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
摘要: 儒家君子文化由孔子立基,孟、荀各自深化发展。如果先抛开孔孟之间不谈,专就孔荀之间而言,孔子、荀子的君子思想既有共通之处,又存在明显差异。如果聚焦于“学”论视域下来看,两者的共通之处主要表现在:在君子养成上,都重视“学”的作用;在学习内容上,都注重对“六经”的学习;在学习方法上,都强调知行合一和仿效贤者。两者的差异之处主要表现在:在学习目标上,孔子认为圣人很难达到,“学为君子斯可矣”,而荀子则认为“圣可积而至”,主张君子要学为圣人;在学习内容上,孔子主张“博学于文”,而荀子则主张“学至乎礼而止”;在学习方法上,孔子重视君子“为仁由己”的内在自觉,而荀子则强调君子要外求于礼义师法的规范和引导。从“学”论视域来看,孔、荀荀子思想的异同大体如此。它们之间的这种异同,既反映了孔、荀之间儒家君子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也表现了孔、荀对儒家君子文化确立的奠基性贡献。
关键词:孔子;荀子;君子思想;“学”论
中图分类号:B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1)05-0065-08
先秦是君子文化的奠基期,儒家君子思想发展大体呈现出道德性和政治性两个重要维度。就这两个维度而言,孔子、荀子是其确立和彰显的关键人物,在先秦儒学传统中,孔子最先确立了君子思想的道德之维,而对儒家君子思想政治之维的凸显又以荀子最为代表。在这个意义上说,正是他们共同奠基了为后世所推崇的儒家君子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取向。对孔、荀君子思想进行一番比较研究,有益于揭示先秦儒家君子文化奠基、发展和嬗变的历史进程。这种比较研究可以涉及诸多复杂多样的思想内容,未免所论浮泛、篇幅冗长,我们试图由“学”论入手,在“学”论视域下去展开相关讨论。为何一定要由“学”论入手?我们认为,在孔、荀那里,无论是拥有道德、入仕从政以成为君子还是君子修身养德、兼济天下都得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实现,这一方式便是“学”,因此“学”论是孔、荀君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孔、荀对君子内涵理解的差异,孔、荀对君子“学”论的阐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而这些“学”的差异以及其共通之处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去了解孔、荀的君子思想。
从“学”论视域去分析君子思想应该先对于“学”的内涵有一定的了解,古代对于“学”的注解主要有两种,一种解释为“觉”( 1 ),一种解释为“效”( 2 ),前者侧重于内心的道德觉悟,后者则注重外在知识的获得。但无论是“觉”还是“效”,都是指人通过一定的努力、发挥主体意识而使自身变得更好的一种行为状态,亦或是达到一定层次之后在内在与外在两个方面使自身能够存养本心或继续进取的一种方式。“学”论视域下的君子思想应该包括人如何学以成为君子和君子应该如何学以修身养德、兼济天下终成圣人两方面的意蕴( 3 ),即“学”是成为君子的必修之路也是君子的修养之道。本文之“学”主要是基于此的理解,并结合《论语》与《荀子》对孔、荀君子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能够从孔、荀君子修养的异同之处对两者的君子思想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学”论视域下孔、荀君子思想之所同
孔、荀都十分推崇君子,《论语》《荀子》几乎章章言及君子,对君子的重视不言而喻。“学”论视域下孔、荀君子思想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君子养成和修身上,孔、荀都重视“学”的作用。《论语》首章为《学而》篇,首则便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 ] 1,《荀子》首篇为《劝学》,首句则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 ] 1虽《论语》与《荀子》经过后人的整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说明孔、荀对“学”的重视。子路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成为君子时,孔子首先从修己的角度回之,而修己需要通过学来实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 ] 152孔子推崇的是古代学者般提升自己的学习,批评今人装点门面为他人的学习态度。无疑孔子是主张修己的,也即是说“无论学什么,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潜能,而不是为了表现给别人。学是为了自己的受用和享受,这种受用和享受是追求内心幸福的人所追求的精神与心智的满足。”[ 3 ]所以,孔子讲的学习是为了修己,通过修己才能养成君子人格。在孔子看来,君子是具有内在道德性的理想人格,而学习是成为君子的必修之道。同时,在孔子眼中,君子也是博学好学的,“君子博学于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1 ] 9同孔子一样,荀子也提出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观点,他认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2 ] 12荀子也认为学习是为了完美自己的身心,以塑造理想人格,而不是为了学给别人看或讨好他人。君子完善自己,以美其身的实现也离不开学习。因此,在君子养成和君子修身上,孔、荀都十分强调学习的作用。无论是君子的养成还是君子的修身都要通过学来实现。
其次,在学习内容上,孔、荀都注重对“六经”的学习。《诗》《书》《礼》《易》等文化典籍承载了前人的智慧,养成君子或君子修身都应该重视古代文化典籍的学习。孔子言“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 ] 70,孔子虽博学,但他的学识也不是先天便有的,当卫大夫公孙朝问子贡“仲尼焉学”时,子贡回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1 ] 201可见,孔子有博学好学之名是因为他爱好古代的文化,学自文武之道,并能够勤奋敏捷地去争取。所以,孔子很注重《诗》《书》《礼》《乐》《易》等古代文献的学习,并述而不作,对它们进行了整理研究。孔子曾劝弟子学《诗》,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 ] 183学《诗》的同时,还强调学《礼》,孔子曾对其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1]176,孔子也曾“入太庙,每事问”[ 1 ] 28,问的也是礼。孔子也学《易》、读《书》、注重《乐》:“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1 ] 70“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1 ] 70“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鄭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1 ] 162可见,孔子不仅自己爱好古代文化,也将之作为成为君子的必修课传授给弟子。
荀子也强调“诵经读礼”,注重文化典籍的学习。当提及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时,荀子言“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2 ] 11,即从学习的科目来说,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开始,到阅读《礼》为止。“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2 ] 12荀子认为这些典籍中的原则、纲领是治理天下的重大的考量,是为天下万民从长远考虑、为以后计而保子孙万代的规划,“非孰修为之君子,莫之能知也”[ 2 ] 69,如果不是精通学习它的君子,是不能够理解它的。知其一方可知其二,掌握了他们当中蕴含的道理方可长久,全面了解方可通达、思虑周全方可平安无虞,反复顺着这些道理便可以将事情办得更好( 4 ),所以,要学成君子需得“诵经读礼”。
此外,在君子养成和修养的学习方法上,孔、荀都强调知行合一和仿效贤者。“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4 ],君子的养成和修身需做到知行合一。孔子曾很谦虚地表示:就书本的学问来讲,他大概跟别人差不多,但是身体力行的去实践却还没有达到( 5 )。我们除了能够看到孔子的谦虚,更能体会到他对于实践的强调。君子不仅要学习经典,也要注重实践,做到知行合一。此外,孔子认为君子学习应该见贤思齐。孔子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 ] 3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 ] 71在学习以成为君子或君子自身修身的过程中,要发挥主体意识,看到比自己贤德的人,要向他们学习看齐以提高自我的修养,看到不好的品德和不善之处也要进行自我反省,学会择善而从。所以,孔子的见贤思齐具有内在自省的道德意味。
荀子也注重知行合一,除了对文化知识的把握,他强调君子的学习不仅要听之于耳,更会铭记于心,然后践履于一言一行中,所以君子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当成表率。“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2 ] 12可见,君子注重实践。相反,“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2 ] 12小人的学习是停留在口耳之间的,并不会付诸于行动。荀子同样注重效仿贤师,见贤思齐。他认为“学莫便乎近其人”[ 2 ] 14,向良师益友学习是获取知识最方便的方式。养成君子的学问,没有比学之者向贤师学习更迅速的了。如学习需诵经读礼,但是《礼》和《乐》虽记载法度但并没有详细解说,《诗》《书》记载旧事但却不切近实际,《春秋》文辞简约不易理解( 6 ),所谓“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便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2 ] 14。向贤者学习便可以获得崇高德品德和全面的学识,就能通晓世理。所以孔、荀都强调养成君子或君子修身的学习应该注重知行合一,不仅强调君子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努力学习,更强调君子应该做到躬行;他们也都强调要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向贤者学习。
二、“学”论视域下孔、荀君子思想之所异
“学”论视域下孔、荀君子思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各有特点,各有侧重。
在学习目标方面,孔子认为圣人很难达到,“学为君子斯可矣”,而荀子则认为“圣可积而至”,主张君子要学为圣人。需要注意的是,孔子并非认为君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但君子是一个相对容易实现的理想境界;而荀子也并非不注重君子,只是相对于君子而言,他认为更高的圣人境界是可实现的,但学为圣人的前提也需先成为君子,学为君子是学为圣人的必经阶段。可以说在学习目标上,孔、荀都注重要学成君子。
孔子眼中最重要的理想人格主要有两种,一是圣人,一是君子。但他认为圣人的层次是很难达到的,只有像尧、舜、禹那样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并对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古代圣王才可以称得上是“圣人”。圣人是孔子最高的理想人格,虽普通人难以达到此种境界,但它给人一种精神引领,驱使人们不断地修身律己,使人们始终怀有努力的目标。也正因为普通人对于圣人的境界难以企及,于是孔子又提出了比较具有可行性的“君子”境界,他认为相对于圣人而言,君子是较容易达到的。所以他讲“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1 ] 72孔子曾告诫子夏要学为君子:“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 ] 58,邢昺对此解释为“言人博学先王之道,以润其身者,皆谓之儒,但君子则将以明道,小人则矜其才名”[ 5 ] 76,即做到博学多识以修己只能称之为“儒”,但是将其作为认识道的手段以成为君子儒,这才是学的目标。俨然在孔子眼中,“君子”已是一种值得人们学习修身以达到的理想境界,它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掌握文化典籍,懂得伦理道德,能够严于律己。所以,普通人学的目标在于成为君子。
如果说孔子所言的“圣人”是一种理想化的人生境界,那么荀子所讲的“圣人”则有了更多现实性的意蕴。荀子言:“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 2 ] 33,“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圣人也。”[ 2 ] 394可见,荀子认为的理想人格分三个层次,分别是士、君子、圣人。这三个理想人格是逐步上升的,要求最低的是士,再者是君子,最高的是圣人。他认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要学为圣人,学习是改变出身、提高智力、变得富裕的唯一途径,能够将所学践行的人称为士人,能够勤奋努力的是君子,精通所学知识的人便是圣人。通过学习,最高可以成为圣人,至少也可以成为士或者君子。所以,当有人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时,荀子曰:“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 2 ] 125可见,荀子对圣人与君子、士的学习特性作了明确的区分。当提及学习的起点和终点时,荀子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2 ] 11荀子认为从学习的意义角度来说,是要从士开始,最终都是要成为圣人,从这个角度讲,学习是一刻也不能舍弃的。故在荀子看来,学习的目标在于学成圣人。所以,荀子言:“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无方之民也。”[ 2 ] 348可見,“圣人”在荀子这里具有了可实现性。但要想学为圣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得先成为君子,学为君子是成为圣人的必经阶段。
所以,对于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孔、荀都提到了君子和圣人两个境界,孔子认为圣人是难以实现的,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能够学为君子,便足矣。但在荀子那里,圣人是可以实现的一个境界,他认为“圣可积而致”。所以,他主张人应该先要通过学习成为士,进而学成君子,最终君子要学成圣人。从学习目标这个角度上言,荀子在孔子理想人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强调学为君子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君子学为圣人的可实现性。但不可否认,孔子和荀子都重视学为君子。
在学习内容上,孔子主张“博学于文”,而荀子则主张“学至乎礼而止”。在孔子看来,君子是博学多识的。“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7 ),亦可以弗畔矣夫!”[ 1 ] 62,朱熹对此的诠释为:“君子学欲其博,故于文无不考;守欲其要,故其动必以礼。如此,则可以不背于道矣”[ 6 ],所以君子要想不违背道需要广泛地学习文献,同时也以礼来约束自己。孔子认为,君子要做到博学除了需要学习六经外,还应该学习“六艺”。“六艺”是周代贵族教育体系的内容,孔子对于周代的文化是极度推崇的,所以他讲“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1 ] 28。“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孔子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 ] 80“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 ] 13“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 ] 68,可见孔子对礼、乐的重视。孔子认为君子没有什么要可与他人争的东西,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射箭比赛的过程中君子也会注重“礼”。此外,孔子以好学博学著称,当孔子听到达巷里有人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时,孔子很谦虚地说“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1 ] 86。可见他对于礼、乐、射、御等的重视。孔子认为的君子不仅是一个具备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更是一个注重实践的躬行君子。孔子曾非常谦虚地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 ] 74君子的养成不能只靠主观的学习、醒悟,更要在实践中进行完善与提高。
所以,君子学习的内容正如余英时所言:“君子的修养有两个部分,一是学习诗书六艺文,一是躬行实践[ 7 ] 286,此两部分便是孔子所理解的君子学习修养的内容所在。
在荀子看来,君子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礼法”的学习,所谓“故学也者,礼法也”[ 2 ] 34,其中,对礼的学习尤为重视。王先谦在《荀子·序》中言“荀子论学论治,皆以礼为宗,反复推详,务明其指趣,为千古修道立教所莫能外” [ 2 ] 1,廖名春讲:“隆礼是荀子思想的核心,礼治主义是荀子政治学说的首要特征”[ 8 ],故“礼”在荀子思想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荀子言“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2 ] 11,“学至乎礼而止矣”,强调学习止于礼,常人能否学成君子,君子能否发挥正理平治之功用,国家的治乱兴衰都在于“礼”的实行与否。可以说,诵读《诗》《书》《易》等经典都是为最终学礼打基石。此外,君子也学习并坚定地践行法度,所谓“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 2 ] 33。君子重视并践行礼法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习礼、法能够修身正己,“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 2 ] 34。“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 2 ] 142。二是学习礼、法能够正理平治,礼法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君子是礼法能够得以实施的主体,“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 2 ] 161,“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2 ] 226。在君子看来,学习礼义如果不全面不纯粹的话,是不能称之为完美的,所以君子诵经以求融会贯通,思考和探索以求通晓礼义,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身有害的性情来保养他,感受到不正确的东西就克制自己五官的感受,等到极其爱好的礼义之时,任何诱惑都能使之不为所动,就能够拥有道德操守,进而站稳脚跟,能够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正所谓:“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2]18-19
孔子主张学经典是为了让想要成为君子之人或者君子自身能够从中知晓伦理道德,而荀子主张学习经典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想要成为君子之人或君子自身能夠通晓礼义。其次,他们都主张君子应该学礼,虽然他们都看到了君子学礼具备修己安人的作用,但两者强调的“礼”并不相同,孔子的“礼”更多的是倾向于古代的礼仪、礼节,注重外在的仪式和规范,而“荀子期待的礼是出于当下的,以礼为约束机制,以守礼法为基础性的行为准则,以法胜私,摒弃偏私暗惑之心,使‘涂之人可以为尧舜,最终契于天道,合于四时,长迁而不返其初”[ 9 ]。可见,孔子所言的礼是从外在仪式和规范而言,荀子所言的礼是从政治立场角度而言。孔、荀对君子学习内容的诠释也是符合了两者所理解的君子的形象。孔子重视君子的道德内涵,也注意到了礼的作用,奠基了君子思想特色;荀子则主要从外王的方向对君子思想进行了发展,从礼法角度凸显了君子人格的政治性维度。
在学习方法上,孔子重视君子“为仁由己”的内在自觉,而荀子则强调君子要外求于礼义师法的规范和引导。梁启超认为人格的养成是靠学,而学又分为两个门径,一是内发,二是外助,孔子更倾向于内发,而外助所能起到的作用甚微[ 10 ]。孔子认为学是为己的,学为君子的目的在于实现自身的完善和提高,孔子学习的“内发”在于强调君子有“为仁由己”“学者为己”的内在自觉,这也就决定了学习方法上君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尤为注重道德素养的提升。这首先表现为君子的好学,好学之君子对于学习有着“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 ] 82的心情,它不仅体现在主观思想上的积极主动,更体现在言行举止的就有道而正。关于好学的标准,孔子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 ] 9可见,君子对于饮食居住等物质要求很低,但他对于工作敏捷勤劳,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的言行,这样可谓是好学了。当鲁哀公曾问及孔子其弟子中孰为好学时,孔子言“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1 ] 54在孔子眼中,颜回是好学的形象,他能够做到不迁怒别人,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颜回还是一个淡泊自守、安贫乐道的贤人。孔子曾称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 ] 58可见,好学的君子对于物质欲望的享受是很淡泊的,但非常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塑造,追求高尚的主体人格,这种对道德品质的塑造和高尚主体人格的追求,不仅仅是体现在内在道德修养层面之上的,也实实在在体现在外在的学习和言行举止的层面上。其次,君子学习要从思想上端正自己的态度,以严肃庄重的态度对待学习,孔子言“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1 ] 6此处的“固”取坚固之意,“人不能敦重,既无威严,学又不能坚固,识其义理”[ 3 ] 8,所以敦重严肃的态度是有利于学习的,能够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能够使人懂得其中的义理。
如果说孔子旨在养成人格的学习之法侧重于内助的话,那么荀子则侧重于外助,他会注重外在环境对君子的影响,强调君子要外求于礼义师法的规范和引导。相较于孔子注重自身内在道德修养的学习,荀子更加注重外在环境的影响和知识的外求。荀子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根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2 ] 5-6故外在环境对人的成长是有影响的,“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2 ] 6君子注重环境的影响,居住必须要选择环境好的地方,学习亦是如此。君子的本性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学习过程中君子能够借助外物来为己所用,所以荀子感叹“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 ] 4在荀子看来,欲学习以成为君子,需接近贤师,向他们学习,所谓“学莫乎近其人”,然与孔子的见贤思齐、注重自身的反省不同,荀子的仿效贤师除了学习他们的优秀品德,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获得和师法的传承。“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2 ] 14除了接近贤师、向他们学习外,还需要尊崇礼义:
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飡壶也,不可以得之矣。(《荀子·劝学》)[ 2 ] 14-17
所以,君子的学习不能够仅仅诵读经典等书本知识,如果做不到亲近贤者、尊崇礼义,等到晚年之时,也不过是个学识浅陋的书生,而如果能够做到隆礼义,“虽未明,法士也”,而不隆礼义,“虽察辩,散儒也”[ 2 ] 17。此外,君子的养成离不开积习礼义,学习要注重积累的作用,所以荀子讲:“故人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子矣。”[ 2 ] 143“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 2 ] 143注重积累的同时,君子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集中精神、用心专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故君子结于一也。”[ 2 ] 7-10
在认识和学习事物方面,荀子认为人有精于具体事务和精于道之分,“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 2 ] 387,道是指事物普遍之规律,掌握了道的人能够全面支配各种事物,而君子能够做到“壹于道以赞稽物”,即君子能够专心于道而用它来考察万物,“壹于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 2 ] 387荀子认为“心有征知”,心能够在感知事物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验证,君子要想实现“壹于道”,从主观的心去认识客观之道,则需要做到虚心、专心、静心,即“虚壹而静”:
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荀子·解蔽》)[ 2 ] 383-384
由此可见,对于君子之“学”,孔子较为注重内在的道德自觉和德性养成,其“学”的内涵更倾向于“觉”;而荀子则比较注重对礼法知识的外求和对师法礼义的修习,其“学”的内涵更倾向于“效”。
三、“学”论视域下孔、荀君子思想异同之原因
“学之目的在于学做人”[ 11 ],而君子则是做人之理想典范。在君子的养成和修身方面,孔、荀对于學之用的重视是建立在君子之用的基础上。
孔子和荀子生活在“礼坏乐崩”“道术将为天下裂”的春秋战国时代,政局动荡,兼并战争频发,社会处于无序状态,处于这样时代背景之下的先秦诸子们纷纷著书立说以寻求“重建秩序”之道,儒家则是将重建秩序的希望寄托于“君子”( 8 )。孔子和荀子也不例外,他们认为君子能够起到平治天下之作用,对君子有着兼济天下的期许。故他们认为学习以修己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够学以治天下才是君子的旨归所在。所以子路向孔子请教怎样才能成为君子时,孔子回之“修己以安人”[ 1 ] 156。可见,君子学习不仅仅要使自己拥有高尚的品质,使自己能够修身养性,更为重要的是要胸怀天下,使百姓安。当孔子想到九夷这一僻陋无礼之地居住时,有人说“陋,如之何”,孔子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 ] 90回之,邢昺对此解释曰:“君子所居则化,使有礼义”[ 3 ] 118,可见孔子认为君子可以对百姓起到教化之用;对于政治生活,君子能够做到“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 ] 164“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 ] 208此外,君子还能起到以身垂范的作用,“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 ] 127,故孔子所言君子之用主要是从有德君子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角度而言,认为君子应该兴教化,行德政,发挥自身的道德示范作用以对社会产生上行下效之影响。荀子同样重视君子在平治天下、重建秩序中的积极作用,他说:“君子者,治之原也”[ 2 ] 228“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摠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至乱。”[ 2 ] 162“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 2 ] 161。“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2 ] 226可见,君子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治之原”的角色,荀子理解的君子之用主要是从礼法角度而言,认为君子应该学习用礼义和法度来规范百姓的行为以重建秩序。荀子所言之君子是“理想社会秩序和公道世界的设计者、承担者和完成者”[12]。由此可见,孔、荀所言之君子在通过学习以美其身的同时,更要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美政的政治作用。
孔子和荀子基于君子之用的理解,强调应该培养君子,而培养君子的方式则是“学”。所以当子游说“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1 ] 179时,孔子对他的话表示了认可,言之前治小焉用大道的说法是在开玩笑,承认君子学习礼乐之道对于治人的作用;故荀子说“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益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 2 ] 492所以生逢乱世,重建秩序需要君子的参与,而君子修身养德、兼济天下的途径离不开“学”。孔子认为如果不好学,即便是拥有好仁、好知、好信、好直、好勇、好刚等君子所具备的优良品质也是徒劳的,所谓“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 ] 182荀子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 ] 2,可见君子想要“知明而行无过”,也需要“学”。基于时代背景下的君子之用,孔、荀都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君子学习的必要性,此即孔子、荀子重视君子之“学”的原因之一。
孔、荀虽然生活的时代大背景是相似的,两者都基于时代背景下君子之用重视学习,但荀子重视君子之学的原因也并非全基于此,他也基于对孔子君子思想的继承。荀子生活在战国末年,天下即将定于一,这一时代背景反映在学术领域便表现为诸子百家由争鸣开始走向融合,荀子力主实现学术一统,他作《荀子·非十二子》,对当时影响较大的十二子进行了批判,认为诸子百家“饰邪說,文奸言,以枭乱天下”[ 2 ] 89。荀子虽然对各家进行了批判,但也吸取了诸子思想中的部分资源为其所用,综合百家之说并最终选择归宗为儒家( 9 )。荀子隆礼、崇德、重民等思想都是以孔子儒学为根基的,可以说,“荀子对先秦诸子学说的‘综合是以儒家思想为本位的、在明确的儒家主体性主导之下的‘综合,而以重建孔子之后的儒家正统为其旨归。”[ 13 ]所以,荀子在思想整合的时代选择了儒学,并对孔子的思想作了继承和发展。面对即将天下一统的大势,他也将重建秩序的希望寄托于“君子”,对孔子的君子思想作了继承和发展,其君子思想也与孔子多有相同相合之处。比如,他们都认为,君子的养成和修身离不开“学”;都推崇六经,注重对六经的学习;都强调学习要注重对礼乐知识的习得和躬行;在学习方法上都主张仿效贤者,等等。就荀子对孔子、对儒家礼乐教化之学的服膺和归宗而言,他们彼此之间的君子思想有共同性、一致性是不难理解的。
当然,荀子对孔子的君子思想是继承的,也是改进和发展的。两者对于君子的言说,又各有特点。大体而言,孔子侧重于强调君子的道德性之维度,对君子政治性维度的言说主要是从有德君子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角度而言;而荀子则凸显了君子的政治性维度,从礼法君子的角度凸显了君子人格的政治性维度。孔、荀虽基于君子之用而重视学这一养成君子的必要途径,但基于两者对君子内涵的理解不一,两者对于君子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学习目标上呈现出差异。学习最基本的就是礼乐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他们都重视对六经的阅读。但两者对于六经学习的出发点也不一,孔子强调要学习六经是因为君子需要博学,扩充知识面;荀子主张学习六经是为了君子能够学习实践礼义打好基础。孔子的“学”注重内在德性的养成,荀子的“学”较注重对礼法的认知和践行;在学习方法上,孔子侧重于内在的自省,荀子注重外在的规范。
他们之间的君子思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异,主要是时代背景有别使然,时代背景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对“人”、人性有不同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直接决定了他们君子观的不同。
孔子对于人性的看法是:“性相近,习相远也”[2]179。对此,邢昺解释说:“性,谓人所禀受,以生而静者也,未为外物所感,则人皆相似,是相近也。既为外物所感,则习以性成。若习于善则为君子,若习于恶则为小人,是相远也,故君子慎所习。”[ 3 ] 233也就是说人先天的本性是相似的,只是由于后天的“习”的不同才差距悬殊,“习”是决定人成为君子还是小人的关键因素。君子谨慎地对待“习”,并且能够“习于善”,而君子“习于善”的实现,则离不开“学”。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习”:习,数飞也,本义是小鸟屡次学飞,《礼记·月令》:“鹰乃学习”,后来习也有了学的意思,“‘学与‘习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学是‘习的动机,‘习又是‘学的目的;‘学是‘习之始,‘习是‘学之成。”[ 14 ]所以“习”的实现离不开“学”。要想“学”的好也离不开“习”的努力。孔子也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 ] 1可见,孔子重学是因为他看到了人可以通过后天的“习于善”而成为君子,也就是通过“学”能够成为“君子”,相反,如果“习于恶”就会成为小人。
荀子对于人性论的观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2 ] 420,在荀子看来,人的先天本性是恶的,如果“顺人之情,必处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2 ] 420-421。而拥有善的人是因为做到了“伪”,“伪,为也,矫也,矫其本性也。凡非天性而人作为之者,皆谓之伪。”[ 2 ] 420也就是说善是来自人后天的努力,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而能够得到的结果。荀子还认为要想改善人恶之本性,光靠人的自身的努力是不行的,还需“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而后治。”[ 2 ] 421因为“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 2 ] 421,所以必须要有老师的教化和礼义法度方可去恶得“治”,老师施教的过程也是施教对象“学”的过程,“‘学与‘教在古人乃是一事之两面”[ 15 ]。荀子讲:“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 2 ] 161“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 2 ] 226 “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 2 ] 425,所以礼义法度是社会治理的方式,而君子是它们能够得以实施的主体,人的本性是没有礼义观念的,但是可以努力学习去掌握它。君子能够行礼义法度、实施教化以实现正理平治,但礼义法度等并不是君子本身所有,更不是一般人本性所具备,而是需要通过“伪”“学”来实现。这是荀子基于对人本性的认识而重君子之学的原因。
孔子的人性论为人何以学成君子提供了理论依据,而荀子的人性论则为君子为何要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孔子认为后天的学习是人能否成为君子的重要原因,故强调学的重要性;荀子认为君子要想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必须要通过学习来实现。虽然孔、荀所持的人性论观念不同,但他们都肯定人后天的努力,相信人可以通过发挥主体意识拥有善,都主张在人格的养成方面注重学的作用。
四、结语
孔、荀从“学”论的角度丰富了他们的君子思想,使其“君子”形象更加挺立。学习是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的重要原因,也是君子提升自己的途径。孔子和荀子由于时代背景和对人性的认识都对“君子”有着重要的期许,而君子需要通过学习方可实现自身价值,所以孔、荀都十分重视君子的学习,并基于自身对君子的理解,对君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角度进行了阐发。由于孔、荀所言君子内涵的侧重点不同,即孔子注重君子道德性之维,荀子强调君子的政治性维度,使两者君子思想在“学”论视域下也呈现出差异。关于君子学习的目标,孔子认为学成君子斯可矣,荀子主张学为圣人,虽然他们对于学习最终目标的心理预期不同,但他们都重视学为君子,希望君子学习能够完善自己、更好的从事政治。关于君子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孔子对其的阐发符合了他要养成有德君子的希望,荀子对其的诠释顺应了他对礼法君子的要求,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于有德君子的重视和荀子对于礼法君子的强调,体现了两者君子思想的特点。相较而言,孔子的学习更加倾向于“觉”,注重君子内心道德的觉醒,而荀子的学习更加倾向于“效”,注重向外的学习和知识的获取。所以,孔子在君子思想的道德性維度基础上强调了学的重要,荀子在君子思想的政治性维度基础上彰显了学的必要,孔子和荀子共同奠基了儒家君子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取向。“学”论视域下君子学习的内容、方法、目标体现了孔、荀对于君子的理解,展现了君子应该具备的素质,对于我们今天人格养成过程中如何学习以及提升个人素质、参与社会生活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注释:
(1)许慎解“学”:“觉悟也。从教,从冖。冖,尚矇也。”,段玉裁注:“‘冖下曰覆也。尚童矒故教而觉之。”《白虎通》云:“学者,觉也,觉悟所未知也”,也即是说“学”便是通过“教”使懵懂的孩童和未知之人能够受到启蒙以觉醒、觉悟,强调的是内心的觉悟。可参阅谢耀亭:《学以致道:荀子学论探赜》,《孔子研究》,2018年第6期。
(2)朱熹认为“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 ,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四书章句集注》)“学”即是“效仿”,人性都是一样的,但觉悟的时间有先后,后觉之人要通过效仿先觉之行为,达到“明善而复其初”的效果。这一过程虽也是强调要达到内心的觉醒、保持善良,但方式则是效仿他人之行为以获得知识,注重的是外在的知识获取。可参阅谢耀亭:《学以致道:荀子学论探赜》,《孔子研究》,2018年第6期。
(3)下文中所提君子学习即包含常人如何学成君子和君子如何学以达到更高的修养层次两个方面。
(4)参见《荀子·荣辱》:“夫诗、书、礼、乐之分,固非庸人之所知也。故曰:一之而可再也,有之而可久也,广之而可通也,虑之而可安也,反鈆察之而俞可好也。以治情则利,以为名则荣,以群则和,以独则足,乐意者其是邪!”
(5)参见《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6)参见《荀子·劝学》:“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
(7)“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我们认为此处的“之”代指君子,此句同《论语·子罕》颜渊感叹“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中的“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同义。
(8) 余英时先生曾言:“无论是修己还是治人,儒学都以‘君子的理想为其枢纽的观念:修己即所以成为‘君子;治人则必须先成为‘君子”,而修己治人则是儒家精神所在,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儒家实现平治天下的方式在于培养君子。
(9)关于荀子的学派属性,历来争议很多。荀子是儒家为主流观点,但也有人认为荀子归属于法家,有人讲荀子是黄老道家,亦有人将其归为杂家。但我们认为,荀子在学术一统的时代,批判吸收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以儒家为根基建构了其学说,所以荀子应归属于儒家。(可参阅郑治文:《道德理想主义与政治现实主义的统一:荀子政治哲学思想特质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97页。)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陈来.孔子·孟子·荀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14.
[4]王春永.精读王阳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12.
[5]何晏,邢昺.论语注疏[M].朱汉民,整理;张岂之,审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88.
[7]辜鸿铭,余英时.儒家二十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8]廖名春.荀子新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01.
[9]钟艳艳.著诚去伪:荀子“礼”系统中的君子大人论[J].孔子学刊,2020(00):203.
[10]梁启超.儒家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136.
[11]乔炳臣,潘莉娟.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08.
[12]东方朔.“无君子则天地不理”——荀子思想中作为政治之理想人格的君子[J].邯郸学院学报,2015,25(4):36-49.
[13]王楷.天然与修为——荀子道德哲学的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
[14]沈龙辉.论孔子“学”与“习”中的学习观[J].科技展望,2016(34):154.
[15]姜海军.孔子《论语》中“学”的内涵[J].华夏文化,2008(1):17-18.
[责任编辑:卢红学]