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英,张蕴芳,陆秀梅
[摘 要]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成效,其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已摆在突出位置。中职学校在承担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需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涵养进行提升,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未能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其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并未被充分激发出来,故而中等职业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需要在开展专业课的同时将思想政治课程融入其中,以确保所培养的人才是专业技能与思想政治涵养兼备的高素养技能型人才。
[关 键 词]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6-0194-02
中职院校的专业课程除了需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承担起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的教学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既是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为社会和国家输送新型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一、对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是大力践行立德树人新时代素养教育理念的直接表现
“民族振兴“目标的实现要求国家建设者是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养的人才,作为为国家建设输出技能型人才的中职院校,需要将培养较高政治素养人才的任务落实到各项专业课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中,符合国家提出的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教育目标。它既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活动的本质出发点,同时也是教育事业不断追求的落脚点,对于中职院校而言,夯实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更是专业教育活动实施的突出任务。
(二)是提升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具体表现
旅游行业是提升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旅游行业输送了大批优质人才。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国内市场环境以及国外环境变得更为复杂,旅游行业也因此对相关管理和服务人员有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想顺利地应对旅游市场提出的新难题,就必须在强化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为钥匙,去打开适应现代社会的大门。
(三)是助推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向上发展的有效措施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旅游文化产业的支撑,就当前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旅游文化产业正处于朝阳发展阶段。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对精神消费的体验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当旅游服务与管理的相关从业人员兼备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够给消费者带去更好的旅游体验感。
二、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中暴露出的思政教育问题
(一)对专业的课程思政未引起足够重视
在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全面培养的教育大环境下,一些中职院校已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改进,但是由于中职院校始终无法脱离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教育目标,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时仍然会将专业技能排在首位,致使所设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计划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并且由于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性突出的专业,故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不自觉地侧重于专业技能的传授,在思想政治教学上存在不重视的思想,致使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已开展的课程思政仅局限于理论层面
要想在信息化的时代中胜任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岗位,除了需要夯实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对变化的旅游市场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而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正是确保学生对动态旅游市场做出正确预判的关键。虽然部分中职院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并积极与校外企业展开了合作型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企业真正发挥出的教育功效较小,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部分,绝大部分院校仍旧以刻板的思想政治理论为主,这不仅使思想政治教学的水平被限制,而且为学生专业技能素养的增强增添了障碍。
(三)专业课程思政在师资队伍上表现匮乏
由于过去大部分中职院校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任务上,但并未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教学工作加以重视,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打造上也未投入足够的人力与物力。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高思想素养技能型人才,仅依靠非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师是无法培养出来的,只有当教师本人的思想政治理念处于先进水平时,才能够带领学生对自己的政治思想进行纠偏。
三、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提升课程思政实效的可行性策略
(一)在思政教育目标的指导下优化专业型人才打造模式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首先需要理解课程思政的教学概念,其次要充分且深刻地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重要性,在结合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以及专业技能掌握的学习实际情况下制订与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习惯相匹配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特别注意一点,专业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保证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围之内,随时保证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专业学习中。
(二)在尊重專业特征的前提下对课程思政体系加以创新
专业课程思政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突出的不同点在于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相融合,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与专业课程相孤立的,课程思政所体现出的人文性更为浓烈。为了使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效性发挥到最大值,专业教师需要在尊重专业特征的前提下对课程思政体系加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兼备专业性、复杂性、指导性与综合性的系统性教育,因此中职教师要想切实有效地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涵养,就必须在课前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入进行整体规划,同时在课中对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只有这样才不会让学生产生刻意的思想政治学习感受。
(三)在现有思政教材内容基础上开发课程思政专用教材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要想使课程思政取得良好的教学实效,就需要在现有思政教材的基础上开发课程思政专用教材。过去的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度较低,学生在使用教材时无法产生思想政治学习与专业学习相联系的感受,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思想政治学习与专业技能学习是完全不同的两项学习内容的思维定式,这对于学生提升职业道德而言极为不利。为了有效地避免这一课程思政教学问题,中职院校需要结合自身的专业实际情况以及线下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对思政教材内容以及专业课程教材内容进行校本化的编排。
(四)在结合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
中职院校的学生与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时绝不能一味地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而应该在结合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利用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带动学生主动钻进专业课程学习与思想政治学习之中。教师可以主动与院校周边的旅游景点取得联系,努力促进合作的达成,为学生争取以志愿者的身份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对所学的旅游服务与管理技能进行锻炼的机会,当学生有了真实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工作体会之后,其对于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便会得到明显增强,这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促进而言意义重大。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将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进行课程思政实践探索,既是新时期素质育人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社会对于高素养型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对于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师而言,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至专业教学中,绝不仅仅是对专业知识教学维度的拓展,更是对专业知识教学实效性的真实拉升。所以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需要在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中更为积极主动,要切实发挥好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站位,使学生能够在踏入社会之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志刚,陈海忠,乔海燕.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优化思考[J].职业时空,2012(3).
[2]孙嘉希.把握中职旅游教学现状,改进中职旅游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2010(10).
[3]谢颖.旅游专业学生德育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商业经济,2016(3).
[4]李珊珊.高职旅游职业院校青年旅游职业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1).
[5]邢艳华.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实践探究[J].福建茶叶,2019,41(10):111.
[6]王钰祺,吕东珂,丛丹阳.课程思政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实践路径[J].創新教育研究,2019,7(5):7.
[7]何勇.中职专业基础课程浸润式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以《旅游学概论》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72-76.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