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霞
我国红学、古典文学大师周汝昌的著作中提到:“中华民族是一个诗的民族。”江泽民指出:“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所以说,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有着语言、文字、音乐、绘画、意境等多个方面的巨大美学价值,也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明确列进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作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创新探索古诗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爱好,进而促进学生语言文字水平、人文通识、美学鉴赏能力甚至思想品德的提升,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
而对于古诗教学,此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上已多有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介绍古诗创作及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二是分析诗句、领悟创作思想;三是结合古典文化的古诗欣赏;四是通过朗诵感受古诗语言美。以上四方面构成古诗的课堂教学主体结构。而古诗是融文字美、韵律美、画面美、意境美为一体的古典艺术,有着比单纯的课堂知识传授更大的教育价值,在学生的人生成长和素质培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需要从人的发展着入手,结合新课标,探索新的古诗教学的方式方法。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于创新中小学古诗教学,在更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历史通识、美学感悟、思想道德的素质能力,有几点体悟:
一、以史入诗,在古诗教学中融入大历史观
古典学家周汝昌认为:“读诗说诗,要懂字音字义,要懂格律音节,要懂文化典故,要懂历史环境,更要懂中华民族的诗性、诗心、诗境、诗音。”诗性、诗心、诗境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可能要求过高,但历史环境的教学值得探究。古诗的创作是在宏观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既有当时历史环境的影响,也有诗人个人的人生际遇、心理状态的影响。古诗蕴含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因素,具有传统文化教育的深远作用意义。在古诗教学中融入大历史背景,可以增长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和形成历史学习体系,也可以使教学更加的开放、生动和活力。
如,讲授陆游的《示儿》时,给学生展现“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中原沦陷,南宋偏安临安,向金国称臣纳贡的历史背景。把一篇篇诗歌,通过历史脉络串联起来。在古诗教学中融入历史观,不仅丰富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背景,更好理解诗歌内涵,正确评价诗人作品,更有利于开拓学生知识面,树立学生的大历史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以人入诗,从人生脉络丰富对诗人的认识
人生经历是文学创作最直接的来源,人生际遇以及人生际遇中的审视、感悟和反省等人生经验,是作者文学创作的基本素材,构成文学创作的底色。而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因其人生和思想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风格偏向、意趣指向。比如,李白在被排挤离开长安所作的《行路难》,诗歌中失意、苦悶、迷茫的情绪溢于言表。而数年之后的《将进酒》,已能明显感觉李白已转向达观知命。
所以,在古诗学习中,了解诗人的人生起伏及思想变化,更加易于把握其作品的情感底蕴。
三、以情入诗,在学习中与诗人情感共鸣
南京大学中文系莫砺锋教授在著作中写道:“诗歌是能感动诗者、安慰读者……既然诗歌的核心内蕴是‘感荡心灵的感情,它就必然具有感荡读者心灵的强大功能。”深层次的读诗,能进入诗歌中的意境,进入诗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为之动情,让学生通过读诗与诗人达到共吟、共思、共情。中小学诗歌中,不乏饱含诗人深情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因其表达的情感具有通俗性和大众化,也易于为中小学生学习理解和情感认同。
(一)描写“友情”的诗歌。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二)描写亲情的诗歌。如,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宋凌云的《忆父》“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中小学生虽然生活体验有限,但亲情、友情是人之共情,推己及人,理解起来也是没有难度的,从情感角度读诗,更能体味诗人创作的真意。
四、以画入诗,从古诗学习中提高审美
古典学家周汝昌在作品中说:“由于诗人他审美的眼、审美的心,才发生诗的。”宋代文人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所以,诗歌的文字艺术与绘画的画面艺术,是可以通过“通感”联系起来的。画面感较强的诗歌不在少数,如,唐代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李白的《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以画入诗,不仅在教学活动中生动有趣,可以让学生亲身尝试、体验,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以德入诗,让古诗教学潜移默化育美好品德。曾经,网上火了一篇民国小学生日记:“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这篇日记,诗情画意,美好动人,憩淡而给人正能量。大众纷纷感慨当代小学生的文化品位、生活意趣、审美情趣与民国相比,差距甚远。古诗中不乏爱国爱民、思想积极或文化品位、生活意趣、审美情趣良好的作品,跳出传统的语文课古诗教学的范畴,充分挖掘古诗的思想教育因素,可以探索通过古诗教学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美好品德。
(一)爱国诗篇。比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忧民诗篇。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三)惜时诗篇。如,汉代无名氏的《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四)意趣盎然的诗篇。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总之,古诗,尤其是其中的优秀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塑造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的丰富素材和资源,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料。在阅读鉴赏中,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人文素养、高尚情操、审美情趣,甚至思想道德教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学古诗教学活动中,超脱传统语文教学的观念,从中小学生的能力素质和身心健康出发,创新探索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活动综合效果,值得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汝昌.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M].中华书局,2006.
[2]莫砺锋.莫砺锋诗话[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梁婷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