美化生活、民俗活动和服饰与刺绣底样等多种方面,延续着它原始却智慧的传承,也为中国美学教育增添更多的色彩。
参考文献:
[1]李旭,尹佳琪.广西仫佬族剪纸艺术题材演变及数字化展示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12):34-35.
[2]罗华清.保护和传承仫佬族剪纸艺术的几点思考[J].新西部,2018(3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