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方之
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播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播完已有一段时日,热度仍高居不下。最值得称道的是,它在年轻人群体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bilibili这一90后、00后聚集的视频网站上,有关《觉醒年代》的解说、剪辑视频层出不穷;在微博、知乎等平台,《觉醒年代》的话题也持续爆火。
在大众普遍印象中,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往往是沉重而严肃的,一部足够“走心”的主旋律电视剧固然能收获观众的尊重与赞誉,却往往很难拥有能与时下流行的偶像剧相匹敌的人气。那么,《觉醒年代》作为一部庆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是如何“高分出圈”,让年轻人直呼“神作”的呢?
#01 《觉醒年代》的故事
1915年到1921年的革命斗争历史是这部剧作的蓝本。“觉醒”的故事大致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开始,以陈独秀、李大钊、周树人等先驱的革命历程为主线,以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等新青年追求真理的经历为副线。它展现了一百多年前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画卷,以及画卷中那些有血有肉、英勇无畏的人们。
初次登场的陈独秀,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一句“这样的国,无可救药”,在留日学生间引爆了一颗炸弹。陈独秀一时间成为了留学生的众矢之的,那时的他还未曾料到,日后他主办的《青年杂志》,将成为青年学生最强的思想武器,成为“觉醒”的一抹曙光。
而李大钊一出场,便向同学们分析了时势之紧迫,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拯救中国。这番激情澎湃的演说,生动展示了何为“自古英雄出少年”,也昭示了这位青年人未来必定愿意为艰巨的斗争付出一切,以自己的血肉证明何为“虽千万人吾往矣”。
镜头一转,长沙的街头大雨滂沱,一位名为毛泽东的青年人抱着油纸包裹的《新青年》杂志,独自逆行在泥泞的街道上。在这条街道上,有太多的悲哀、黑暗与不公,他从风雨中走来,亦向风雨中奔去。底层人民的苦难一一被毛泽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多年后,他将亲自改变这一切。
熟悉周树人小说的观众,一定知道那篇《药》。蘸满人血的馒头,并未治好痨病患者,也从未治好过这动荡不安的国家。周树人坐在街头认真查看金石碑文时,《药》的故事正在他的背后悄然上演。这位战士以笔为戈,以纸为戎,用文字抒发自己的肺腑之声。
漫漫长夜中,觉醒者最先醒来,在无尽的黑暗中燃起了自己的灯火。纵使被千夫所指,朝不保夕,他们依然坚持“有一分光,发一分热”,坚信着星火燎原那一天的到来。历史书上不经意翻过的一页,浓缩着他们熠熠生辉的岁月、艰苦却壮烈的一生。
“《觉醒年代》有续集吗?”
“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
《觉醒年代》的故事没有完结,也一定不会完结。它不是终章,而是一个崭新的序章,是21世纪青年与20世纪青年间一场跨越百年的精神对话。当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青年,将把革命先烈的故事继续、继续书写下去。
#02 “细节控”剧组
在细节方面,《觉醒年代》剧组力求捕捉并还原百年前的中国。无论是布景还是道具,导演与工作人员都花了十二分的心思。
为再现上世纪老北京街头黄沙漫天的场景,剧组通过反复比较考量,从张家口运来了几百吨黄沙,还嫌沙土颗粒太大,不够还原。于是,工作人员们拿着小网子人工筛沙土,再用鼓风机把沙子扬起来。等到一停机,所有人就上街捡沙子,把沙子屯起来以备下次使用。
沙土固然可以搬运,建筑却很难搬运。更何况剧中需要多次出现的北大红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连实地拍摄都无法做到。剧组一咬牙,按照1:1.2的比例复原了红楼。《觉醒年代》的美术部门下了大功夫,一次次去北大红楼里量尺寸、拍照片,最终建好的红楼可以“以假乱真”。
大场景要还原,小特写也同样不能放过。《觉醒年代》剧中所有“上镜”了的报纸,都是请新闻单位用新闻纸一比一复刻的。报纸上的内容也经过了仔细的考据与还原,只要是镜头所能触及的,观众完全可以放大画面观察。帧帧匠心独运,处处精益求精,让画面随时经得起考验。
一部好剧背后的艰辛拍摄历程可能不为观众所知,但其用心程度是能够为观众所感受、所体会的。导演张永新提到,《觉醒年代》的关键词是“敬畏、紧张和认真”。一部剧作能成为时代大浪淘出的金沙,与这三个关键词密切相关。呕心沥血打磨了整整七年的剧本,尽全力还原历史人物的敬业演员,加上全体“细节控”的剧组人员,《觉醒年代》能满足观众的期待值,在豆瓣评分上做到“高开炸走”,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历史的尊重、对观众的尊重、对艺术的尊重,在《觉醒年代》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统一。
#03 “烟火气”和“萌点”
豆瓣、微博很多中小学生观众表示,《觉醒年代》是学校推荐或要求观看的,本以为自己会提不起兴趣。结果越看越喜欢——个中缘由在于,这部剧作并不是翻来覆去地讲一些政治事件,让历史人物脸谱化、陌生化。而是将“大事件”巧妙地扣在人物身上,让人物形象真实立体,富有生活中的“烟火气”与性格上的“萌点”。
比如,民以食为天,就算是革命英雄,也不能没有一日三餐。由于《觉醒年代》中多次出现了“聚餐”画面,被年轻网友调侃为“干饭年代”;而《觉醒年代》相关的同人创作(指在剧作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多有文、图、视频等)、表情包、文创周边更是屡见不鲜。年轻人用这些新潮的“玩法”,表达了自己对这部神作十足的喜爱。
课本中一个个熟悉的人名,在《觉醒年代》中被还原为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不仅是革命家、斗士、大学者,还是父亲、儿子、丈夫,既有伟人的一面,又有凡人的一面,可以横眉冷对,也可以开怀大笑。正是这些生活中烟火气十足的画面,让《觉醒年代》的叙事温暖而质朴,真挚而动人。可敬又可爱的革命先辈形象,更能赢得年轻人的共情共鸣。
#04 结语
富有感染力的革命历史故事,诚意满满的细节呈现,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正是《觉醒年代》得以“高分出圈”的秘诀。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这部剧作相当于一百年前“80后”“90后”的光辉奋斗史,够“爽”够“燃”,在获得沉浸感极强的观影体验之时,亦能审视自己,更深刻地意识到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担当。而在电视屏幕外,最早的一批“00后”即将迈入社会,为这片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作出贡献。属于他们的“觉醒年代”,已经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